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9课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29课

脉络梳理




课前引导


  • 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四共同外前行”的第一个引导文“暇满人身”,现在学习第二个引导文“寿命无常”,共分七个科判。


  • 上节课主要宣讲了“寿命无常”中第一部分“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本课主要宣讲“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课前开示


1、从很多方面观察,一定会了解到器世界无常(1)


2、结合自心修持无常观:(2-5)

1) 心里生起无常观,才会有修行动力

2) 时常串习《前行》,令无常观在相续中不退转

a) 保证加行的质量,对每个引导有切身体会,令自身产生觉受

b) 修行不能注重表面形式,只有产生修行定解,才不易随外境所转

 

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6-38)


1、六道众生没有一个能逃脱死亡,有生必然有死。(6-10)


1) 任何事物,有生就有死

2) 世界上任何生命,有生就有死,不死之地哪里也没有

 

2、除了修行好的人以外,世间人普遍没有死缘不定、何时会死的无常观(11-21)


1) 生在寿命不定的南瞻部洲,人寿非常短暂,死亡很快会临头


2) 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


3) 若有无常观,只要有一点修行机会,就务必精进修行(16-21)

a) 生命极其脆弱,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忆念“我会不会死”,为死亡做好准备,教证:龙猛菩萨《亲友书》

b) 每个人会遇到很多违缘,若无常观修得好,则能够坦然接受自他身上出现的无常

 

3、对“死期不定”生起定解(22-38)


1) 生起定解的利益:(22-26)

a) 修行必定会很精进,不会在患得患失中虚度人生

b) 会强制性生起厌离心,对感情、名利等不会特别去执著

c) 遇到违缘时会想起一些教言,而不会怨天尤人


2) 生起定解的原因:(27-32)

a) 无论地位高低、财产多少,死亡面前人人平等(27-28)

b) 修行人面对死亡非常有把握,与普通人完全不同(29-30)

c) 因缘灭尽时,谁也无法延缓寿命已尽的死亡(31-32)

i. 福报尽了寿命没尽,念经佛事可以起作用

ii. 寿命尽了福报没尽,药师佛也没办法


3) 不懒惰懈怠,精进修持对临终时决定有益的正法(33-35)

a) 修行过程懒惰是最大的障碍,活得时间再长,修行也不会有长进

b) 如果懒惰,修学很容易磨尽,对修学提不起兴趣,也不能真正把握自己


4) 无常观不好,其他修行就更不用提了(36-38)

a) 即便不像前辈大德那样,所有时间都修行,与之前相比也不要太懈怠

b) 无常观得好,修行会有自动力

c) 时常祈祷上师三宝,令自相续真正生起无常观

d) 道理上明白后,在实际行动中去修持


编写师兄:定解X07

审核师兄:定解X01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