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1课-隐藏窍诀&阅读参考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1课-隐藏窍诀&阅读参考

本课窍诀


一句大实话:“归结修行中的很多问题,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了解死亡。”


无常说了千万次,可是可能都在口头上


1、无常分粗无常和细无常两种


(1)粗无常是容易发现

大自然中春夏秋冬的交替;生命从婴儿、少年、老年直至死亡的进程;你的家庭或周围所呈现的你可以感觉到的变化……这些都是粗无常。


(2)细无常较难了解

一个法,当它生起的那一刹那就会灭,这就是细无常。换句话说,生即是灭,生等于灭。换一句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每一刹那尽皆趋于无常。


2、无常也有内无常和外无常


(1)外无常可分为两个部分

器世间无常及情世间无常。


(2)内无常可分为三个部

刹那无常;连续无常;暂时无常。

A. 刹那无常

即每一刹那均处于毁灭状态的无常。

B. 连续无常

即使拥有生命,却比离弦之箭与狂泻之瀑更加迅猛地往(死亡)飞驰。

C. 暂时无常

可分为四个部分:寿命穷尽无常、业穷尽无常、福报穷尽无常、于放逸之中暴死之无常。


时时做将死想、已死想的方法


1、噶当派的格西们

从前,噶当派的格西们,每晚睡觉之前常常思维:“不知道明天早晨还用不用生火?”因此,他们往往不盖火,将碗也是倒扣放置,时时都对死亡有坚定不移的胜解。按照藏地的传统,人死后才把碗倒扣起来,活人是不能随便扣碗的。有些小孩若把碗扣下了,父母会使劲打他,认为这很不吉祥。所以,噶当派的有些行为,以世人的眼光来看,或许是一种不可理喻,然而在我们眼里,这却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2、吴信叟

宋代有一个大官员叫吴信叟,可能由于做官,家庭环境很好,他也害怕自己厌离心很难出得来,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他做了一口棺材,每天晚上就在棺材里面睡觉,等到早上三点钟的时候,就让童子来敲这个棺材——敲醒他:“吴信叟,三界无安不能停,西方极乐当往生。”他一听敲这个棺材,马上起来坐在棺材里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3、印光大师

(1)接手书,知治习之心,唯勤唯切。而消习之效,未得未见。其故何也?盖以生死心不切,而只将此超凡入圣,消除惑业,成就净念,作口头活计,故无实效也。倘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法门更为难闻。今幸得此大丈夫身,又闻最难闻之净土法门。敢将有限光阴,为声色货利消耗殆尽。令其仍旧虚生浪死,仍复沉沦六道,求出无期者乎?直须将一个“死”字(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凡不宜贪恋之境现前,则知此吾之镬汤炉炭也。则断不至如飞蛾赴火,自取烧身矣。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盖心有所主,不随境转,则即尘劳为解脱。

(2)阁下既知气愤为害,何不当发气愤之时,作我已死想。死则任人所为,绝不相争矣。若常时作将死想,则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


4、我们当代的人

(1)某个普通的修行人

我看过一个修行人的遗嘱,他在遗嘱中说:我一生学佛,受益良多,倘若你们真的为我好,希望按照我的意愿处理后事,帮助我完成以下心愿......

(2)某老领导

《南方周末》曾经刊登一篇介绍李瑞环退休生活的文章,透露早在六十岁时,他就已经写下遗嘱!他甚至郑重地把这封遗嘱转交给了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他在遗嘱信中说,他身后的事,委托天津办理。他逝世后遗留下来的东西,统统变现,资助天津贫困学生。有人就这样问他:“您才60多岁,身体又非常好,急着立遗嘱干什么?”李瑞环回答:“不少人的遗嘱都是在弥留之际立的,很难真实体现本人的意愿。我现在头脑清醒,天津熟悉我的人也都在位,正好把我的心愿告诉他们,如实记录在案。”


睡棺材、挂死字、写遗嘱.....你想试试哪一个?


参考资料:《探索内心科学的精髓》《开启修心门扉》《前行广释》《净土圣贤的传记》《增广文钞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增广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离幸福很近》


编写师兄:定解B1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39-定解B18-008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第141课阅读参考

阅读原文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