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Back

【索达吉堪布】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12-08

按照藏医续部的说法,我们无始以来由贪、嗔、痴三毒,产生了风、胆、涎三种根本病。广而言之,疾病的种类,有些经典说是八万四千种,有些说是四百零四种。如《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淫欲病分二万一千,嗔恚病分二万一千,愚痴病分二万一千,等分病分二万一千。”《摩诃僧祇律》云:“病者,有四百四病:风病有百一,火病有百一,水病有百一,杂病有百一。”

 

关于疾病的成因,中医理论认为可分三种:1、外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2、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3、不内外因:包括饮食、意外事故、猛兽伤害等。这些道理,与《金光明经》所讲的三种致病因素 ,基本上都可以对应。经中亦云:“四大诸根,衰损代谢,而得诸病。”

 

因此,中医、西医、藏医当中,对疾病的来源、本质及所生的痛苦,各有不同的描述和分析。而这些疾病,有的是前世害过众生、打过众生所致;有的是气节变化或四大紊乱而引起的。如果想要治疗,有些是可以治的,即通过医药、佛菩萨明咒便可治愈,而有些则很难彻底根除。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人类已知的疾病,大概有30000种。其中约有10000种,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而其他大多数疾病,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因此,现在许多人得了病以后,不管到什么医院、看什么医生、吃什么药,都不一定见效,这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即使你的病实在无法根治,也没必要特别苦恼,因为任何一个病的消失,都要观待远、近两种因缘。远因是你前世、前世的前世……乃至无数劫之前,以三毒所造的业,一直留存在阿赖耶上,并于今生以疾病的形式显发出来;近因即是风、胆、涎三者过多或过少,从而产生损恼身心的各种疾病。所以,一旦你四大不调而出现病苦,观察、思维因果关系非常重要,这就叫做修行。

 

有了这样的修行境界,无论你面对身体、心灵的痛苦,还是修法的违缘、生活的困苦,都可以安之若素。否则,完全依赖外在的力量,想以医疗、药物来断除痛苦,有时恐怕是办不到的。甚至,就算一心一意祈求诸佛菩萨加持,对业障深重者而言,也不一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像佛陀在世时,对某些病入膏肓的患者,只能是作作加持而已,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办法了。当然,也有些具缘众生,通过佛菩萨或高僧大德的加持,最终病体得以痊愈,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所以,对不同的病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人得病以后,究竟是怎样的情形呢?纵然是精力充沛、神采奕奕、精明强干的壮年人,一旦不幸染上疾患,也会像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身衰力竭,无精打采,甚至卧床不起,稍作运动也很困难。不要说大的疾病,就算是个小小的头痛、感冒、心脏不适、肝脏不舒服,也会让你什么力气和勇气都没有了。

 

最近我看望了一位大德,以前他身体很不错,但如今看了他的状况,确实觉得疾病太恐怖、太可怕了,这种感觉油然而生。在特别严重的疾病面前,除非是境界特别高的人,可以自在地将一切转为道用,否则,一般人的确很难面对。不过,纵然是有超胜境界的人,包括佛陀在内,显现上也会示现生老病死。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些佛教真理,并从内心中真正有所感悟。

 

关于病苦的描述,佛陀在经典中也讲了很多,我们对此理应有所认识。否则,如果没有学过这些,一旦你遭遇这种痛苦,势必很难面对。而只有通达了大乘教言,并从中获得真实利益,遇到病苦时才会游刃有余,对它有清醒的认识。因此,每个人要懂得人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不然的话,连这一点都不懂,恐怕修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根深蒂固,仅仅只听一两句佛法,不可能那么容易对治它。修行应该是有生之年,如果没有这样坚持不懈,依靠不断如理思维来调心,习气不可能被断除。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