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しあわせ】解除痛苦的方法集锦(五) Back

【しあわせ】解除痛苦的方法集锦(五)

しあわせ


解除痛苦的方法集锦(五

*****     *****     *****



9、专注与禅修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人们共同寻求精神上的一些比如说宗教、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的食粮,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利益。就像妙药一样,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 


如果心比较宁静的话,处理任何事情都会很轻松。观察一下平时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最主要是心能自在。我们能够驾驭自己的心,这样的话,任何人都可以感受生活的美好。


藏传佛教传统的经典《宝云经》里面讲“若能调伏自心,万法皆能驾驭。

我们现在很多的痛苦就是因为没有调伏自心,心没有获得自在。我们稍加观察就会了知,生活中都有体会。


——节选自:耶鲁大学演讲



和平的真正意义


佛教的禅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南传佛教,就像泰国、斯里兰卡,他们的这种四念住,通过四念住的方式来观修,认识自我;

藏传佛教的观修方法是通过九种住心方法,九个安住心,刚开始怎么住,然后一步一步的,最后到了心完全不动摇,完全可以堪能,到这种境界,通过这种方式来修禅;

还有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里面最著名的一个叫禅宗,禅宗的很多禅师,他们通过禅修已经开悟。它有一个叫参话头, 也就是说“我是谁 ”、“你是谁”……就是一句话,就对一句话带来的意义进行思考,思考的时候突然认识到, 我们人到底是什么样,自我到底是什么样,会有一种很明确的这种自我认识。


他们很多人说不能去非洲,不然身体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最近我感冒了, 不知道会不会好。


刚才我讲的禅,不管是什么样,我们现在通过这样心的安住、心的安静,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很多的忿恨、跟别人之间的冲突、部落与部落之 还有家人与邻居之间,然后家人、父亲和母亲之间吵架。

我看有些孩子也在互相为了一个很小的事情吵架, 那这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自我没有认识到,当我们真正能心平静下来的时候,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认识自我有两种方式。

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智慧去观察,所谓的我到底在哪里,身体的上面、下面或者是中间?所谓的我,它是一种心呢?还是一种物质?如果是心,那么它是属于什么样的?


其实我们从表面上看,我们的身体是物质和意识构成的,为了物质的这部分满足,需要物质的各方面的这种生活条件。为了心识的自我的满足,需要意识上面的所谓信仰。所谓我们的精神的追求,包括我们的一些精神的美,这是为了满足我们心识的。但这种只是一个显现上,真正到底我是心还是身体?这样观察到一定的时候你就觉得,哇 !原来真正观察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存在的,一切都是空性的。这个时候你不会有那么大的烦恼和痛苦;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的心静下来, 当心静下来的时候会明白自我。也就是你在起心动念各种动乱的时候就不行,越去执著越痛苦。经上讲“我们的心就像骆驼一样”,骆驼对它抓得越紧的时候, 它越奔跑、跳跃,如果让它自然放松的时候,自然而然调柔寂静。

 同样如果我们的心就像水自然放着,原来的浑浊就慢慢清了,而我们的心也自然安住的时候, 很多的烦恼、外在的这种包括恐惧,包括外面的种种不平,自然而然泯灭。在这个时候心净的话,外在的国土也会得到清净。


从人类历史上看,原来性情非常浮躁,有相当多的焦虑、不平,这样的人后来通过禅修当下顿悟。 当下顿悟之后,从此以后他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无论在哪个世界当中做任何事情、享受任何生活,他都是处于一种开心的状态当中,所以其实这样的境界,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当你得到真正的一些心性的财富的时候,也许超越现在人们追求的物质财富。


我们人生当中需要有很多的智慧,但是我们要选择重要的智慧很重要的。


以前有一个老师和学生,学生每天都是做饭,做很多事情,学习的时间都没有。

有一次问老师:“我天天都是忙着,没有时间怎么办?”


