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Back

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对当前的教育现状也有一些思考。现在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过分地重视分数,认为分数高的一定是好学生,分数低的一定是差学生。但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人的情况。佛教当中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大宝藏,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提升。一味地用分数划分学生好坏,恐怕不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方法。


十九世纪末的德国有一名老师,他特别重视学生的成绩,对其他方面忽略不计。在拍毕业照的时候,他按照成绩好坏给学生们排序,把成绩最好的一个犹太学生放在校长和自己的身边,同时将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这个受冷落的学生就是希特勒。后来希特勒在自传《我的奋斗》中说,这件事让他内心十分愤怒,也是他反犹情绪的开端。后来,希特勒非常努力,不但学识丰富,演讲也越来越精彩。我看过他的演讲,虽然我听不懂德语,只能看字幕,但我觉得他的演讲非常有煽动力。我想,如果他有很好的智慧和慈悲心,一定会变成一个非常不错的人,但是他却发动了战争,力图灭绝整个犹太民族。这多少都与那位老师一味重视成绩、忽略文化修养有关。

现在有很多学校一味重视学习成绩,尤其是亚洲的很多国家,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们有时候也能看出来,现在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以后也许会变得十分傲慢,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班级里是佼佼者,嫉妒心和傲慢心随之增长,最后不一定有前途。而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够优秀,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但是却为人善良,处世得体,这样的人也许前途更光明。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有一种全面的考核,不能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更不能百分百地用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


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见过一些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出家人,我原本觉得,他们既然有这么高的学历,肯定能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发现,虽然这些硕士、博士的学识不错,但人格不一定优秀,心理也可能比较脆弱,再加上一些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有时很难和人合作,遇到一些小小的事情,马上就垂头丧气,伤心欲绝。所以,成绩和能力之间并不能完全划等号,知识与文化修养也有一定的差别。


新闻报道上说,去年有一个学生考了SAT满分,非常自信地申请了美国的哈佛和普林斯顿等几所著名大学,但这些大学却都拒绝了她的申请。美国大学给出的解释是,他们更希望录取懂得生活、有人情味的学生,而并不是只懂得学习、考试的学生。从我们的传统观念来看,如果一个考生考了满分,那他一定是个人才,没准是个天才,各个高校都应该抢着录取。这件事的背后就透露出一种心态——我们对学习成绩过分地执著。好像爱因斯坦讲过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得满分,并不见得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他可能并不会生活,相反,能在一百分的考试中得七八十分的学生可能更优秀,因为他既懂得学习,又懂得生活。

作者:索达吉堪布

来源:《知识与文化的差异》 

推荐阅读

这些地方千万不要去

生命中的“核桃”

财富不要轻易外露

请问,要如何保持心灵的平静?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