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不怕,爬进淤泥来救你 Back

不怕,爬进淤泥来救你

男女老幼,满身泥浆,在干裂的河床上爬来爬去,时而两手插进淤泥,鼓捣翻腾,刨出个沉甸甸的东西,小心翼翼塞进编织袋,跪在地上往外拖。淤泥难缠,一再侧翻,调正身子继续挪……


因为他人的一场梦,一群人仆仆而来,连滚带爬步步惊心,出血流汗饿极吃草,只为救哀哀告急的河蚌们出淤泥。



一夜之间,月牙水库旖旎不再。重修大坝排空蓄水,鱼群逃散、白鹭飞离,烈日炙烤河床,裂缝成网,淤泥深藏。


众生因缘各异,游得快的早已顺水而去,唯有这群长寿的蚌族,碧波下仗壳幽居数十年,无常来袭蹒跚上路却怎么也赶不上水尽的速度,一个个搁浅,烫死在热泥里……


如果不是2018年5月的那场梦,谁也不会知道,会有那么多水族有情悄无声息地在这片人间地狱中挣扎着死去。


一位在烟台工作的居士有天做了个清晰的梦:


一位老人引他去到一片干涸的水域,河床满是裂缝,湖上有条船,已经搁浅,远处很多众生在哀哀喊着“救命”……醒后回想,梦里的去处像极了海阳老家村旁的月牙水库,但印象中的水库从来波光粼粼,于是未再多想。


没过多久,居士回老家为岳母烧七(祭奠新逝亲人),恰好路过月牙水库。抬眼望去,昔日碧波已荡然无存,干裂的河床上停着一条废弃的船,和梦中一模一样。他心里一惊,冲下去细看,果然有很多河蚌困在淤泥里。



居士回到烟台,赶紧通知道友们,一行人从100多公里外赶来,往返数十次救出大量河蚌,终于盼来水库放水,见众生脱险便不再赶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莱阳的一位师兄放心不下,骑上摩托车奔出80多公里,一路打听着找到了隐藏在山间的月牙水库。


果然,水又被放空了,方圆数十里的河床已大部干裂,只剩一条小河横贯其间,枯死的蚌壳淤积成片,阳光下闪着清亮的光。蹚进淤泥俯身细看,三步五步便有河蚌,小如拳头大如脸盆,全都危在旦夕。



  法   语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福祉,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因为各种因缘来到我们面前,需要帮助和关爱的每一个有情,他们来世以及今生、日后以及眼前的安乐。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回到家,白天一幕挥之不去,他整宿难眠,清晨嘴里生出一溜水泡,又骑摩托车去救了几次,势单力孤,想起去年冬天东大河冰水里救鱼那群尚不熟稔的道友……


年前鱼儿有难,眼下河蚌告急,一群人一拍即合,攥紧接力棒,转战月牙水库。



还没走进淤泥,看到沙滩上被晒裂的蚌壳,很多人红了眼圈。开始大家都没经验,搜寻、挖掘、运输,每一步都极为困难,每救出一个,所有人都会欣喜不已。


此情此景,有师兄不禁忆起自己幼时挖河蚌的情景……所幸这次不再是玩乐和夺命,手中糊满淤泥的有情生命,此刻格外沉甸甸。


趴在淤泥里托着重生的生命忆起从前的无明,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奇异的梦!

 



佛陀说,如果将南瞻部洲的泥土捏成枣丸大小,这些泥团也有被数清楚的时候,而众生互为母子的次数却无法数清楚。看到沙滩上成片的蚌壳碎片,总会有师兄红着眼圈念叨:“这都是咱们从前世的父母啊……”


然而救蚌之初,还是有少数人迟疑了:隔着厚厚的壳,没法像其他动物一样跟人互动,这么卑微的生命,值得救吗?还有人甚至认为河蚌不是有情生命。


一位丈夫知道妻子要跑八十公里去救蚌,当场笑了:“河蚌?它连眼都不会眨,又不是生命,还要花钱费功夫去救它,你们真是群傻子……”


“河蚌也是生命,它也会疼,急了也会跑出来,命无贵贱,怎么不能救?”妻子有些针锋相对。


这些可怜的旁生,藏进硬壳无人识,虽不会“眨眼”,却一样有着喜乐悲苦,有着不可复制的生命轨迹。除了不会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它们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跟人类完全一样,紧急时也会离开蚌壳出来找水,无奈步履蹒跚,没逃几步便被太阳晒死,只在泥上留下一道求生的印迹。



这一天,妻子不顾丈夫的嘲笑来到水库,亲眼看到河蚌逃生时在淤泥里拖出的弧线,她一咬牙:“阿弥陀佛,傻就傻吧!”


