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门措上师祈祷文01|讲记 Back

门措上师祈祷文01|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07-13

空行自在至尊母门措上师祈祷文

——持明母之耳饰  第一讲


齐美仁增堪布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点击收听相关音频 ♬


此部对归处遍主空行之王至尊上师母祈请之修法,经由三分趣入解释,依据初、中、后三善门径显示本法修心之轨道。


甲一、前分

空行自在至尊母门措上师祈祷文·持明母之耳饰

对此题目从三方面来解释:一、祈请之境;二、祈请之人;三、祈请之相。

一、祈请之境

向谁祈请呢?向空行自在至尊母门措上师祈请。“空行”是在虚空中行的意思,“自在”即圆满或具权势者。至尊母门措上师具有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的无尽庄严轮,以及一切种类的殊胜功德,成为有缘众生真实不虚的大归依处。


二、祈请之人

由哪种人修持呢?由了知至尊上师的功德,发生了深忍的信心,具有“心您知”的深信之士。


三、祈请之相
祈请是怎样的状况呢?就是心里没有疑虑而殷重地请求,赐予各种共同、殊胜的悉地。由于发生了深度的信心,而以欲作虔诚地请求,发之于身口,就是祈祷的修行。
有人问道:上师的悲心是平等的、无条件的,为什么还要请求呢?
依照《三次第论》所说,有四种悲心:一、常相续悲,像水相续常流那样;二、自性力悲,如同太阳与太阳的光,本来具有这样的悲愍的力用;三、祈请悲,如同穷苦的人向仁慈的长者祈求衣食,由此会激发出长者的悲心;四、遇缘悲,如同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正要堕入悬崖,油然生起悲心。依照四悲,传统的解释的规则是这样的:虽然上师具有普遍的自性的悲心,以及无有间断的常相续的悲心,但是如果不祈请,也不会出现入在自心上的神力的作用。如同一面鼓,如果不捶击,也不会有响动的。
这样就从感应缘起的本来规律上认识到,不感就没有应,有感才有应,不请就没有应,有请才有应。像这样就明确,祈请是能引来加被神力的缘起之道。如果能像可怜的人,劝动大富长者那样殷勤地请求的话,那么具慈悲心的长者,他是不可能不动悲来作帮助的,像这样,在具有信心作为根本后,虔诚地向上师祈请,将得到加持。

懂了祈祷的修法原理后,特别要注意下面修法文句当中大量的随念功德的方面,这样随文作意的同时要带动起信心,然后在口里陈述向上师祈请的那些地方,心要安住在深度的虔诚当中,从内心里说出自己的请求。



甲二、正分 分三:一、初善——忆念藏土密教空行殊胜,从而发起广大信念;二、中善——忆念空行之王至尊上师无等圣德,从而发起归命祈请,全分祈求加持;三、后善——对上师及自身方面作广大祈愿

乙一、初善——忆念藏土密教空行殊胜,从而发起广大信念 分二:一、密教殊胜;二、空行殊胜



丙一、密教殊胜

丙一、密教殊胜   分三:一、法殊胜;二、处殊胜;三、人殊胜


丁一、法殊胜

佛教雪山清水流,

流降广阔十方地,

一生成就双运法,

密咒圣教胜稀奇。

这一颂由差别门径随念藏土密教的殊胜性。“差别”即是对比而显示高下,从而发生求证的欲乐。
前二句总说一代时教的广泛传播。“佛教”,即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的圆满圣教。“雪山清水流”,即是从佛教的发源地,随着因缘而逐渐地传到各处。“雪山”指根源,“清水流”指随缘出现各宗各派的教法。“流降广阔十方地”,如南传、北传、藏传,乃至传至欧美。

