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12 | 修行莫要动摇,依教奉行,功不唐捐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12 | 修行莫要动摇,依教奉行,功不唐捐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3-10




传讲时间:2014.9.4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乙八、以比喻说明无常:

将无垢光尊者的科判和颂词结合起来学习非常好,这个科判是通过比喻来说明无常。人生中虽然也有一些快乐和收获,但如果用智慧观察,生命终究是无常的。





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
骤然猛烈之死缘,降临自己头上时,
不能久住定死亡,故应当下修正法。





这里又要求“修正法”,每一句结尾都有“修正法”。无垢光尊者讲“人身难得”时用“欢喜”而修法,现在讲寿命无常,心情有点低落,没有“欢喜”两个字了。但是要“当下修正法”!

这些金刚语,我们必须要重视。无垢光尊者是文殊菩萨的真实化现,不是一般的世间名人。现在很多明星只是凡夫人,但是他们一来,大家都赶紧跑过去听他说话。而无垢光尊者跟一般的明星完全不同,我们这些后代的追随者——无垢光尊者圆寂六百多年后的“粉丝”,对他的语言一定要关注,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说的。我应该算是无垢光尊者最忠实的“粉丝”,而且是“粉丝”当中的“铁丝”!(众笑)

“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生命非常无常,如同草原上的一盏油灯,不断被微风吹动,因此灯火本来就一直在跳动,并不是很稳定的,而一旦刮起大风,这盏油灯当下就会熄灭。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昼夜不断被无常的风吹动着,在没刮大风时还可以勉强维持,一旦刮起死亡大风,生命便无力抵挡。因此随时要有死亡的准备,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这对修行非常有帮助。

但是也有人说:“修行人不能这么悲观,一定要乐观!人生是漫长的,生活是快乐的,鲜花是美丽的!一定要放松,要开心,要包容!这个世界永远也不会毁灭的……”这种语言很容易摧毁修行的境界。

以前佛陀在王舍城的时候,给诸眷属们讲了一些无常法,比如生命有减无增、人身是无常等道理,很多人因此生起了真实的无常观。魔王波旬看到后,心里很不舒服,就幻化成一个能言善辩、花言巧语的人,到处跟人们讲:“人生非常漫长,生活极其快乐,寿命不会那么容易耗尽,我确定你们不会这么快死的……”王舍城的人听到这些以后,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这时佛陀出现,用偈颂给大家再次宣讲寿命无常的道理。魔王波旬见佛陀已发现了他的伎俩,当下就消失了。

我们在弘扬无常观等真理时,有人唱反调也是正常现象。比如我们强调修行的时候,个别人会说“不要修行”;提倡大家做善事的时候,个别人会说“这种善事没有意义”等。这时,如果我们认识了它的真相是外魔的显现,那反对的声音很快就会消失。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心里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想法:“这样修会不会太悲观了?会不会没有意义?”这时要想,诸佛菩萨金刚语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如果随之实际修行,必定功不唐捐!要正面鼓励自己,这样修行会圆满成功的。而且当我们意识到生命如风中油灯而立即修行的时候,依靠修行善法的缘起力,有的人寿命也可以延长。

法王如意宝的《无常道歌》里讲,世间万物都是示现无常的善知识和教科书。我也觉得确实如此:我们在学院上课换了很多地方,有的道友也换了很多位法师,今天听课的人有些也换了很多单位、工作、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不仅今天如此,将来也会这样。因为我们在无常的轨道里,无法改变或逆转这种规律。因此当生活中出现一些无常的时候,大家不要哭,不要伤心,也千万不要自杀!现在很多年轻人自杀,听说这几年美国的自杀率增长很快。所以没有佛法的开导是很可怕的。

拓展内容

《显示寿命无常的悦耳道歌·瀑布妙音》:“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


前两天的山东新闻中说,有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跳进长江里,过了十二个小时而生还。我那天也说了,有一个老太太掉到长江里,后来被救了回来。同样,这个女孩子在长江里漂了七十多公里,一直没有死,最后也被捞回来了。很多人觉得奇怪,她身上除了一个双肩包,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她浮在水面上。佛经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公案,某个众生的特殊业力现前时,就会发生一些特殊的事情。

这个女孩子可能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有抑郁症等情况才会跳江。因此对当今社会来讲,心灵疏导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除了教授知识技术以外,很少进行心灵疏导和教授万法的真相。听说现在也开始有很多改革了,这非常好。

通过心灵疏导,逐渐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即使遇到非常大的事,也很容易面对。尤其是事情发生时,当下放松、当下不执著,是窍诀中最关键的一个窍诀!

乙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





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
皆需弃舍独自亡,无助益者随善恶,
尔时依处唯正法,为何今不勤修持?





“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皆需弃舍独自亡,”世间的国家总统、单位领导、万人企业的大老板,拥有很多眷属、受用、财产、亲朋好友,还有些人拥有美貌、才华以及高贵的种姓,但在离开世间时,这些都没有用。有的国王虽然种姓高贵,全国人民都不愿意离开他,但他还是会驾崩,谁也留不住。所以当你命终之时,任何眷属、受用、才华乃至身体都要舍弃,只能独自一人前往中阴。

“无助益者随善恶,”有些人购买很多房子,聚集许多财物,但这只是在世时暂时能用,死的时候确实用不上,唯有善恶业跟随。

“尔时依处唯正法,”所以死时唯有正法才有用,这句话非常重要。现在世界上有七十多亿人,但很多人对死亡是茫然的。我有时也感到非常悲观,这么多有智慧的人,自认为“人定胜天”,可以征服月球、地球,可当离开此世、前往后世的时候却非常茫然。

“为何今不勤修持?”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当下开始好好修行呢?