一天,大家经过岸边几个废弃的地笼,发现有喜鹊被困。救出来后,一只已虚脱,急切又费力地跳到附近的浅洼饮水,另一只体能尚好却并不飞走,停在不远处等同伴。劫后重逢,它俩叽喳欢叫,似在庆贺,又像互诉衷肠。此情此景令人唏嘘,河蚌获救后那份喜悦我们感受不到,但真的就没有吗?



得知河蚌受困消息的头晚,有位师兄做了个梦:一片沙滩上,自己年幼的女儿和许许多多小女孩,穿着洁白的连衣裙翩翩起舞,袭袭白裙在阳光下如朵朵鲜花,似张开的翅膀。


第二天来到救蚌现场,只见太阳底下一只只死去的河蚌躺在沙滩上,蚌壳张开,洁白晶莹如小翅膀。忆起昨晚的梦,她心里一阵发紧:“这不就是我的女儿,我的前世父母吗?”


搜寻河蚌时师兄们常相互提醒:“千万别落下谁,别忘了它们!”因为一件小事,一位新来的师兄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


这天他的脚被接连割伤,听说傍晚负责医护的师兄会赶来,他就往岸上挪步。疼痛和疲惫使他举步维艰,远远看到一辆车开来,想必正是师兄的“救护车”,任他拼命呼喊,车里人还是没发现他,一溜烟开过去了。


那一刻他恍有所悟:当下的自己,何尝不是一只河蚌?一时的错过已令自己沮丧至此,有情众生命悬一线却被遗忘时,得有多失落!





三位男师兄得知河蚌搁浅的消息先赶来查看,触目惊心,马上下去救。没多久汽车后备箱已装满,打电话请师兄开车来增援,却忘了叮嘱带些食物。


傍晚车子开到,三人从淤泥里直起身,齐齐说道:“快给俺们找点吃的,一天没吃东西了。”师兄赶忙下山去买面包,三人又饿又渴,其中一位懂得草药,就近抓了一把无毒的青草吞下去。青草下肚,渐渐有了力气,笑言:“这辈子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草呢。”


第二天再来,三人摘草再尝,又苦又涩。



初进淤泥,呼呼下陷、没膝过腿的感觉着实惊心。


有师兄上网搜索发现,淤泥遇到水,吸力会加大很多倍,而且越往外拔吸力越大。头几次因为没有护具,有人陷进去,两位男师兄一左一右才把她拔上来。


往外运的过程最费劲,一个编织袋只装六七只河蚌,拖起来仍很吃力。有次两位男师兄顺着中央的小河往下拖,浮力作用轻松许多,正庆幸间身子突然同时往下陷,两人面面相觑,默契地迅速掉头。


在淤泥里就算陷很深,旁人总来得及拔他出来,但在水里,根本没有施救的时间……师兄们当即商议,放弃了这条捷径,仍旧连拖带挪运到远处的岸上。



有天一位师兄见前面有河蚌,正欲往前,一只脚突然陷了下去,身体倾斜着猛往下沉,转眼半个身子已泡在泥水里,她来不及呼救转身就往回爬,身旁的师兄还没回过神,她已爬上硬实处,满身泥浆,神情淡然。




蚌壳锋利如刀,藏在泥下难以发现,每次下脚都要小心翼翼,一脚踩下去,稍一用力就是一道口子,几十个人全被割伤过。


当时并无痛感,回家才发现满脚伤痕,早晨起来又疼又痒。刚开始不懂防护,口子划很深也无暇处理,回家血已干凝,扒开伤口才发现肉和泥已融入彼此。



使用工具容易损坏蚌壳,只能徒手刨,往淤泥里探手时同样面临割伤的危险。一位师兄划伤后未及时处理,化脓感染不得不接受治疗。坐在岸边看师兄们忙碌,心里很不是滋味,便力所能及地承担起每天送饭的任务。


