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不要轻易评论自己不了知的法,否则身心都将付出极悲惨的代价 Back

索达吉堪布:不要轻易评论自己不了知的法,否则身心都将付出极悲惨的代价

一脉心香 2017-05-11

己一、明观主尊身相:

彼刹阿弥陀佛尊,红莲宝色光耀眼,

无见顶相足轮等,三十二相八十好,

一面二臂定持钵,著三法衣跏趺坐,

千瓣莲花月垫上,身背依靠菩提树。

这两颂主要讲阿弥陀佛的身相。大家在修行净土法门时,心中皆应反复观想阿弥陀佛的完整身相。当然有些人修行境界比较高,阿弥陀佛的身相完全能观得出来,而有些人就不一定能做到这样,但大致的观想也可以。前面宣讲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作者讲了一个简单的观想方法,即心中忆念在西方有这样一个非常清净的极乐刹土;对阿弥陀佛的观想也是一样,当然能完全观想最好不过,实在不行也可以这样观想:在极乐世界中,有一尊红色的阿弥陀佛,他相好庄严、无比清净。

大家都清楚,在修学净土法门时观想非常重要,但观想之前一定要以智慧遣除相续中的怀疑。因为现代人从小接受的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世间教育,这样心相续自然遍布众多杂染,可以说外界各种思想家的传染病,已经渗透自他众生的心田,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以清净的身心来修学净土法门,就非常困难。但很幸运,我们已经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善知识和清净的佛法,那在此时就应认认真真领会,《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的义蕴,并时时刻刻自我反省,这样就能遣除相续中的怀疑,从而生起正信。

如若不然,就会像世间很多邪见如山的可怜众生一样,他们自认为智慧崇高、见解无比,但实际上低劣至极,根本未通达事物的真相。若是这样的状态,那即使宣讲种种极乐世界清净微妙庄严的相,心中依然会充满怀疑与邪见,自然所有正见全被遮覆而无由产生,所以大家皆应认真闻思修行并再再观察自相续,这极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凡夫人因为自己在哲学、物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或研究,于是就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为正确,甚至还认为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这样。其实这跟井中之蛙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井蛙虽然生活在很浅的水中,但它却认为这跟大海无别;本来自己所见的天只有井口这般大,但它却认为这就是广阔无垠的天空。同样的道理,凡夫人虽然自认为自己的智慧已达极点,但也无法与佛陀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相提并论,就是小乘预流果的智慧,他也望尘莫及。如果有一天井蛙能离开水井、前往大海,那它一定会因自己的无知而顿生惭耻;同理,这些人若有机会领略圣者的智慧,那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愚痴而感到羞愧。

正因如此,所以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说:“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应将六根识作为正量,如果继续相信它们,那仍将在轮回中感受无量难忍的痛苦。佛在《四十二章经》中云:“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不说别的,昨天做的事今天就忘记了,明天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当下刹那的生灭也毫不了解,充满粪秽的臭皮囊反而执为清净……那我们怎能再相信它呢?又云:“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在得到小乘阿罗汉果与大乘阿罗汉果(佛果)时,由于见到了万法实相,那时方可信赖自己的心,而在此之前,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但现在很多人都过于相信自己的分别念,经中明明说极乐世界存在,他却认为极乐世界不存在;经中说阿弥陀佛的身相是这样的,他却偏偏要臆造另外一种阿弥陀佛的身相,这极不应理。故每个人都要反复观察,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智者,如果不是,那在面对广大无边的所知界时,就千万不要轻易评论自己不了知的法,否则身心都将付出极悲惨的代价。

而最好的办法,唯有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信心,这样以后,我们才有往生净土与通达实相的机会。其实,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都特别强调信心。《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如果信心清净,就能通达万法的实相。如果没有信心,那不要说通达万法实相,就是进入佛法的资格也没有。龙猛菩萨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在宣讲皈依之前,也首先强调了三种信心,其原因就是佛法的基础唯是信心,有了信心才可以皈依、发菩提心,进而修持正行法要,而远离了信心,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大家皆应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样之后我们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本来阿弥陀佛的慈悲光芒无处不在,人人皆可感受到他的温暖,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有信心,自然也不可能得到任何加持,即使身处佛法大海,最终也只有干渴而死。因此大家一定要以各种方便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这极为重要。


——恭录于索达吉堪布仁波切《藏传净土法》

   来源:智悲佛网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