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72课 * 阅读参考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72课 * 阅读参考


1

以清净心护持三门避免造诽谤菩萨的罪业

从名言角度把握的原则。

显现层面看到对方确实不如法或者行为不合适,如果不生信心可以敬而远之,但在心中不要生起嗔心,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宣讲或刻意放大他人的过失,守好自己的身语意三门。

造谤法罪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造下罪业,是因为自相续中的无明愚痴、贪嗔分别。因为分别实执比较重,碰到一些不清净现象的时候,心里有很重的邪分别见,认定它就是不好、不合理,最终造下这些罪业。

诽谤菩萨过患严重。

A.菩萨是严厉的对境。

这种罪业的主要特点是对境严厉。因为依靠菩萨才能产生诸佛,依靠菩萨才能不断如来种姓。菩萨是真正的法,佛法的教法和证法都装在菩萨的相续当中,从这些方面来说,菩萨属于严厉的对境。

如果知道对方是修行人或有功德的人(如上师、高僧大德)而去诽谤,过失确实很重;如果你不知道而去诽谤,相当于无知而犯,过失要轻一点,但因为对境很严厉,也是很麻烦的事,最好不造作这个罪业。

B.谨言慎行,不随便评判别人。

想不造作这种罪业是可以做到的,其他人的好坏不一定和自己的法身慧命、解脱、能否在社会中生存有关系,所以不必去评论,还是守好口好一点,评说他人的好坏并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长一分,所以最好谨言慎行、不随便评判别人,万一所评批对境的相续中有我们看不到的功德存在,这种行为就很吃亏。

C.菩萨的范畴很广。

菩萨是成佛的因,也是未来佛,“忏悔诽谤菩萨罪业”里的“菩萨”不单单指一地以上的大菩萨,广义的范畴凡是相续中生起真实无伪菩提心的修行人,包括已经进入资粮道以及菩提心还不那么稳固的凡夫菩萨。

D.菩萨相当于一切众生的父母。

菩萨们相当于一切众生的父母,菩萨引领我们进入解脱,是我们解脱道上的助伴,像引路明灯一样,如果对他们(包括凡夫位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相续中菩提心比较坚固的凡夫修行人)生嗔恨心,过失很大,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的菩提心坚固,那他会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也肯定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道伴,绝对不会给你带来不好的习气,对这些人生起嗔恨心的罪过也比较大。

E.假如我们对菩萨生嗔心或抵毁,对他做各种诽谤等,则比杀害整个南瞻部洲众生的罪过还要严重;毁佛塔属于近五无间罪,很严重,以嗔心詈骂大乘胜解行菩萨比毁坏尽恒河沙数佛塔的罪业还要麻烦。随便说对方过失没有任何意义,却因为我们分别念太重而造下罪业,现在还有机会好好地忏悔,一定能清净。


2

不能以外相断定而随口诽谤

从外相上无法分辨菩萨。

A.如同谚语所说:“不知盗贼、菩萨在何处。”从外相上分不清人群中谁是盗贼,谁是菩萨,也根本不知道盗贼和菩萨的区别在哪里,所以有可能会认错。

B.教证说明。

《学集论》中云:“彼若未断定,轻蔑诸菩萨,如灰覆之火,其于地狱焚。”如果以自己的智慧没有办法断定对方到底是具过失的凡夫还是显现上含而不露的菩萨,就随意轻蔑了诸菩萨,如同灰覆着的火,外相上看起来好像是灰,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一旦踩下去或者手伸下去,就会被烫伤。就像轻蔑诸菩萨会堕到地狱中被焚烧一样。

C.寂天菩萨的公案启示。

寂天菩萨外相上显现为“三想者” 实际内在具有殊胜功德的菩萨。有些菩萨外在显现“不成熟”,但是内相续有完全成熟的修力,如果这种情况我们看不出来,认定他没有功德,开始对他们进行排斥,就会沾染很大的过患。

不要绝对的从外表的形象去估计一个人的好坏,并且认定而随口诽谤。依外在形象估计人好坏的方法不绝对,既然不能把握得很精准,随口诽谤就没有必要。对境有可能就是凡夫的真实情况,也有可能是圣者显现的含而不露的修行人的形象,这一点如果了解,相续中就应该谨慎,尽量不说别人的过失。

菩萨以各种形象利益有情。

A.菩萨度众的示现不可思议。

下劣种姓乃至于旁生中都有大菩萨在,那出家人的团体中就一定有大菩萨在,毕竟以出家人、善知识、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众生,容易让很多人生信心,菩萨肯定有这种示现,只不过除了这种示现,还会有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示现让众生种下善根。

B.释疑1:道理上接受菩萨转生为低劣的形象度化众生但难以生起恭敬心怎么办?