午饭时间,一群人匆匆上岸,坐在草地上边吃边休息。用餐时间也是治疗时间,一位做过医生的师兄草草吃点东西,便张罗着为新受伤的人止血消毒。碘酒涂在伤口上,男师兄们依然谈笑风生。


正说着今天的收获,一旁师兄的脚病犯了,疼得躺在地上起不来,妻子放下手中的馒头,熟练地按摩起来。





拔腿就走,在没膝的淤泥里成了奢望。淤泥紧紧吸住两条腿,越使劲越下陷,每一次抬腿都极耗体力,还易伤到膝盖。


怀抱河蚌在淤泥里行走难度不小。一开始,遇到柔软的泥地,抛掷归拢会省力不少,但蚌壳一旦相碰便易破裂,只好装在编织袋里往外拖,这时脚步便沉重许多。有次精疲力尽,一师兄索性连走带爬,“滑稽”的姿势被拍下发到护生群里。


第二天,有人也试着爬起来,没爬几步就乐开了:这姿势不雅,但着实省劲。从此,一群人放弃了直立行走,在偌大的泥地里爬来爬去……

 



有时,几个拖着编织袋的师兄在泥地里相遇,看着彼此吃力的样子和满身的泥渍,常会调侃而认真地说:“让我们自己也尝尝牛马众生拉犁的滋味。”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


有师兄戏言,跪着走是“两驱皮卡”,爬着走是“四驱越野”,摔趴下了,就是“履带式拖拉机”。调侃归调侃,报父母恩,此际正当时。



在淤泥里只有两种状态,要么站着要么往前,不能坐也不能躺。一次临收工经过淤泥中央满是碎石的“小岛”,有师兄一屁股坐下去,顺势躺下,美美地自语:“真舒服……”


素餐厅的一位师兄第一次来送饭,出发晚了,半路已有人来电询问开饭时间,到达时已近下午,她站在岸上喊了很久仍不见有人上来,心下狐疑:“挺近的怎么都不上来呢?”


继续喊,有人答:“不吃了不吃了!”


再看那位十岁的小女孩,父母在远处忙碌,她守着自己挖的一大堆河蚌,大概饿坏了,一动不动,坐在泥水里直掉眼泪。


师兄越发纳闷,索性捧起饭盒往里送,一脚下去,身子已陷进半截,怎么也抬不起腿,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明白为何大家宁愿饿着也不愿上岸吃饭,也才明白之前看到的视频里,一群人为何要像旁生一样爬着走。

 



淤泥里拔腿太难,迟缓的进度困扰着每一个人。


救生开始好几天了,一位师兄还在发愁,旁边的妻子师兄灵机一动:“连裤袜!我们女的穿那种,你试试!”半信半疑间,又一位女师兄打来电话,也提出试试连裤袜。


第二天,颇有些难为情地,一条XXL号连裤袜套在了这位魁梧汉子的腿上……


尝试很成功,连裤袜贴身,丝滑的材质大大减少了摩擦力,而且因为包裹整个臀部,还不易被淤泥拔下来。这个“拔腿神器”从此成了男女老幼的救生标配,人手一条,堪称泥中一景。



有趣的是,连裤袜曾是中世纪欧洲男人的服装“标配”,近千年时间里,只有男士才穿它。中世纪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几百年后地球另一端的胶东半岛,会有一群男士无意间“复兴”起他们的传统。而这一切,只为了淤泥下那些“不会眨眼”的河蚌。


那位十岁的小男孩,开工前必然拧巴一阵,直到大人们穿戴整齐走远,才肯套上父母为他准备的那条小号连裤袜,半推半就,一脸羞涩。



除了连裤袜,姜贴和保鲜膜也是重要的“泥地伴侣”。虽然淤泥表面被太阳晒成硬壳,但越往下越湿寒,脚底直接接触淤泥极易感冒。


开工前,大家先在脚底贴上自制的姜贴,加速血液循环保证身体的热量,同时还有一定防割作用。伤口一旦进水便容易感染,用保鲜膜将腿和脚层层包裹起来,虽不透气但有一定的防水和保温效果。多包几层产生厚度,加上本身的弹力,还能缓解割伤。


