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264. 若因过去时,有未来现在。未来及现在,应在过去时。【每日一颂】《中论》 Back

264. 若因过去时,有未来现在。未来及现在,应在过去时。【每日一颂】《中论》

知幻园 2024-05-17

十九观时品


戊四(抉择时间为空性)分二:一、破时间自性成立;二、破彼之能立。


己一(破时间自性成立——观时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破三时自性成立;二、破自性成立之能立。


辛一(破三时自性成立)分三:一、破现在未来时;二、以此理类推其他时;三、以此理类推其他法。


壬一(破现在未来时)分三:一、破现在未来观待过去;二、破现在未来不观待过去;三、彼等摄义。

本品首先遮破现在和未来。很多人都认为现在、未来肯定存在,比如,认为上师现在讲法的时间肯定存在;自己明天计划的时间也必定存在。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观察:现在和未来观待过去而成立,还是不观待过去而成立?因为对方只有观待、不观待两种选择。


首先观察,现在和未来观待过去是否成立。

癸一(破现在未来观待过去)分二:一、破过去时有现在未来;二、破过去时无有现在未来。

子一(破过去时有现在未来):

若因过去时,有未来现在。

未来及现在,应在过去时。


如果观待过去时才有未来和现在,那么未来及现在的时间就应该在过去的时间上存在。(《般若灯论》将前两句译为“现在及未来,若待过去时”。)


对方认为,未来和现在的时间应该观待过去而存在。但这种观点不合理。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未来、现在与过去之间就像这边和那边、大和小、长和短一样互相观待,那么能观待法的自性和所观待法的自性就应该同时存在,否则就无法形成观待关系。但如果三时同时存在,过去时当中就应该有现在和未来,但这显然不合理,如果过去时与现在时同体,过去就成了现在,这样就会有过去时没有过去的过失;如果过去时与未来时同体,就会有过去时尚未产生等诸多过失。


有些人可能想,非同时存在的法也可以观待吧?比如父亲和儿子,即使一者不在了,也可以互相观待。实际上,这种父子观待只是假立的观待,并非真实的观待。若是真实观待,观待之法必须同时存在,然而,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不可能同存,因此,说它们之间彼此观待并不合理,就像石女的儿子和石女、虚空中的鲜花和花农不可能形成观待关系一样。


《显句论》云:如果认为过去时和现在时虽然相违,却可以观待而成立,就像光明与黑暗可以观待而成立一样。这种说法非常可笑,因为光明和黑暗观待而成立的说法并不成立,这成了用能立等同所立来遮破三时了。


总之,未来现在如果观待过去而成立,未来现在就成了过去法,这样昨天当中就会有今天和明天、去年当中就会有今年和明年,上世纪当中就会有本世纪和下世纪,但这显然不合理,谁都不会如此承认。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


记忆板






一、观因缘品


二、观去来品


三、观六情品


四、观五阴品


五、观六种品


六、观染染者品


七、观三相品


八、观作作者品


九、观本住品


十、观燃可燃品


十一、观本际品


十二、观苦品


十三、观行品


十四、观和合品


十五、观有无品


十六、观缚解品


十七、观业品


252 

  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  

若我异五阴,则非五阴相。


253 

  若无有我者,何得有我所?  

灭我我所故,无我我所执。


254

   得无我智者,彼等不可得。  

无我我所执,见者亦未见。


255 

  内外我我所,若尽灭无有,  

诸取即为灭,取灭则生灭。


256

   业烦恼灭故,名之为解脱。  

业烦恼非实,入空戏论灭。


257

  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  

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


258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  

无生亦无灭,法性如涅槃。


259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  

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


260 

   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  

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261 

  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  

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


 262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 

 是名诸世尊,教化甘露味。

 

263 

若佛不出世,声闻已灭尽,

诸辟支佛智,从无依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