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快乐的因缘呢? Back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快乐的因缘呢?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8-28


讲“人身难得”时,阐述了学佛的人身得来不易,若没有这个正见,就不会去修行;“寿命无常”则教诫我们,如珍宝般的人身不可能长期存留,它将因无常而毁坏,所以修法要有紧迫感;“轮回过患”揭示了三界轮回犹如火宅,修行当以出离心摄持,不能只求人天福报等暂时利益,必须要超出三界轮回;而这个引导文“因果不虚”,则要说明的是,众生随善恶业而流转轮回,不可能不受因果束缚,想什么就做什么,只有遵循善知识言教行持善法,将来才会得到快乐,否则,前方永远是一片黑暗和痛苦,所以要谨慎取舍因果。

 

以上这几个引导文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清楚。尤其是“因果不虚”,对修行人来讲非常关键。末法时代,很多人自认为是佛教徒,皈依了,也穿上袈裟了,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足以暴露其内心的丑恶。这种人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基本道理都不承认,即使口头上承认,行为上也表里不一,只是形象上扮演个角色而已。这样到底有没有必要?你们理应值得深思。

 

在这个世间上,任何众生都不愿受苦,而渴望快乐,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追求。不管动物还是人类,来到这个世间,从有感知的那天起,都在向往美好与快乐。既然百分之百的众生都希求快乐,就应寻找快乐的因缘。这种因缘,完全要靠自己创造,并非依赖国王大臣、世间尊主施舍,否则,自己再勤奋努力也没有意义。那什么是快乐的因缘呢?就是做善事,如果不行善而去造恶,自然而然会招来痛苦。《正法念处经》云:“汝自作恶业,汝如是自食,非此人作业,余人受果报。”意思是说,你造了恶业,就要自食其果,并不是这人造了业,而让另一个人承受果报。因此,我们务必要深信因果。其实修行人的唯一标志,就是相不相信因果。如果你不信,表面上再装成什么样子,也不过是在虚假的骷髅上套个面具而已,内在并没有真正的实质。

 

所以,众生转生到轮回的善趣、恶趣,皆以各自的善恶业为因。轮回是由业力所生、业果所成,上升善趣或下堕恶趣,并不像外道所讲的那样,由造物主上帝(帝释天)、自在天、遍入天主宰;也不像顺世外道和无神论所言,痛苦和快乐皆由偶尔的因缘所生。《心地观经》云:“诸法无不因缘成,若无因缘无诸法……无因无果大邪见,不知罪福生妄计。”诸法无一不是因缘而生,如果没有因缘,就不会有外在的形形色色,以及内心的喜怒哀乐。假如认为一切均从偶尔的因缘中出生,无善无恶、无因无果,连福德和罪业都不承认,这是非常可怕的大邪见。

 

要知道,因果是不虚存在的,只要播了种子,因缘聚合时,果实一定会成熟。同样,只要造了恶业,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将来终有一天,必定要感受无边痛苦,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真正懂得这一点的人,如今可谓寥若晨星。尤其是善知识若不作引导,甚至他自己都没有任何正见,弟子们又如何明白这些道理?就像一个大瓶子里没什么东西,倒给小瓶子的话,小瓶子也照样是空的。所以,传法者倘若自欺欺人,对自他不可能有真实利益。现在许多人互相传法、学法,成了一种表面形象,不重视因果的很多言行,常在众人面前表露无遗。我们作为修行人,若想真正得到解脱,务必要随时观察善恶因果规律,悉心毕力止恶行善。

 

当然,取舍因果虽说相当重要,但对有邪见的人来说,我磨破嘴皮讲了多少次,对他们也不一定有利,甚至还会成为增长烦恼的因。只有善根比较深厚的有缘者,稍微提醒他一下,才有可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现在很多人不稳重,今天修这个法,明天修那个法;今天依止这个上师,明天依止那个上师…如果只是喜新厌旧,稍有外缘触动的时候,心就动了,那这是不稳重的表现。可以说,这种“不稳重”,在你的修行中是最麻烦、最不合理的地方。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