“有了姜贴、保鲜膜和连裤袜,就没那么提心吊胆了。”某次交流中,一位师兄这句疑似广告词的感慨,引来笑声一片,然而或许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这句话有多贴切。





救蚌开始没几天,师兄们发现运回莱阳水库放生的河蚌死亡率偏高。事关重大,赶紧找附近村民打听,又上网了解:


河蚌很少露出水面,否则白鹭会俯冲下来用嘴啄穿蚌壳,要么飞走要么把蚌肉吃掉,壳坏了蚌便活不成;


蚊子是河蚌的天敌,张开蚌壳换气换水时,被蚊子叮一下就会死掉;


河蚌特别怕摔,稍微颠一下,脑袋就容易变形致死;若在潮湿的淤泥中,河蚌半个月都不会死,但温度稍高便易被烫死;


当地人很少以河蚌为食,但也会抓去磕碎喂鸭子;


它们习惯站立,一面壳用来滑行,蚌壳底部凸起而尖利,相当于人的脚,没有脚的河蚌,通常活不了多久……



大家这才醒悟,开始那几次,精疲力尽又离水很近时,大家偶尔会轻抛河蚌,这个动作可能已磕断了它们的脚;探手刨的时候,淤泥阻力很大,往往要用上整个肩膀的劲儿,也容易把它们的脚弄断……


师兄们为自己的不圆满行为自责了很久,励力忏悔,从此杜绝抛掷,轻拿轻放。


放生的环境也很重要,搜索发现河蚌适合生存在有淤泥的地方,水深反而不宜。


看来全部放生到莱阳的水库并不科学,而月牙水库还有条小河,师兄们当机立断,把挖出的河蚌暂时集中到小河的泥浆里存放,一旦水位下降,再迅速转运到莱阳的水库,择淤泥丰厚处放生。


河蚌在淤泥中的藏身处,浅则几公分,深则一肘多。淤泥表面如有嘴状的小缝,且被一小摊绿水环绕,通常就有一只河蚌在下面,沿着缝的边缘下手一探便知有无。伸到河蚌底部顺势一抠,顺利时,三下两下便能破泥而出。



河蚌“出走”找水时在地上留下的爬痕,会干涸成一道浅浅的弧线,尽头便是河蚌的藏身地,然而是否还活着却已难说。每一次探手进淤泥,师兄们都要屏着一口气,不仅担心被蚌壳割伤,更要承受河蚌已死的遗憾。常常,费劲挖出一个却已朽坏发臭。



“哎,救晚了!”是河滩上最常听到的叹息。


扼腕的不止时间,有次几个附近的村民,挖了些河蚌说要回家包饺子,师兄们好言相劝,最后提出用钱买,几个人始终不依,抄起河蚌扬长而去。

 

 


“上师真是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什么东西啊!”收到“过解脱”没几天,救蚌刚好开始。


放生护生除了给予众生暂时的安乐,更要让它们与佛法结缘,相续中种下未来解脱的种子。虽然每次都会为物命念诵仪轨、播放佛号,施洒甘露等,但此次情况实在特殊,师兄们不免担忧:“河蚌有听觉系统吗?”“老闭着嘴能喝到甘露水吗?



就在救生开始前,上师安排弟子寄来了莱阳师兄参加笔考的奖品,打开包裹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加持品——过解脱。


惊喜之余,师兄们尚未明白上师为何突然发给如此稀有的加持品,直到救生开始才恍然大悟:“过解脱”对于河蚌,是多么殊胜的加持方便,只需在头顶过一遍,就能令它们种下未来解脱的种子!


挖蚌运蚌的同时,由一位师兄举着“过解脱”沿河道行走,让更多的有情也种下解脱之因。救生间隙,师兄们也会轮流过来用头顶一顶,与河蚌一起领受加持。


上师的加持无处不在。六七月间原本太阳炽烈,挖出的河蚌放久了便有性命之忧,然而一整月里这片泥地却极少遭遇炙烤,来路上烈日当空,到了总有云来遮挡,周末人多时更是格外阴凉。

 



