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佛网 >> 拥有过假日,却没有过放松 Back

拥有过假日,却没有过放松

M · A · Y · D · A ·Y
拥有过假日,却没有过放松


五一假日来临,放下工作,我们又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行程,探亲、访友、旅游……身在路上,心也不曾停歇。经历了假日,却好似比平日更疲惫了。我们真的会让自己放松下来么?


心态是关键

现在有些人内心非常敏感,微小的事都可能令他们陷入痛苦。尤其抑郁症患者,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在他心里引起轩然大波,“他为什么这样呢?肯定是针对我的……”这就是无法掌控内心的表现,如果常常处于这种状态,身体也会受到危害。

而一旦证悟了心性,或者具有很好的禅定,那么面对不顺心之事,或者不公平的待遇,都能轻松化解,转为快乐的因素。

这正是佛教所讲的,如果认识了心,它就化为智慧;如果没有认识,甚至误解它,它就现为烦恼。

世间很多事物都是如此,我们对它们的认知与态度,决定了它们是利还是弊。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历时八年追踪3万名美国成年人,研究压力对人的影响,最后发现:相信压力有害的人,压力确实会让他们常常失眠、内分泌失调,乃至罹患心脏病、癌症;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即使承受很大的压力,身体也不会受到影响,甚至比压力较小者更为健康。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我们看待压力的态度——认为压力有害。

就我自己而言,在佛学院的教学与管理中,不论面临多么繁重的事务,都尽量不把它们当成痛苦,而是看作一种享受,“这些事很有意义,丰富了我的生活。”而且面对跟我个人有关的,不论正面抑或负面的言论,我都把它们当作调剂心灵的妙药。这种方法确实很有作用,能令违缘转为顺境,而且真的如我所想那样——带来乐趣和饶益。

以前藏地禅定境界很高的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关进监狱,但是他们把监狱看作天堂,确实也可以自得其乐。相反,很多人住在豪华的别墅中,却如同身处地狱,内心痛苦不堪。由此可见,外境虽然对人有一定影响,但快乐与否,根本还在内心。

——敬摘自加拿大约克大学演讲《禅定——心性休息》


禅——最好的放松良药


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内心焦躁不安,经常患得患失。若想调整这些不良心态,佛教中的禅修非常有效。禅修最简单的窍诀,就是先专注盯着一尊佛像,看一会儿再闭目观想,如此不断训练,直至观想得非常明显、清晰。这样做不但可调心养身,还可以开启智慧、消除业障,有诸多殊胜利益。



孤独寂寞时,找朋友倾诉或者疯狂购物,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依靠禅修内观自心,即使不需要人陪,也会自在快乐。



我们情绪上的很多波动,常是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若能通过禅修,认识心性,令心安住,让心回到原始的状态,那不论遇到什么,情绪都不容易随外境而起伏。这种快乐,是拥有财富、名声等无法代替的。




许多人情绪上来时,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心,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又开始后悔莫及。其实,若能经常禅修观心,对心的把控力会不断增强。观心就是管心。

——以上段落敬摘自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