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健康之道 | 到寂静的山里禅修吧 Back

健康之道 | 到寂静的山里禅修吧



身 · 心


来自RBQ大学演讲伏藏法的金刚语


健康之道













如何保持心灵的宁静?

问:西方有个哲学家叫皮浪,他主张怀疑主义,就是不发表任何意见,保持心灵的平静。我的问题是: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我们当代的研究生、博士生,如何才能抛弃杂念,保持心灵的平静呢?

答:有时候保持沉默,对很多事情不发表看法,也是一种境界。


佛教中尤其是修禅宗、密法的人,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会觉得世间万事万物虚妄不实——用佛教的话来讲,胜义谛中,一切都无可言说;世俗谛中,虽有如幻如梦的显现,但这些都没有实质,此时发表很多意见也没有太大意义。因此,西方哲学的个别思想,可能也有一些密意所在。


你们作为研究生、博士生,今后在生活中面对很多问题时,若想保持沉默,其实需要一种锻炼。听说你们这里经常举办夏令营,对禅修有一些感悟。在密宗中,也有舍弃杂念、保持心灵平静的殊胜窍诀。比如前段时间,我就给学院内部的知识分子讲了《禅定休息》,通过修持一些禅定,让心完全可以得到休息。


你们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成天忙忙碌碌的,心始终无法平静,所以用七天或十四天的时间,到特别寂静的山里禅修,重新感受内心的宁静,这是很有必要的。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心有极大关系。如果常修禅定,早上起来或晚上睡觉时心态平和,这对健康很有好处。


尤其是你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会面临很多压力、很多痛苦,假如随着这些而转,就算你再有钱、再有地位,一辈子也是很苦的。但如果你有了禅定的功夫,那不管外境发生了什么,自己也会心平气和、坦然面对。


所以,你们作为知识分子,若能养成这样的习惯,生活中处处融入禅修,对自己的人生,乃至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都会有很大帮助。






健康



利他心对个人的利益


实际上,利他心对个人获得健康长寿和内心安乐,都有巨大帮助。

心理学

以前有位心理学家马丁,给学生做测试。让其中一群学生每天过得很开心,只做一些娱乐活动等他们特别喜欢的事;同时,安排另一群学生每天帮助他人,办慈善商店、做义工和志愿者等。


一段时间后,同时测试他们的心态。结果发现:过得非常开心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快乐的心无法长久;而做慈善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上升,快乐的心态很长久,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大提升。


医学

最近美国医学界也发现,心脏病人中有两类情形。一种人整天在说“我身体不好,心脏不好”等等,特别关注自己的病情;另一种人,虽然心脏不好,但不在乎,反而尽量去帮助别人。结果发现:整天说身体不好的人,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关心自己的病反而经常帮助别人的人,病情反而越来越轻。


佛教

藏传佛教寺院中有部非常流行的书,从印度传来的,叫《入菩萨行论》。这部论典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和命运。这里面再再讲:有了利他心会很快乐,很多事情会有随缘的感觉;相反,没有利他心,自私心越来越强,则会很痛苦。


所以,不要认为利他是很可怕的事。现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没有灌输“利他最有意义”的价值观,由此导致很多人认为利他是压力和负担,对利他不予认可。有了这种观念,利他心就无法提升。


大人

大人也需要培养利他心,不要认为:我是大人,我是家长,我是知识分子,我是大学老师,不需要培养利他心了。


那天我遇到一个大学老师,他自己讲:“我虽然是大学老师,但其实这个名称让我滋生了很大的傲慢。因为是大学老师,好像就看不起中学或小学老师以及自己的学生。其实我相续中也没有什么大的知识,所谓的‘大’我配不上。”


我觉得他对自身的评价很公正。凡夫有很多烦恼、痛苦、毛病和缺陷,应经常反省,削弱自我,这样利他心自然会出现,烦恼也会减轻。













【提醒】行持任何点滴善法,要以三殊胜摄持哦~


上一篇:健康之道 | 疗心病的药在哪里买?






文字整理 | 一心一意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