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次听闻佛法的机会,一定要对正法有希求心。尤其在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日益衰损,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每周都有闻法、念诵的机会也很难说,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
其实对每一位众生来讲,佛法都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利益。但有些人明明已经值遇正法却还是生不起一点希求心,对佛法的滋润完全不向往,他们的相续中烦恼炽盛。
往昔哲革国王之女金鬘公主做了授记末法时代的几个梦,其中一个梦是这样的:
一股澄清的泉水一边追着一匹干渴的马,一边说:“请你喝吧!喝一口吧。”但是,这匹马不但不喝反而拼命地逃跑。其中,澄清的泉水代表上师,干渴的马代表弟子。此梦象征,在末法时代上师非常想让弟子得到佛法的甘露,但弟子一直躲避上师、不愿意听法。金鬘公主这个梦准确授记末法时代会出现这种恶相,以前法王如意宝也经常引用这个公案来批评这些不如法的现象。
的确是这样,很多上师善知识来到城市当中传授显密教法,每个人不用出远门就能听受佛法,但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去听,或者偶尔高兴时听一听,不高兴就不听。上师问到的话就说:“我的工作忙要加班,我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或者“我要天天盯着孩子做作业,不盯着他就不行”……
他们总是有很多借口,就是不去听闻佛法,不去思惟佛法,不去修学佛法,这样没有一点意义,最后损失的是自己,不是他人。
在《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大恩上师(希阿荣博堪布)讲到自己少年时闻思佛法的情形,那时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现成的法本,也没有笔。上师每天只能用一根削好的竹签蘸着墨水把法义抄下来。如果法义太多没有足够的纸和笔,就只抄写颂词部分,未抄写的部分上师都会尽量记在心里。
上师说:“手抄虽然辛苦,却有助于记忆,自己从头到尾抄过的法本,多年以后仍然印象深刻。不像现在大家学习,多珍贵的法本也是随手可得,却也正因为如此容易,才会看轻,什么内容都轻飘飘看过去,感激珍重之心自然是谈不上,连基本法义也很难进到心里。”
上师还提到:“以前没有录音录像设备,上师讲课一遍而过,我们闻法便需十二分地专注,生怕漏掉一点,听到什么都最大限度地记到心里去。”
不像现在的人听课经常开小差,聊闲话或者看手机,虽然过后可以补听录音,但是这样不专心闻法,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的确,以前借一个法本还是很难的,所以就非常珍惜。一旦借到就把它抄下来,如果没有那么多纸张就好好地再三看、再三记忆。有不懂的就去问堪布、法师、上师们。但现在什么都是现成的,法本、录音、文字视频都特别容易得到,很多人却看都不看,听完课就过了。所以看看自己是怎么样的,对佛法有没有珍惜?
往昔大恩上师在藏语学校学习时,不仅学习用品是靠借的,基本生活所需也都要东拼西凑,经常是帮助道友干活后就顺便在道友家吃顿饭,这样有一顿没一顿地完成了两年学业。
后来在喇荣五明佛学院时,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东家蹭一顿饭,西家借住一宿,后来才在道友帮助下有了一个六七平米大的小土屋。那时每次洗衣服,上师都要先找别人借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才能去洗,否则自己连穿的衣服都没有。
大恩上师在《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说:
“我讲这些陈年往事,到底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的是,对佛法的希求、珍惜之心能帮我们跨越很多困难。
我从小到大很少有足够的生活条件让我可以安心修学的,总是衣食不保,生活没着落,学了今天,不知明天还能不能继续在这个地方学下去,不知是不是要中断学业先去解决生存问题,每一天对我来说都可能是之后很长时间里的最后一次听闻到佛法,也因此我更加珍惜闻法的机会,听到什么都如获至宝地装进心里。”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次听闻佛法的机会,一定要对正法有希求心。尤其在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日益衰损,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每周都有闻法、念诵的机会也很难说,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
文 | 整理自菩提洲网站 >在线学习
《开显解脱道》讲记 第101课 弟子之法相02
慧持法师 讲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