其实也不用特别紧张,正常生活就好了,平时只要不对其他人刻意生嗔、排斥、轻蔑,不管什么对境你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C.释疑2:为什么菩萨、诸佛要示现那种让人不起信心的身份?

佛菩萨度众会有四个阶段:第一,让没有善根的众生能够种下善根;第二,让已经种了善根的众生增长善根;第三,让相续中已经增长了善根的众生成熟善根;第四,让相续已经成熟的众生可以直接获得解脱。还有一种情况是让没有种善根的众生种下善根的因缘暂时还不具足,菩萨根据众生自身的福报因缘或者让他种下善根的因缘而以各种各样的身份示现在世间。有时候菩萨显现为旁生、屠夫的形象,所结缘的都属于被杀的众生,他用这样的方式跟众生结上缘。

菩萨这样示现会让没有种下善根的众生种下善根,以后善根会逐渐的增长,增长的善根又会慢慢地成熟,相续中善根已经成熟的众生就会直接得到解脱。

D.僧崖法师燃指供佛的公案启示。

有燃指供佛的心力,最后以焚烧全身的方式来供养佛陀的行为极其特殊,从古到今也找不到几个,很可能是菩萨的示现。我们不能因为从古至今有这样一两个特殊的公案就随便去模仿。菩萨有度众的能力和缘起,我们不一定有这种能力,就像老虎可以跳崖,但是青蛙跳崖只会导致死亡,死后还拉一大帮人(意思是随意模仿可能招引一大帮人对佛法生邪见,而对佛法生邪见无异于死亡)。


3

观清净心的必要

以信心依止低劣的对境也可以获得成就。

A.退一万步来讲,假设对境就是不好,确定他不是菩萨,甚至是一个低劣的对境,但如果我们自己观清净心或者对他讲的法有信心,坚信依止他能够获得功德,凭借这种信心就可以依其获得成就。

B.老妇人依靠狗牙而成佛的公案启示。

狗牙本身并没有加持力,老妇的信心导致佛力的加持融入到狗牙中。这个道理说明,哪怕对境的确不清净,但如果我们自己心相续清净,能够把他视为佛菩萨的显现,对我们来讲就会有增长功德的力量,至少也不会损失什么。

生佛同体。

“生佛既同体”的意思是众生和佛在实相的意义上本来就是无二无别的。从现相的角度讲,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心里应该对众生生起恭敬心:不管他现在再怎么坏,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相续中也有如来藏,未来也会成佛,所以不必要一直对他那么嗔恨。

观清净心的修持要点。

A.凡夫还达不到对任何人观清净心的境界。

如果要达到把天下人都看成好人的境界,在目前的凡夫阶位其实比较难。我们毕竟会看到清净和不清净两种表现,还是会看到世间人有贤有劣的分别,这一点不能否认。如果你说“我看不到好人和坏人区别了”,这就有点假,因为现相中我们没有达到净见量的状态,也没有那个见解和修力。

B.对于不好的分别以包容心对待。

即便我们做不到完全的清净观,自己还是能感受到现相中有好有坏、有贤有劣、有高有低、有取有舍,但是对于不好的、表现出来是负面的对境,依旧用比较贤善的心态去包容它就可以了。

C.少观他过,反躬自省。

凡夫人连自己的过失都看不到,却认为自己可以观察到别人相续的过失,这是不合理的。不要老观察别人已经做的过失,甚至没有做的过失也都观察出来了,但对于自己的过失却不去观察,我们应该反过来经常观察自身合理不合理,然后慢慢地调整自心,这是最好的修行状态。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71课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70课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69课 * 阅读参考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