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365颗钻石的约定(96) Back

365颗钻石的约定(96)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0-06-21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6月21日 佛历2564年



【欢喜提醒】


今天是今年萨迦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日食日——萨迦除夕与日环食同一天是极其殊妙的。同时,从西藏天文气象历书看,今日也是夏至。如此三相殊胜日,非常罕见。


《时轮金刚》中说, 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做任何善行,功德均会成千上万倍增长。

汉地的《苏悉地经》亦云:“于月蚀时,成就最上之物;于日蚀时,通上中下成就之物。”


愿您把握良机,具足正知正念,串习空性甚深义,珍惜这美好难遇的一天。


【第96颗钻石】

འཕགས་པ་ཀླུ་སྒྲུབ་ཀྱིས།རྟེན་ཅིང་འབྲེལ་བར་འབྱུང་བ་ཀུན།།དེ་ནི་སྟོང་པ་ཉིད་དུ་བཤད།།དེ་ནི་རྟེན་ནས་གདགས་པ་སྟེ།།དེ་ཉིད་དབུ་མའི་ལམ་ཡིན་ནོ།།ཞེས་གསུངས།


龙猛菩萨: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消文

众因缘所生的法,我说就是空性,也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广释

抉择中观正见

“我”在藏文中不是很明显,“我”指龙猛菩萨也可以,因为龙猛菩萨是根据佛的经典才宣说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我”指佛陀也可以,因为佛陀在《楞伽经》、《大般若经》、《宝积经》等经典中都有“我说一切法空”等的词句。


对于人们所看到的名言中的显现法,现代科学也试图分析其现象和本质,并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在佛教看来,名言诸法的现象是由因缘所生,它的本质就是空性,唯有假名。


《显句论》说:由各种器具、零件组成的马车,除了种种支分法以外并没有实体,所以“马车”只是假名。同样,因缘所生的法无有自性,只是假名,这就是所谓的中观道。


很多人不懂什么是中观,认为既不是上也不是下的中间就是中观,但这并不是中观。

什么是中观?


《宝积经》云:“有是一边,无是一边,离二中间,则无色无受想行识,如是中道名为得证实相方便。”有是一个边,无是一个边,智者不住二边,也不住中间,了达无色受想行识,这样的中观道就是证得实相的最胜方便。


《般若经》云:“云何名中道?谓离有起无起及有无等边故,名为中道。”什么是中道呢?不是有生不是无生,超离有无等一切边就是中道。或者说,名言中有如梦如幻的显现故不堕入断边,胜义中没有丝毫本体成立故不堕入常边,远离常断二边就是中观。


缘起、空性和中道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实际是一个意思。


《般若灯论释》中引用《楞伽经》云:“自体无起,体无起者。”“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空,若言从缘生者,亦是空之异名。何以故?因施设故。世间出世间法,并是世谛所作,如是施设名字即是中道。’”


《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说:“所谓的‘中观’、‘空性’与‘缘起’三者,本来就是同一含义,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水月的比喻对缘起空性做了说明:“……在现见了如水月般的世俗实相之时,从月影之现分而言是世俗谛,从月轮无实空性分而言是胜义谛。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说:本来清净和任运自成是大圆满最重要的修行,本来清净就是彻却、直断,任运自成就是托嘎、顿超,这二者分别是胜义和世俗。


荣素班智达在《入大乘论》中说:就像一个人既是婆罗门又是持戒者一样,法和法性是一个本体上的两个反体,如果证悟了法和法性也就证悟了二谛。

赞叹佛陀

世间的智者们难以领会缘起空性的道理,这唯是佛陀的不共特法。许多论师在撰著中观论典时都对这一不共特法以及宣讲者佛陀进行了赞叹。


《回诤论》云: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我皈命礼彼,无上大智慧。”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宣说稀有缘起道,无与伦比殊胜者,令解三有之束缚,佛陀释迦狮前礼。”


《中论》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世间曾出现了无数名人,他们的学说都被后人一一推翻,但谁能指出佛陀所说的缘起空性的半点过失呢?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世间虽然有种种诱惑人的花言巧语的学说,但它们终究不能引导众生获得解脱,而只有佛陀宣说的缘起性空才能使众生摆脱轮回的苦海。因此,学习缘起空性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佛陀生起坚定的信心。


一般来说,对世尊生起信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钝根者的方式,一种是利根者的方式。钝根者通过阅读《释迦牟尼佛广传》等经论,在了知佛陀所具有的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后对佛陀生起信心;而利根者是在修学并通达佛陀所宣讲的缘起空性后,知道整个世间唯有佛陀才真正通达了万法的究竟实相,从而对佛陀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时的信心绝不是肤浅的恭敬膜拜。如果不学中观,可能只会人云亦云:“佛陀非常了不起,佛陀的功德第一……”而要对佛陀生起真正随法的诚信,只有以智慧通达缘起空性。


当然,佛法的精要——缘起空性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达。为了通达甚深的空性,大家要经常祈祷佛陀。

扎根最重要

这个颂词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详加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字面上。虽然字面上的理解也是必需的,但最关键的是要看颂词的内容能不能令心产生触动?如果没有触动,那即使天天闻思修行也没有很大的利益。


所以,一定要让最关键、最重要的颂词在心中扎下根。如果能这样,那对自己的修行将有非常大的利益。退一步讲,不要说真正通达这里所讲的空性,哪怕只是在阿赖耶上种下空性的种子也非常有意义。







查看往期内容,可点击下列文字链接:

温故而知新

1、煜煜钻石,您采几颗?

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加持

3、钻石虽久远,此颗永留传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6、不是神话,是智慧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