老师告诉他说是你现在。他说我时间是满满的,实在是空不出来。当时老师告诉他:“你的这个碗里面装满核桃再看看。”


然后这个孩子说,现在已经装满了。老师说可能没有满,你可以倒米。然后又在缝隙当中填了米,满满的。 然后学生说又满了。


“其实也没有满 ,你可以在里面倒水。”然后又倒了很多很多的水进去。


学生说,现在什么都装不下了。“你可以再加一勺盐 ”,然后盐也进去了。


这个说明了什么?学生认为,这个时间可以挤,只要去做的话,时间可以挤。但是老师说,不仅仅是时间,我们重要的事情,如果要做的话,有很多可以做的。如果你反过来先装满水和米,那其他都不一定能装满,所以这个已经说明了如果每个人真的把禅修修得很好, 心态调整好的话,工作和家庭,包括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非常快乐。这种正念禅修,最好时间越长越好。 因为不管是任何事情,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出一个很大的成就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刚开始可能心没办法安住下来,当你心安住下来的时候,这种心此起彼伏,一会儿想这个, 一会儿想那个。


有些人觉得可能修得不好。你看我的心妄念纷飞 又想这个,但这是正常现象。 刚开始就像山里面的水一样非常嘈杂,但慢慢慢慢像到了平地的水一样, 然后像大海的水一样, 最后像天空一样,完全可以平静, 没有什么实质的动摇。 最后很长时间当中,哪怕是在你的人生当中发生了极大的一些变化,你可能会如如不动的。


所以再不断地努力的话,到一定的时候,我想这个成果很明显的。


——节选自:纳米比亚国际管理学院演讲



10、内环保比外环保更重要


外部环境的保护很重要,内心环境的保护更为重要。关于这一点,藏文化中内容可谓丰富详尽,在清除内心环境的贪嗔痴污垢方面,有着不共的窍门。要知道,如果对内心没有善加爱护,即使身居环境幽雅的华丽宫殿,也不一定会感到幸福快乐。


我时常看到有些人住着豪宅,开着名车,身穿名牌,心里却充满痛苦与忧愁,这就是内在环境粗糙的表现。


作为年轻人,找到心灵满足、安宁、快乐的方法非常重要。否则,当竞争心、嗔恨心、贪欲心等不合理的分别念扰乱自心时,哪怕外在的条件再丰富,内心仍然会局限在狭隘、封闭、紧缩的空间之中。我们不仅需要外在的物质财富,更需要爱的财富、精神的财富,需要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如果能认识自心的本性,或者能有一些利他心,则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会开心无比。


在藏地,99%以上的人信仰佛教,这种理念直接影响着藏文化的方方面面,并深深浸透在生活、民风、民俗与环境等各个领域。虔诚的信仰,足以让人人自律。


信仰的自律,并不等同于法律的规范。法律的规范,是一种被动的约束;而信仰的自律,却是发自内心的自我提升与反省。


所以,我不管走到哪里,都在呼吁大家应该有正确的信仰。即使没有宗教信仰,也应该信仰真理。我认为,真正好的宗教信仰,实际上就是对真理的信仰。如果对真理没有追求,只是拼命地寻找钱财、名声和地位,寻找情感的快乐、感官的刺激,最终也不会快乐。


其实,这些真理,需要在像藏地或科罗拉多这样的寂静之地被开发出来并发扬光大。人的智慧与爱心,是与外境相互呼应的。


我昨天去了你们的国家公园,虽然因为下大雪道路阻塞而没有进去,但栖身森林的欢喜却充满内心。我给身边的人说,如果能在这里闭关,一定能开启智慧之门。


前几天我一直住在高楼大厦的水泥森林中,内心觉得很压抑,似乎深藏的智慧和慈悲一直开发不出来。


所以,即使物质条件再好,心灵对宁静的向往,也是不可取代的。


——2013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演讲



文字整理:一意

图片拍摄:一意





师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公众号

求学足迹

~ 一起温习上师的金刚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