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的两位父亲
感
恩
父
亲
节
我有两个父亲。一个生父,一个继父。
母亲25岁嫁给了父亲,26岁生了我,30岁不到,父亲和另一个人,走了。
01
记忆里父爱的模样
FATHER'S DAY
对于生父的印象,夹杂的是大人们谈到的那个“不好的人”。
小时候,经常有大人问我:
“你想爸爸吗?”
“不想!”
“对了,那个人对你们太不好了,不要想他。”
我知道那样的回答符合人们的期望,可我很想父亲。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那么清晰的孩童记忆,而我对父亲的印记是非常清晰的。
我也曾骑过父亲的肩头看风景,我也曾被“抛高高”,我也曾被晚归的父亲用零食哄骗得欢天喜地。
最喜欢下雨天,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用一件雨衣,耳贴着父亲的背,听他浑厚的声音从胸腔里传来,然后他说:“箍紧爸爸,要不然你要淋湿的!”
我还记得父亲骑车带着我,被人撞倒,他第一时间抱起我,急切地问:“有没有伤着?”
紧张的样子,就是记忆里父爱的模样。
02
他没有回头,真的走了
FATHER'S DAY
父亲走之前是想带着我一起走的,他与母亲经历了一场“夺女大战”。父亲从母亲那里抱走我的时候,问我:“你不想和爸爸一起生活吗?”
6岁的孩子,还是极其依赖母亲的。有可能永远离开母亲的这个念头让我惊慌失措,我还不会说“我希望你们在一起,我希望我们三个人在一起。”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到底有没有说“我要妈妈”,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父亲怕我半路跑走,他愣是抱着我走了三里路。
那是这一生,我记忆里他抱过我最长的一段路。
父亲最终没有带我走,后来听母亲说他带走了我的照片、一盒录音磁带,录的是我念的儿歌。
父亲决定走的那天,带我去幼儿园。在小吃店叫了一份早餐:
“老板,一碗馄饨,不要葱!”
他走的那一天早上,每一句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坐在我的身旁,用温缓的话语说着:
“女儿,爸爸要走了,以后要听妈妈和外婆的话。”
“爸爸,你不吃早饭吗?”
父亲最终没有陪我吃早饭,他没有回头,真的走了。
我不明白清楚记住我饮食习惯、又要带走那些刻有我印记的物品的父亲,何以弃我而去。
那时会觉得人的心像极了蜂窝煤球,一个洞、一个洞彼此分离,这个洞里装着的感情干扰不了另一个洞里的世界。
03
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FATHER'S DAY
我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
母亲和我,都成了他人同情的对象,这些经历让我变得异常敏锐。即使我在很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也能意识到他们在谈论着这一场情变,人们投来的眼光,我很清晰地知道如何回避,我也知道如何顺着他们的情绪,说着“我一点都不需要父亲”这样的话。
可是,我很想父亲。
最重要的是,我并不真心责怪父亲。
在这一场变故中,我更同情母亲。虽然我没见过她流泪,但我知道她很受伤、很孤单。
所以后来有人劝母亲再嫁的时候,我对她说:“妈妈,我会长大,总是要离开您的,您要是有喜欢的人就结婚吧!”
说这话的时候,我小学还没毕业。母亲觉得会委屈我,加上对父亲的心存期望,她终究选择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
04
我有了新的父亲
FATHER'S DAY
初二那年,母亲遇到了继父。是个好人,他家有很多藏书,这对那时候的我是一大吸引,因为经济不宽裕,母亲总是让我不要买书,借书看、租书看。所以当我看到继父家有那么多的书籍时,我觉得他是少有的文化人,何况,继父写的一手好字,还会每天记日记。
母亲思前想后,想着我很快要去外地求学,她的挂虑没有了。
她和继父走在了一起。
我有了父亲,但我没有改口称呼他为“爸爸”!虽然我很尊重他,从不顶撞他,那一句“伯父”有礼貌,却也是一道界线。
05
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
都有继父的身影
FATHER'S DAY
继父脾气很好,对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他是真的很包容。
那时候,我很爱看电视台播放的日本漫画,每天一集,定点定时,错过了就落下一集,没法补。所以我每天一回到家,便是丢下书包,直奔他们的卧室打开电视机。
播放的时间刚好是晚饭时间。我都是端着饭碗,在他们的卧室里,边看电视边吃饭。
换做现在,做了母亲的我,是绝对不允许的,一定拉着脸将孩子一顿教育。
可那时,继父不发话。有时母亲要加夜班,只剩我和继父,他会等我吃完饭,默默刷了碗,再出去散步。他总会很客气地说:“你在家,我出去散步。”
继父从不打搅我。他的书房成了我的卧室,他的书也成了我的书。路遥、贾平凹、莫言、大仲马、莫泊桑、屠格涅夫……从国内到国外,文字为我打开了不一样的世界。
人们以为特殊家庭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但对我来说,用礼节应对陌生、以规矩化解尴尬而形成的克制,反倒为我营造了特殊的宁静,使我能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
求学时,继父陪着我填写了志愿、送我去全新的学校。
第一份工作,继父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最重要。”
恋爱时,继父告诫说:“世上一切都会变,不可太执着。”
结婚时,在婚宴上我改口叫“爸爸”,他眼里闪过的惊喜、激动。
生孩子时,继父鼓励说:“女儿,你已经很勇敢了。”
初为人母,继父与母亲帮衬着带孩子。
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都有继父的身影。
06
爸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FATHER'S DAY
如今,继父已是满头白发,有时走在路上,碰到熟人,他会略带骄傲地和人炫耀:“我女儿回来看我们了!”
他的骄傲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建树,只是因为继父曾经形容的那样:
“女儿,我们多难得,能处得这么融洽。都是因为你懂事啊!”
爸爸,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人与人的相处,隔阂或是融洽,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所为。互相尊重不是强迫自己成为隐忍的人,而是我们都看到对方的付出与艰辛,看到了这一场相逢的不容易。
我相信生命中没有一个人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07
我感激我的两位父亲
FATHER'S DAY
我的两位父亲,我同样感激。
我的生父,他给了我生命,早年的那些记忆,是我来自血脉相连生起脉脉温情的源泉。
人的心确实像蜂窝煤球,一个洞一个洞,洞里装着的是自己的每一个心念以及过去的选择。
现在的感受是之前无数抉择的后遗症,而现在的一言一行又是后来生活的前奏。
他们相互连接着,促使了当下的抉择,在这一系列纵横交错的状态下,人们的选择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所以,生父的无奈,我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我试着去体谅。
我的继父,他是我人格魅力的影响者,令我羽翼丰满,思想成熟。
希望我所做的一切能利益我的父母们。即使不在他们身边,我也在努力成为让他们安心的孩子。
人们总会在世间遇到各种挫折、遗憾、懊恼。还好,日月星辰的变化、四季的更迭,都在提醒着我们,当下的选择,就是在塑造一段新的、温暖的生命。
愿我们的知足、我们的感恩直达他们的安乐。
我们
在千万劫中
不断地寻找您的依怙,
历经了无数的痛苦煎熬。
今生
终于有幸和您邂逅,
请您
永远不要舍弃
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