救生进行到第三周,突然传来水库即将扩建、要挖走全部淤泥的消息,这样,获救后暂存在小河中的河蚌也性命堪虞了。


迅速运走似乎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但生死攸关,一群人别无选择。6月20日,救生现场传来消息:一群养鸭子的农户开着拖拉机到小河上游装河蚌,转眼已运走两车。师兄们眼睁睁看着拖拉机消失在山那头,诀别亲人般心痛。


大家连夜商议,动员更多人,天一亮几辆卡车就启程,开足马力与时间赛跑。



有人从工地借来木板,首尾相接铺成一条直通淤泥的“快速通道”;有人找来手推车在木板上来回运;手推车到不了的地方,就把编织袋一袋袋接力传;手上有泥,抓袋子发滑,还常划伤手掌,有人自制了拖拽的铁钩,再握个矿泉水瓶在手心。


仅用两天时间,河道里的蚌全部运至莱阳的水库。夜色中汽车驶进山道,终于可以靠着车座打个盹儿。


一个多小时后,卸车、传递、上船一阵忙碌,随着“咕咚”一声,最后一只河蚌入水,湖面恢复平静,夜深月朗,众生安好。




排查完淤泥再沿河道搜寻,在岸边和草丛里又发现不少河蚌,师兄们不禁感慨:“旁生真是可怜,再痛再苦也不会喊不会叫,飞鸟啄,蚊子叮,太阳晒,对它们可都是致命的啊!”



  法   语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他们的一念善心、一分善行,纵然微小、转瞬即逝,也必定在轮回长夜中,在危险之境,为他们作明灯,作救护。

——希阿荣博堪布



当地的一些佛子得知后,也欣然加入进来;一对小夫妻,尚未接触佛法,无意间被这群“古怪的泥人”感动,几次跑来增援,完工时欢喜地结缘了上师著作和金刚结;


附近村里的好心人,瓢泼大雨中见师兄们的车陷进泥里,二话没说开来拖拉机,花了两小时才把车拖出来;


开船的大爷每晚等着这群人,渐渐被感动,免收船费还主动帮着寻找淤泥丰厚的水域,运蚌车到时若正吃饭,也要放下碗筷先放蚌:“看你们天天做好事,我也做一件,不管你们多晚回来,我都等你们!”                                                                                       

拔腿、掏蚌、拖袋子全是体力活,女师兄们常要双手并用。伸手进淤泥时,她们念“南无金刚手菩萨”;没力气时,双手扶着蚌壳的两端,翻着壳一点点往前挪,边喘边念“喇嘛钦”;拖袋子实在没劲时,就边爬边喊:“谁来救救我吧!”此时,远处的男师兄总会微笑着爬过来。



一次,三位女师兄的车到得很早,要不要先下去救,三人犯了踌躇:“就我们三个大老婆(方言,指妇女),万一谁陷进泥里,都没力气拔她啊……”


“可是,河蚌也着急等俺们去拔它啊!”


对话结束,三人下河开工。


每次收工的时候,师兄们常常腰都直不起来,一进家门趴倒就睡。“明天,我应该不用去了……”很多人都曾这样宽慰过自己,然而第二天,一个个又启动汽车上路了。


哪怕只能帮助一个生命减少痛苦,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有意义。” 上师的教言总在耳边。

 



突击之后又花了一周时间做拉网式搜寻,翻山越岭,蹚泥过湾,河蚌基本救干净了。恰在这时喜讯传来,水库不用清淤,众生安全了!


一个月时间里,师兄们共救出河蚌两万多只,小鱼和田螺不计其数,还有两只喜鹊、一只小刺猬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河蚌获救的同时,救生的人们何尝不是在集资净障,同出淤泥?




  法   语

  


以自己谦卑而诚恳的方式长期坚持救护众生,需要巨大的热情、毅力,以及对因果坚定的信念和对众生的悲悯,你没法做样子,顶风雨冒寒暑,全都是实打实的付出。

——希阿荣博堪布


有位师兄听说现场缺人,自己不久前摔断了胸椎,便动员公司的员工来帮忙。小伙子下去没几步,淤泥陷到腰部,吓得赶紧上了岸。


一位几乎每场必到的中年师兄,拖袋子时频频摔倒却总是沉默微笑的样子,曾令很多人动容鼓舞。


她身患重病、月前又摔断肩膀的情况,许多师兄是后来才听说。因为体力不济,即使在很浅的淤泥里,她也极少起身行走。有次趴在淤泥里吐得直不起腰,师兄们把她扶到一片砂石地,休息片刻,她又爬回刨到一半的河蚌前。


