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节约,当从自身做起
大学演讲
有关勤俭节约,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宣说了,而佛教徒是这方面的示范者。汉传佛教中的印光大师就非常注重惜福,他每天早上喝完稀饭后,担心碗上留下米粒就用舌头舔,舔完用水涮一遍,再把水喝下去,三十年来一直如此。
然而现在的有些人拥有成百上千件衣服,而且穿不了多久就扔了。这种人其实是有些学者所说的“罪人”——占有太多资源的人。
去年有个统计说:中国餐饮业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两千亿人民币,可以供应两亿人在一年中吃饱饭。之所以出现这种浪费现象,究其根源是错误的观念在作祟——很多人认为朋友聚会时点菜太少就有失颜面。
而在西方,情况刚好相反,如果一个人点的菜剩余很多,其他人会觉得“这个人没有水平,太没有面子”。所以要抵制浪费,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根本,与此同时每个人应当从自身做起,否则也不会有真实的效果。比如今天在座的三百人,如果每人在一顿饭中做到节俭,那三百人能节约多少粮食?可以说相当多,如果用这些去救助三百个贫困孩子,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利益和温暖啊!
我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教授要在一所学校演讲,当距离开始还有十分钟时,学生们纷纷进场。通往会场的路上刚好有一片香蕉皮,每个路过的学生都一边踩一边指责主办方没有环境意识。过一会儿教授到了,也开始对着香蕉皮大声地呵责:“你为什么不去垃圾桶里睡觉?”此时有个学生有点不高兴,对教授说:“教授,你不论怎样指责,香蕉皮也不会自己到垃圾桶里去。”
教授说:“对!但不仅仅是我,你们每个人也只是在指责。”于是他把前面大家责骂的过程在课堂上回放——每个人都只是口上制止,没有人付诸行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动的重要性。
在座的很多人以后也许会变成非常有财富、有权势的人,那时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占有资源、享用财富,至多愿意分享给亲友,除此之外不会想到其他任何可怜的人,而且也从不为来世着想,这样不是很好。
现在外面的雾霾很严重,开车都非常艰难,但更可怕的雾霾是人内心的自私,因为这种“心灵雾霾”会蔓延——传染到你的子孙后代,以及与你相关的一切人的心中。而要清除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慈悲以及和平的理念。
摘自佛学之生态思想------南京林业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