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心态很重要,禅宗这样认为,密宗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大家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尽量不要被烦恼控制,每天都是苦不堪言。虽然《中观宝鬘论释》说轮回是痛苦的自性,快乐只是暂时的、虚伪的,这方面讲了很多理由。《中观四百论》也讲轮回的本性是一种痛苦,诸高僧大德在教言里,也一再宣说轮回痛苦。在这样的痛苦中,心完全快乐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佛法,心的欢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感受。得出的结论是:心情的放松愉悦很重要,若想长命百岁,就不能有焦虑、牵挂,不然对寿命有一定的损害。所以老年人想长寿的话,不要天天想这个、想那个,执着这个、执着那个,而应春夏秋冬都很开心,时时处于快乐的状态。就像那天所讲的禅宗教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这样的心情下,做什么善事都会很欢喜,而且功德也非常大。有些人去听课时,看到下雨了,就满肚子牢骚:“下雨还要去听课,多累呀!最好什么课都不用听,呆在家里多开心!”对他来讲,听课完全是一种压力,这是修习善法最大的障碍。我在这么多年来,凡是去一个上师面前听法,都有一种欢喜心,可能也是跟前世的习气有关吧。平时接触领导做一些世间交谈,心里还是有一定顾虑,事后感觉非常累。在这样的心态下,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而有些人像被关在监狱里一样,天天想着什么时候得到释放,以此心态来闻思修行,绝对不会成功的。当然,行持善法要有欢喜心,行持恶法不要有兴趣。有些高僧大德由于往昔的串习力,凡是造恶业的事情,自己从不愿意参与。我们学院有一位大德,每当听到别人说过失或讲些无聊的话时,他脸色马上变了,就不说话了。而一提起弘法利生的事业、大乘佛法的教言,他就兴高采烈,立即打开话匣子。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人的性格还是跟习气和素质很有关系。所以,大家行持善法要兴致勃勃,造恶业尽量不要有很大兴趣,一旦产生恶念,当下要励力忏悔。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更多善知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