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所谓的“魔”是一个什么东西?
尔时希求起信已,去听闻此微妙法,
知说法师依琐事,不喜不悦而离去。
前面已经讲了,在听闻般若法时自己心里产生利养、恭敬等世间八法,不能驱开世间琐事,最终不能听受此甚深般若,这也是一种魔业。这里讲,任何一个人刚开始不愿沉溺于世间,对此般若法门生起了极大的恭敬心和信心,同时对传法者也生起敬畏之心,而愿前去求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法。但在听了这样的微妙法后,因为他的因缘不妙,再加上魔王波旬不断制造一系列违缘,最终听法者发现说法者的上师有一些问题。就像现在有些居士所说那样:“刚开始根本没有想到,我认为这位上师很慈悲,亲近他时两天不吃饭都可以,非常舒服。可是久而久之,才发现他的言行举止不太如法。我问了某某法师和居士,他们都说有点问题,所以我现在想离开,准备舍弃他。”就像这样,后来闻法者觉得传法的上师希求世间八法而忙碌于世间琐事,根本没有将心放在甚深的般若空性上;还发现诸如此类不符合实际道理的许多过失。之后,他就不愿再亲近这位上师,于是在不喜、不悦的心情中扬长而去,不愿继续求此般若法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魔业。
《现观庄严论》也讲:在传法、接法的过程中,弟子和上师发现许多不符合实际的事情,然后互相离开、断传承,这全属魔障。虽然有些发生在上师身上,有些发生在弟子身上,但不管怎么样,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这样的众多行为都是魔业。《前行备忘录》中也说:“所谓的‘魔’并不是说张着嘴巴、瞪着眼睛的一个东西,而是能产生轮回的一切痛苦、阻碍解脱涅槃果位,略而言之,给我们身心带来危害、损恼的就是魔。”
平常世人会说:“你是不是着魔了?”意思是说,你身上是不是有附体,或者说鬼神缠身?虽然这样有障碍的魔众也有,但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心里对善法不愿希求,中间断传承而去。有些人在听闻大乘般若法门时,发现上师有问题,或者发现在别的地方还有更殊胜的功德,然后把传承全部放弃而前往其他地方。因为这些都是魔事的缘故,虽然刚开始觉得很不错,后来也不会那么如意。
《瑜伽师地论》云:“云何魔事?谓诸所有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耽著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舍。当知此即是为魔事。”所以大家一定要了知魔众,还应从自己心中遣除,否则它在无形当中就会将善法全部断绝。大家都清楚,在《楞严经》和《华严经》中讲了许多魔事。还有一部经叫《佛说魔逆经》(也称《魔逆经》),这是竺法护翻译的。本经以大光天子提问、文殊菩萨回答等方式,宣说了很多魔事。该经篇幅不长,藏汉文《大藏经》中都有。若看过这些经论,就会知道在修行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防止违缘。
的确,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的过程中,需要具足很多因缘。若前世与般若的因缘不是很好,此生学习起来就会很费力。当然,很多大德前世与般若有非常好的因缘。比如藏传佛教非常著名的高僧大德美龙多吉,他在九岁时就为别人传讲广中略三大般若,后来在读诵一百遍《般若八千颂》后恍然开悟。这么年轻就为他人传讲般若,确实让人惊讶!自古以来这样的大德非常多。在大圆满历史上,有一位传承上师叫涅玛波(即十万太阳)。他降生时,母亲梦到虚空中降下无数太阳,故而得名。在十岁时,他就能为人宣讲十七大续部。当然,他们在传讲般若等深法的过程中,肯定远离了一切魔众。《阿含经》云:“尽漏离魔缚,智慧转法轮。”的确,只要离开有漏烦恼,在传讲、学习、读诵等的过程中就会远离魔众,也能依靠智慧在众生前转大法轮。
大家也清楚,有些修行人自从皈依佛门或出家以来一直很顺利,不管是自己闻思修行,还是弘法利生,都没有任何阻碍或违缘,心情也很快乐。其实,这就是他们善于保护自己、解除魔众束缚的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方便法。在世间,若人懂得医药,就会经常调节身体,比如服用该服的药、治疗该治的病,这样身体就会健康。作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肯定会有种种内外魔的干扰,故大家一定要经常勉励、鞭策自己,还应反观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不如法,并及时改正。
若在接受甚深法的过程中断传承,看上师的过失,或因生不起信心而离开,这就是魔王波旬最高兴的事。所以大家在听受任何深法时,传承必须圆满,否则就会像上师如意宝所讲那样:“因为即生中在阿赖耶上种下了非常不好的种子,生生世世都得不到圆满的法。”这次我们通过光盘等为大家传讲《般若摄颂》,希望大家一定要圆满传承;在此过程中,还应认真对待,千万不要三心二意,随便应付。因为,当我们对法和上师越来越恭敬时,上师和佛法的加持就会融入自心,自己的境界也会提升得越来越快。如果行为不太如法,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和智慧。在学校中,若学生非常认真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就会学得很不错。如果天天与老师顶嘴,甚至反抗,那就不可能学得很成功。在佛教中,在传法者、佛法和听受者之间,也存在着甚深的缘起,因此大家千万不要毁坏缘起,而应以恭敬心、欢喜心和精进心来听受每一个非常难得的甘露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