《教王经》中说:“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希望大家把这个教证背下来。现在世间人非常需要这样的道理,如果连这个因果关系都不懂,那就是特别愚痴的。佛陀告诫国王:“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亲朋好友、眷属、财产、地位、权势等都不会跟随,只有善恶业会紧紧跟随着您。所以国王您现在应该好好行持善法,除此之外一切世间事到命终时都是没有用的。”

《生经》中也说:“在三界中,独来独去无一随者。祸福追身如影随形。”一切有情在轮回中都是独来独去,没有一法相随,唯有善恶业如影随形。所以人们非常执著的美貌、才华、智慧等并不可靠,最终唯有善法才有意义。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佛陀时代,在印度的一个城市里,有一个妓女非常漂亮,很多男人都特别喜欢她。有一天,她生起了一个出家的善心,准备去见佛陀。她途经一条小河,就在河边洗手、喝水,这时她的面容倒映在水里,显得非常好看。她想:“我长得那么好看,出家太可惜了,还是回去吧!”于是,她洗手之后就往回走。

佛陀用智慧观察度化她的因缘成熟了,就化现一个更漂亮的女人与她结伴而行。她们比较有共同语言,那个妓女也很羡慕幻化美女的长相。路上,她们在一条河边休息,幻化美女就靠着她的膝盖睡着了。过一会儿,可能是佛的加持,幻化美女突然死了,尸体也开始发臭、腐烂,最后生虫,特别难看,越来越令人生厌。

那个妓女看到原来那么美妙的身体瞬间就如此丑恶,于是生起了极大的厌离之心。她想:“原来美妙的身体也不可靠,还是去佛陀那出家吧!”见到了佛陀以后,佛陀说:“人活着时最难舍弃的是财富、身体等,但是为了佛法,这些都可以舍弃。如果能够舍弃,最后会得到最善妙的果位。”后来她精进修持,证得了圣果。

世间人都会执著、羡慕自他的才华、美貌等,即使是修行人,有时也很执著身体、家庭、事业等,虽然学佛以后并不是要立即舍弃一切,但这个公案也说明了,我们需要更深层地思考,一旦离开世间,这些能否用得上?

有时想想,死亡其实很可怕,死的时候不得不抛弃现在所执著的一切。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最后的章节说:死的时候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时特别执著的身体、衣服、朋友等,最后离开时终究会抛弃,谁也救不了你,唯一只有善恶业跟随。所以如果这辈子造了很多恶业,那你的未来就是恐怖的;如果这辈子行持善法,那将来的前途就是美好的。

拓展内容

《窍诀宝藏论》:“死时抛弃今生之身体,以及受用亲友等一切,谁亦无用独自而前往,此时于谁皈依当慎思。如今此情此景不久住,天翻地覆死主降临时,尔时自己何为指望谁?是故现今即当修妙法。”


因此如果好好观察就会知道,佛教的人生观并非鼠目寸光。佛教的人生观认为,今世做人与漫长的轮回相比非常短暂,后世更加漫长,所以为了永恒的安乐,现在可以苦行,也可以做很多善事。而且,这些善事对现在的人类来讲全是有意义的。如果为来世积累善法与现世生活有很大冲突和矛盾,那么不做也可以,但事实并非如此。

佛陀讲做善事,有在家人行持的善事和出家人行持的善事,在家人行持的善事中也有三皈五戒等层次,并没有要求佛教徒全部一样。现在个别人一提到佛教就马上排斥,其实这样并不合理,应该要先了解佛教的次第性。大家对未知领域最好不要轻易排斥或评价,先做一番了解再下结论也不迟。所以在任何环境中都具备这种求真的态度,才会适合客观规律。

死时唯一的依靠就是正法,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精勤地修行?大家可以按照《三处三善引导文》来修。我前面所讲的内容其实比较简单,希望道友从“人身难得”开始,每天多观修一下,这叫做真正的实修。尤其是无垢光尊者的这个实修窍诀,对我们来讲有特殊的缘起。

希望在座各位对每天所讲的内容都生起定解。听了“人身难得”,那一辈子都要知道,人身非常难得,不能造恶业!听了“寿命无常”,那就随时都为死亡做准备。这对你绝对是有利益的。但是光口头上说,没有下功夫实际修行是不行的。“做才是得到”,知道吗?



颂词背诵打卡



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

骤然猛烈之死缘,降临自己头上时,

不能久住定死亡,故应当下修正法。

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

皆需弃舍独自亡,无助益者随善恶,

尔时依处唯正法,为何今不勤修持?


‍‍‍‍‍‍‍‍‍‍‍



温故而知新


11-12课

【知识类】
1、按照本课所说,佛陀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观无常?
2、如何思维“终舍一切故为无常”?世间人也知道死时什么都带不走,修行人与他们有何不同?

【修行类】
1、思维“寿命无增唯减”之理和“赤风中油灯”的比喻,反观自己在修法上是否有紧迫感,并说明如何引发这种精进修法之心。
2、结合《众经撰杂譬喻》中两个好朋友的故事,说明该如何认识身心的关系?这对你的修行有何启发?

【生活类】
1、如何把握随顺的分寸?在这方面你做的如何?今后有何打算?
2、佛教的人生观有什么特点?在做善事方面,佛教有哪些层次?依此可以消除哪些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