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外财富,内财富 Back

【大学演讲】外财富,内财富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7-25

大学演讲

如今的人们常常将财富跟金钱划等号,其实这不尽合理。财富有外内两种:外财富,指一个人拥有的钱财、轿车等外在物质,也是一般人所谓的福报;内财富,指一个人内在的涵养、造诣,诸如智慧、信心等素质。


绝大多数人总觉得有钱人就是有福人,没钱的人即便具有智慧等内在功德,也难以得到他人的敬重,他自己也缺乏自信。但实际上真正给人带来快乐的并非外财富,而是内财富——不可否认,外财富确实给生活带来种种便利,但如果仅仅拥有外财富,而缺乏心灵调节的能力,那么当内心起现苦恼时,必定是束手无策,只能深陷其中。比如有的人为了几百块钱起早摸黑地劳作,一旦没有得到就伤心难过,有的人为了几千块钱而奔波,还有人为了几万块钱,甚至几千万、几亿或几十亿而奋斗,没有达成所愿时同样会痛苦忧伤。因几百块而痛苦与因几十亿而痛苦,就痛苦的滋味而言,没有什么差别。


一切内外财富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种呢?有人认为是智慧,有人认为是精进,有人认为是技术,有人觉得相貌最为关键,还有人主张具有福报才是当务之急……种种观点不一而足。


佛陀在《佛说国王五人经》中讲过一个故事,往昔有位国王,他有五个王子,个个具有特长:一个王子的智慧最高超,一个王子的工巧最精湛,一个王子的相貌最庄严,一个王子精进最超胜,一个王子的福报最为深厚。他们都自认是最优秀的,因此常常争论不休。后来,福报第一的王子成为释迦牟尼佛,智慧第一的成为舍利子,工巧第一的成为阿那律,相貌第一的成为阿难……由此看来,福报确实最为重要。


福报并非仅仅凭借今生的勤奋就能完全获得,比如有的人一生辛苦拼搏,但却始终贫困潦倒、生活不顺,这就说明除了即生的努力,福报还有背后隐蔽的因缘。


摘自怎样变成有福报的人——华东师范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