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100) Back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原文(100)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6-06





戊二、净化自相续之理:


修七支供之必要:

犹如洗净之布匹,染色色彩极鲜明,

以此前行净相续,明现正行之胜心。

若有障碍生起菩提心的垢染,则无法生起菩提心。若净除障垢,则可生起菩提心,如同脏布上无法染色,印染者洗净布后才能染色一样,首先修七支供有这种必要。

戊三、以此可积无量福德之理:

此福德果无有量,遍布法界虚空界。


《德藏请问经》中云:“何人作合掌,观十方诸佛,顶礼作供养,随喜诸福德,忏悔诸罪业,祈请转法轮,祈请不涅槃,彼之福德量,恒时遍虚空。”


丙二、正行:


加行完毕之后,

三诵皈依佛法僧,祈佛佛子垂念我,

如昔善逝及菩萨,发菩提心守学处,

我今为利诸有情,发菩提心守学处,

未救护者我救度,未解脱者令解脱,

未得安慰我安慰,令诸众生得涅槃。

念诵三遍:“我名某某者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皈依二足至尊诸佛出有坏,皈依离贪寂灭至尊正法,皈依诸众至尊不退转圣者僧众。”


再诵三遍:“祈祷十方诸佛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如往昔十方诸佛出有坏、住十地大菩萨为利一切众生而发殊胜菩提心,我名某某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间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广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


或者念诵“祈祷诸佛出有坏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一遍,其后再念诵《入行论》中的“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三遍。


丙三、后行(略说精进修二菩提心):

当于昼夜三时中,勤发二种菩提心。


通过发二种菩提心可趋入菩萨的行列,因此应当护持学处,勤于利益自他之事业,此后恒时以仪轨受菩萨戒。

如是而行可使菩提心增上、明显等有诸多必要。


乙四、三诵之必要:

一诵发愿菩提心,二诵发行菩提心,

三诵可令愿行心,获得稳固与清净。

《海云经》中云:“第一诵、第二诵、第三诵分别发起愿心、行心、令二者更加稳固到顶点。”愿行菩提心是一本体,并非是异本体,从仪轨来看似乎不同,但这是从三种不同念诵而生起的不同反体之发心,而并非是异本体的,因为这三者是一心体、一时间、一作用之本性。《菩萨地论》中云:“当了知愿行此二心,本体无别,同为他利之无别自性。”


乙五、当生欢喜心:


发起菩提心时起,

从即日起我成为,诸众生存之根本,

亦得佛子菩萨名,不畏三有利众生,

恒时唯勤行饶益,以使人生具实义。


从获得菩萨戒那一时刻起,直至未失去菩提心之间即称为菩萨,我们切莫有损自己的善良种姓,而应当令菩提心增上,数数生起欢喜心,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即便无有利生的能力,也必须发愿。


《入行论》中云:“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若问:菩萨有多少种名称?有十六种。如《经庄严论》中云:“菩萨大菩萨,智者胜光明,佛子如来因,能胜佛苗芽,圣者具妙力,商主殊胜称,广福大悲尊,自在具法者。”


对于获得菩萨戒者立即要广说菩提心之利益,《华严经·第四十品》中记载:“善财童子于文殊前发心后,为寻菩提心学处而从南方去往南方。尔时至尊弥勒正于南方海滨由毗卢佛严饰的‘具藏’宫殿中为数十万菩萨眷属所围绕而说法。善财童子从五百由旬外望见此情此景后兴奋不已,急忙顶礼。弥勒菩萨见后伸右手为善财摸顶,并向诸眷属赞颂善财童子言:‘且看意乐清净者,坚财之子名善财,寻求殊胜菩提行,来至智者我面前。’


又言:‘善来善来慈悲汝,善来弥勒坛城中,善来寂静调柔尊,行持之时疲倦否?’善财童子合掌请问:‘圣者,我若真实趋入无上菩提正道,不知该如何励力而持菩萨行,请您明示。’弥勒菩萨答言:‘善男子,你已为善知识所摄受。何以故?善男子,菩提心乃诸佛法之根本,犹如种子;可令一切众生善法增上,犹如良田……’”直至如点金剂、如珠宝等直接宣说了二百五十种比喻。之后又说:“菩提心具有此等及其余无量利益。”若想详知,当阅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