老生常谈,不得不谈,因果和忏悔
平时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现象:例如有人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有人一辈子都不保养,但身体特别健康;有的家庭特别幸福美满;有的家庭却整日都在吵架;有人好像不怎么付出努力,却安逸富足;而有人付出很多的努力,还是那么贫困潦倒。这又是什么因缘呢?
上师在《次第花开》中有一段开示:
就像我们跟上师相逢,主要是因为宿世的愿力和福报。我们与上师以前一定是发过愿的,再加上生活际遇、受佛法的启发、内心的修持,这些因缘聚合在一起,我们就与上师相逢了。就像偈颂中所说:“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
以玫瑰花为例:花的种子是因;它在土壤、阳光、水分、温度和湿度等外缘的作用下会长成一朵玫瑰花,这就是果。这一切是自然规律,不是由佛陀或哪位神所创造的,就像点火会产生热量,水会向下流一样,法尔如是。
假如我们改变了玫瑰花的水分、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那它还会是一样的形态吗?应该不会了。同样的,业在不同对境和动机的作用下,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果报。
例如不同的对境——盗窃僧物和普通人的财物,所感之果一定不一样。
《大集经》中曾说:“盗僧物者,罪同五逆,随损一毫,则望与十方凡圣,一一结罪。”《方等经》中华聚菩萨又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这不是菩萨不慈悲,确实是盗僧物的果报太过严重,连菩萨在显现上都不能去救度他。
根据因果成熟的时间不同,在《俱舍论》中大致把果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现世报;第二类是来世报,也叫下世报;第三类是一定受报,但时间不定;第四类是有可能受报,也有可能不受报,即定业有可能转为不定业。
01
现世报
现世报很好理解,这生造业,当生感果。
有一个公案:台北有家烤鸭店的生意特别好,每天都门庭若市,甚至有人为了买他们家的烤鸭等三五个小时一点儿怨言都没有,可想而知其生意好到了什么程度。店主蔡老板每天看到他的生意这么红火,乐得嘴都合不上。但是,有无数鸭子的生命在他的宰杀间里就这样消失了。
几年后的一天,店里还像往常一样闹哄哄的,这时突然传来一声如雷似的鸭叫声。大家非常惊奇,于是寻着声音去找,结果看到蔡老板趴在地上,四肢张开,就像鸭子一样在那儿呱呱地叫。就这样叫了三天三夜,最后他七窍流血而亡。
为什么蔡老板会感得这样的果报,并且业果成熟得这么快?主要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众生最为执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多年来蔡老板杀了这么多的生命,以此便感得了现世惨烈的果报。
02
来世报,也叫下世报
即今世造业,下世感果。
看过《普贤上师言教》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公案:母女俩一起携手过河,但水非常大,她们都被冲到了河里。这时母亲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女儿能活下来,我死就死了吧。女儿同时也有这样的心:如果母亲能不被大水冲走,那我被冲走也可以。
虽然母女俩都被淹死了,但因为她们同时有宁舍自己的生命也希望对方能活下来的善心,使得她们在死后立即感得转生梵天界的善果。
03
一定受报
但感果的时间不一定,有可能是下世,也有可能是下下世或更久以后。
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偏远山区的老人们一辈子行善积德、不忍杀生,但一直生活得特别贫困,吃穿都很差。
其实,虽然他们没有以今生的善行感得当世的果报,但以后一定会感得善报的。
业因果是观待因缘的,用凡夫心无法揣测,所以我们真的不必担心社会上的某些现象,因为最终一定是好人遇好报,恶人遭恶报。
04
有可能受报,也有可能不受报
上面讲的这三种果报是一定会成熟的,造了业就一定要感果。有人就会说,“既然造业一定感果,那我的命运应该是既定的了,就听之任之得了。”不要这样消极,其实是有办法改变那些未成熟的果报的。
上师的第一位金刚上师多吉秋炯仁波切,在他年轻时不相信因果,当过猎人也杀过牦牛,但他三十多岁时,在认识到了因果不虚的道理后精进修行。他在噶陀寺闻法多年,并在多吉扎等寂静之地闭关了多年。
当他圆寂时,法体缩小到一尺多长,周围的人还听到了天乐,看到了光环、彩虹,荼毗时生成了大量的吉祥舍利。多吉秋炯仁波切用他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哪怕是一介凡夫,哪怕罪业深重,只要好好忏悔、精进修行,对上师有无上的信心,就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就。
所有众生都希求快乐,不愿感受痛苦。但我们因为不懂取舍因果,行为就像《入行论》中说的一样:“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我们虽然希求快乐,但因为对因果没有正见,所以行为上往往跟心愿相违。就像一个愚痴的人,虽然希求快乐,但他毁坏快乐就像消灭敌人一样。
改变命运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消极地承受,使恶业慢慢净除;还有一种,是通过主动的方式净除罪业。
第一种方式的过程是特别漫长而痛苦的,不说从无始以来,只是这一生我们就杀死了多少众生?如果等着罪业自己慢慢消尽,痛苦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地藏经》中曾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在痛苦的轮回中就再也没机会解脱了,所以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
既然不可取,我们就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使罪业消尽。上师曾经在《生命可以改写》中,给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证悟空性
罪业没有体性,它是观待因缘而成的,我们可以通过忏悔改变其因缘。如果因缘改变,结果就不会产生了。
还以玫瑰花为例:如果花种是因,当不改变外缘时,土壤、阳光、水分都具足,它就会长成一朵玫瑰花。这是自然规律,它证明了业果无欺的道理。
如果我们去改变它生长的缘,例如不浇水、不施肥,没有阳光,湿度、温度都达不到要求,有可能这朵玫瑰花就不会产生。这就如同净罪,我们可以通过证悟空性来净除罪业。
第二种方式,是忏悔
显宗、密宗中忏悔法门特别多,但有的人忏悔了一生,最后还是没有忏清罪业,为什么?有可能是与选择的忏悔法门有关。
金刚萨埵修法是一个特别殊胜的忏悔法门。金刚萨埵佛尊曾在因地发愿:愿我现证佛果时,若有众生造五无间罪或毁坏誓言,若闻我名号,作意于我,念诵百字咒王,一切罪业悉皆清净,如果此愿不成,誓不成佛。金刚萨埵佛现已成佛,这说明他的愿力已经成熟。
在众多的金刚萨埵法门中,1997年法王如意宝曾经在智慧大圆满中取过一个意伏藏,叫《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这个修法特别简单易行,不需要灌顶就可以修持。
仪轨下面的小字写到:如果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匝儿萨埵吽”十万遍,就可以净除一切罪业。现在是末法年代,众生业力深重,所以要加倍念到四十万遍才可以净罪。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学习资料>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