在藏文里,“一生成就双运法”之前有“从中”二字,指高低是由这个大范畴的各类情况而安立的。所谓“稀奇”等之类的词,都是相对立言,就平等门无有高下,就差别门极显高下。“稀奇”二字是由差别门而立言,所谓差别,就是一代时教的各类差别,从中比较得出藏地密教富有的各类殊胜性,是非常地奇特、罕见的。第三句“一生成就双运法”标出最大特色。“密咒圣教”,显示在显密二者中指密咒教。藏地通常以波罗蜜多乘与密咒乘对举来说,密咒教即是真言密教。“一生成就双运”指法,以密咒果乘具大方便故,一生即可成就法身色身无二的双运佛果。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八教派,都以即生成佛之法为要道。相比于小乘教仅成就阿罗汉果,大乘渐教需三大阿僧祇劫完成佛果,密咒教中需十六生、五生、三生等完成佛果,此藏传密咒圣教能在极短的三年乃至六个月中完成佛果,其圆顿的殊胜性是非常稀奇的。


 丁二、处殊胜

地高山净多伏藏,

勇士空行常集会,

清凉隐境一方土,

无异邬金空行洲。

这一颂由类比门径随念藏地处所的殊胜性。前二句从法及法众两方面随念藏地国土具德之相,第三句显示此清凉国土在地球上是一个隐境国土,第四句显示此处与邬金空行洲没有两样。

国土五德:一、地高;二、山净;三、多伏藏法;四、勇士空行聚会不断;五、清凉。
一、地高,在这个世界属于海拔最高之地,处在世界屋脊上。
二、山净,即没有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非常清净的山。
三、多伏藏法,特就莲师圣教而言,为利益未来长远时期里的有缘众生,埋藏下百俱胝等的伏藏深法。“深”与“多”就质量立言,“深”即质,法道甚深不可思议,“多”即数量庞大、极为完备,以百俱胝数来表达,各个时代都应运出现各式各样的妙法。
四、勇士空行聚会不断,即各个时期里,持明勇士空行都由因缘而聚会,有三个特点:(一)品级高,属于密咒乘的男女持明;(二)综合力强,因缘非常丰富地积聚后,成为庞大的法团;(三)持续性强,除了法难的极短时期,此佛教集体的事业始终相续不断。
五、清凉,此地四面由雪山所环绕,山顶终年积雪,远离自然界的热恼躁动。

总之,此处远离秽土的各种污秽,成了世外妙土;无有外道,成为正法国土;并非小乘或大乘渐教,纯粹密咒法教,各时代都有丰富的莲师伏藏的出世,行者依莲师法藏而修,或者由莲师化身等前来教化;莲师法门体系下的勇士空行恒常聚会不断;而且,就像邬金空行洲是属于瞻部洲人见不到的隐境,而此西藏妙土的佛法的情况,世间人不必说很深,连浅层的上面也是不太了解的。由以上特点可以说,这就是南瞻部洲的邬金空行之地。


 丁三、人殊胜

红面无主猿猴裔,

空行持明伏藏师,

瞻洲大地未见闻,

稀奇大士超繁星。

这一颂由差别门径显示藏土行者的殊胜。前二句随念此藏土密咒圣教中显现的各种大德的种类,后二句显示其成就的高度及数量。

藏地人种源于观音与度母的悲愿,观音化为灵猿,度母化现为罗刹女,二者结合产生藏地的人种。第一句说明藏人的特性,以“红面”一项显示身体,以“无主”一项显示心的状态。那么,特具效力的密咒果乘圣教,如何造就此方猿猴后裔的藏人呢?标出四种具德名称做代表:一、空行母;二、伏藏师;三、持明者;四、成就者,“等”字含括其他。

各类当中出现了非常稀奇的、具功德的大士,数量极多,超过天上的星星。这些稀奇的大士在南瞻部洲广大地区中,基本上连名字都没听到有说的,比如“空行母”“伏藏师”“持明者”,这一类的名字基本没听到有说。这个数量不是十位、百位,而是成千上万,超过星星的数量。这样随念由藏传密教造就佛教人才的状况。


  点“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讲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