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介绍第二个内容:
“一切佛事中,语事为第一,彼复因此故,智由此念佛。” 在佛陀所有的度化众生方法当中,语事业是最殊胜的。而在佛陀的语事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缘起空性。所以,有智慧的人都会依靠佛陀的语言去随念佛陀。此处的“此”,是指语事业。
“佛事”,即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现观庄严论》的最后,就讲了佛陀度化众生的二十七种事业。但实际上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是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并不只是限于二十七种。除了显宗所讲的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以外,密宗示现忿怒金刚等特殊方法,也是比较快速的度化众生的方式。

普通人能够看得见的,包括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佛陀化身,以及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而幻化出的桥梁、清泉、食物、饮料、衣服、住宅等等,这些都是佛陀以身体度化众生的方法。
另外,佛陀还有以智慧度化众生的方法,以及用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等等。其中最主要、最殊胜的,就是以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虽然佛陀以身体示现出各种幻化,也可以度化众生。佛陀在世的时候,为了度化一些特殊众生,有些时候会示现神通,但这也不能普遍适合于绝大多数人的根机。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方式,就是佛陀的语言,佛陀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他度化众生,也不是依靠神通和其他方式,而是讲经说法转法轮。虽然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圆寂了,至少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是圆寂了。但因为有了佛经,也即佛陀的语事业,通过文字这种载体,就可以把佛的思想、智慧,一代代地传下来,直到如今传到我们这里。由此可见,佛陀最殊胜的度化众生方法,就是语事业。
在佛的二十七种事业当中,包括了令没有进入佛门的人进入佛门,令没有修道的人修道,令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令没有进入加行道的人从资粮道进入加行道,令没有证悟的人从加行道转入一地,然后从第一地到第二地、第三地,乃至最后成佛。整个过程,包括了二十七个阶段,故称为二十七种事业。所有这些事业,都是佛陀用语言来完成的。所以,佛语言的事业名列第一。
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从第一转法轮开始,佛陀就在讲缘起,虽然没有讲得那么透彻,但也讲了缘起;第二转法轮所讲的整个般若空性的内容,都是缘起;第三转法轮虽然强调的是光明、如来藏,但光明、如来藏也不离开空性。包括密宗,都没有超越缘起性空。换言之,从显宗到密宗的所有见解,都离不开缘起。所以,缘起性空,是佛陀语言的精华,是整个佛经的核心。
佛陀的伟大,是用佛经来衡量的,而不是因为佛陀相貌庄严、神通广大。转轮王不是佛,也不一定是菩萨,但也有接近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外道、阿罗汉、菩萨虽然没有佛陀的神通那么广大,但他们也有神通。所以,唯一的随念佛陀,就是佛陀的语言,尤其是语言当中的缘起法门。
以上所述内容,为宗喀巴大师通过缘起来称赞佛陀的功德,这也是整个论典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