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有问有答】怎样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Back

【有问有答】怎样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5-13

问:佛教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么“行”和“法”有什么区别?“诸法无我”又应该如何理解?


索达吉堪布答:


“诸行无常”中的“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万法之意;还有一种是一切行为,以及相应行和不相应行,按照佛教《俱舍论》的观点,很多法都包括在相应行和不相应行当中。所以,“诸行无常”也可以理解成“诸法无常”。

 

大家都应该清楚,不论是地位、财产或是物质世界、内心世界,都是无常的。比如,此刻在这里交流的师生,不久会回到各自的地方,明天截然不同于今天等等。这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

 

“诸法无我”的意思是,真正的“我”并不存在。当然,佛教承认在名言显现上“我”的存在,否则不可能有“我”解脱、“我”烦恼、“我”堕地狱等概念。但如果用最究竟的智慧来观察,身体是不是“我”呢?并不是,因为当身体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我”依然可以出现在梦境中的其他地方。所以,通过对身体、对心的观察就会发现,“我”虽然在显现当中存在,却是空性的。

 

这样简单的介绍还不足以让大家理解“无我”,如果系统学习《中观四百论》《中观根本慧论》,就一定可以在理论上通达“我”的存在只是一个幻象。当然,证悟“无我”还需要一定的修行。

 

——恭摘自中国科技大学问答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