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谨慎交友
2018年3月17日,藏历正月三十。
释迦牟尼佛节日
布萨诵戒日、烟供火供吉祥日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不管在修行中还是生活中,恶友的影响都非常大。《佛子行》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菩提心也会荡然无存,所以大乘佛子要远离恶友。
对凡夫人而言,依止善知识一个月所取得的成就,依靠恶友一晚上就可以摧毁。
以前有一个道友,多年以来,在家长和道友的帮助下,他学得还不错。但后来遇到一个坏人,只聊了一个晚上,他从此就像着魔般一路滑下去了。可见,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如《水木格言》云:“纵是圆满之树,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为恶友所毁。”
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太自信:“我学佛这么多年了,不会受恶友影响的。上师您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是对我,您放一百个心好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啊!因为你一旦落入恶人群体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交往。如果有人具有傲慢心,贪嗔痴深重,对善知识和圣者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他就是被魔加持了,千万不能与之交往、同吃同住,否则你的行为渐渐会被其同化,远离圣者的行境,最终的下场必定是被引入恶趣。《入行论》也说:“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关于依止恶友的过患,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讲得很清楚,故我们务必要与恶友一刀两断,不可以同流合污。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这虽然是个世间故事,但在佛教中,许多善知识也同样教诫我们:尽量远离对自己修行无益之人。否则,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你的邪见、偏见会越来越增上,智慧、才能也将全部灭尽。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不管从世间还是出世间的角度观察,利他者最后都不会吃亏。经常帮助别人的人,看起来,不做自己的事反而经常帮助别人不合理,但实际这种人的前途会很美好。而利己者总是重视自己的利益,自己也觉得这很合理,但长期下去反而会失败。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