有次搭师兄的车回城,打开车门,一挪身子她就掉到了地上,坐了一阵才爬起来。


一位男师兄,仿佛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再累也是喜滋滋的模样。许多人并不知道,他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他四岁的儿子也常跟来,小小男子汉拼尽全力拽编织袋的样子,定格在大人们的记忆里。






一对中年夫妻家在招远,往返一次近300公里,太累时索性就在镇上找个小旅馆住下,第二天继续。丈夫不久前刚做完静脉曲张手术,在潮湿的泥里倏忽来去,从不含糊,妻子身体也不好,拖编织袋时总摔一身泥。


夫妻俩偶尔手牵手搀扶奔走的背影、午饭后肩靠肩小憩的样子、腿病犯时妻子默契施治的场面,成了泥地上一道动人的风景,两张沾满泥浆的脸上映现着一样的喜乐坚强。


缘珍宝菩提心而生的温柔,令人动容,也堪受赞叹。利生路上牵手共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此。




曾经,在空调房的禅修坐垫上,透过法本的字里行间,我们寻得了广大发心的真意。当这场“泥地共修”圆满,重获新生的,必不止水族众生,汗水泪水浸润过的心田,已悄然生发无上菩提心的苗芽。


交流救生感受时,一位健硕的汉子潸然落泪:“我这次最大的感受:河蚌就是我们的前世父母”。


有人沉默片刻:“我没有太多感受,就两个字:温馨。” 


当下一切,何尝不是上师三宝加持弟子们积资净障、趋入解脱的方便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佛子们不失的誓言,正是在这片淤泥里,上师的言传身教在弟子们身上次第开花


7月下旬,有师兄再去水库,泥地已成碧波,水天一色的景致正在重现。打听得知大坝已修完,水库也不再放水,还迎来了强降雨。这片水域未来是否还会有众生蒙难,大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再有有情告急,只要力所能及,一群人仍会挺身而出。

文 | 德钦益西等  2018年8月




无常,令蚌族的适居地骤变热地狱,也令一群外乡人与这片热泥奇异关联。它还炮制出这样的场景,昔日捕猎河蚌的少年如今念着心咒爬进淤泥。


在这个崇尚自我的时代,承认众生平等已颇值得随喜,愿意为了这个平等而伏身发力,更难能可贵。然而对于一名佛子,这仅是本分,觉悟家族成员的本分。


因为这个本分,去年冬天刺骨的冰水里,东大河的20多万条鱼类众生得以重获新生,今年夏天月牙水库的两万多只河蚌有幸逃出生天。破冰穿泥,这群人并不在行,但他们泥呼呼的外表下有颗珍宝般的菩提心,它无坚不摧。


莱阳救蚌只是许许多多人、许许多多故事的一个缩影。此时此刻,拯救了无量生命的“秋冬季放生共修”仍在进行,凌晨的鱼市,漆黑的码头,偏远的山林,阴冷的湖面,不同时区不同地域,许许多多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无数身影一直在动从未停歇。



然而,他们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善愿善行,哪怕仅仅帮助了一个生命减少痛苦,上师三宝也必定知晓。尽己所能帮助众生,是最真实的依教奉行


我们在此真诚随喜参与救蚌的师兄们,以及此刻正在行持放生护生善行的所有道友们,也衷心希望您能把身边感人的放生护生故事,用文字、图片或小视频等形式分享出来。您的慈悲分享,或许会令许许多多人受到鼓舞和启发,更多如母有情或许因此得到救护。

    

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厄。放生护生,我们与您一起努力!


菩提洲

2018年11月


分享内容:图片、视频、音频、文字、各种线索等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年前鱼儿有难”,还是这一群人,他们——


  25天,大河救鱼记


 “偏远的山林,漆黑的码头”,他们、她们——


《目击》上篇:生死难猜失魂季

《目击》中篇: 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目击》下篇:人狐情未了


湖面,“暗战”(上):夜巡

湖面,“暗战”(中):推手

湖面,“暗战”(下):道场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或置顶

不要走散哦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秋冬季放生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