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佛学系列之015——科学规律与共业法执(01)
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冈仁波齐峰的时候,米拉日巴乘着光线一下子到达峰顶。这些神通的示现把我们所认为很坚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完全颠覆了。
科学规律与共业法执
(连载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杨超群
今天我演讲的视角,不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论证佛法的合理性,也不是站在双方平等的角度来进行对话,而是完全以一个佛教徒的立场,来看待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和普遍性。
首先我先解释一下题目,“科学规律与共业法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学主要还是一门探讨人与物及物与物关系的学问。比如人类怎么造飞机轮船,以及各种化学分子如何反应。而对于精神领域的探讨则相对少得很。相比之下,佛教对精神领域探讨的深入程度,远非世间科学可比,相信在座的各位在学习佛教经论的时候,对此深有感触。从表面上看,科学规律是一个比较偏物质层面的概念,而系缚众生于轮回中的共业法执,则更偏向于精神层面。这篇演讲,则准备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科学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可重复性等等要素的命题,或者现象界种种现象出现的条理法则。共业,则是相似业力的众生互为增上而现前相似的业报。法执,则是误认万法为具有实体之存在。执著物质实有是法执;执著精神为实有,同样也是法执。
这次演讲的主要观点就是:目前发现的科学规律都是共业众生的法执。
说起科学规律,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现象界谈起。
1. 现象界的粗大规律
在自然界,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每年春天,万物复苏,冰雪融化。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的轮回。我们小学的课本里面就有很多描述这些自然现象的诗篇,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我们一般称之为自然现象或者自然规律。
按照众人共许,这些自然规律大抵上无法改变,众人唯有接受的份。若用佛教术语来说,这种被动接受几乎无法改变的情况即为法执。按照目前世间考古科学推许,人类的老祖先生活艰苦,在自然之中经受种种历练,所吃苦头不一而足。由此渐渐对自然界种种规律熟悉掌握。如在农业,有种种节气之学为历法根本。这相当于比较早发现的规律。
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几乎是必然的规律。比如在色法领域,大凡制造一个木桌,需要具备木材原料、工具器材、人力、时间等等要素。概括来说,制造任何一个东西,皆需要准备种种物料、种种工具。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常识:木材是准备木桌的必需品;钢材是准备铁锅的必需品;乃至于沙石是准备混凝土建筑的必需品。在心法领域,我们手触石头,顿感坚硬;寒风扑面,则感寒冷;身体近火,则感暖热;棍棒加身,则感疼痛。饥时吃饭可充饥,渴时饮水能解渴。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上述现象,无论心法,抑或色法,其间的种种因果规律,世间人称之为生活常识。众生皆避苦求乐,认色身为自己,再再追求保护自己身体色法,日久天长,相关经验日丰,且屡试不爽,于是生活常识渐成体系,故有种种医术、方术、技术。以上种种规律,无论自然界还是有情界,无论心法领域还是色法领域,所涉及的现象皆是略微粗大,我姑且名之为现象界的粗大规律。
没有深入研究之人,皆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只是称之为法尔如是。对于这些规律究竟来自何处,众人莫衷一是。比如地球绕太阳旋转,可以归结于万有引力的作用,然而万有引力来自何处,则不知其然。西方有些哲学家和宗教家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但还是不明白其究竟来源。于是有部分人将其归因于上帝——这种规律是上帝创造的。可是从目前来看,常有实在的上帝到底是否存在尚存疑问,假如把这些规律归于上帝创造就更显荒谬了。因此这只能算是研究家的虚妄分别,而不是现量境界。
2. 现象界的较精细规律
西方科学界对这些现象界的粗大规律进行更深一层的发掘,则是17世纪之后的事情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渐渐发展壮大,人们渐渐能从表面上看似混乱的自然界中认识到更加细致的规律。比如物理学界的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各式各样的确定的化学反应,生物学界的光合作用、DNA等。
上述规律较之前的粗大规律更为精细,以此为基础,产生了种种比以前更加先进的机械、医药及能源利用方式。然而,以佛学眼光来看,上述种种都不脱法相执著,故任其对规律运用如何精细都非究竟。
比如动量守恒定律是将质量和速度结合起来得到的一个定律。该定律中的速度概念是分别妄念的产物,只是相续迁流的衬托相而已,因此这个定律仍旧只是妄念支配下的规律。其他的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乃至目前非常流行的复杂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虽然产生了种种高端词汇如自组织、自相似、相变等,但由于其仍在执著时间、空间、速度、数量等等心不相应法,故仍不能脱离法相范畴。因此我姑且称之为现象界的较精细规律。
3. 现象界的极精细规律
20世纪初期至今,物理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与假说,比如量子物理、超弦理论,这些理论与假说较之前更进一步地认万物为波。然这个波到底为何物?有体积、质量、色彩吗?
且不谈此理论到底真实否,假设此量子波落于心物的实有范畴,则非是究竟真理。但暂时我们不妨认为,这些波为远离四边的离戏大空性。若如此,则物理学前沿倒能和佛教的大中观见解合拍。
但进一步我的疑问是:这个波(不管它是超弦理论的波或者量子波)既然与大空性等类,那它是不是我们世间仪器的对境?世间仪器能发现只有无分别智才能照见的空性吗?我是对这个结论充满怀疑的。
刚才索达吉堪布仁波切也提到,目前的科学家还没有掌握龙树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的密义。尽管如此,在目前的所有学说中,最可靠的当然是量子理论了,同时这也是最有希望被改造的理论。鉴于此,我称这些规律为现象界的极精细规律。
了解佛法并非虚妄,洞察科学的进步与困顿及科学对佛典智慧的印证,从而启示您重新审视人类的世界观。
感恩您的关注,敬请继续支持我们!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