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佛网 >> 如何修佛法才有意义 Back

如何修佛法才有意义

如何修佛法才有意义 

◎ 空性大悲藏是佛法核心


总结以上道理可知,空性大悲藏是佛法的核心。佛陀转三次法轮,开八万四千法门,也无非是让行者的相续,生起这一空性大悲藏的方法而已。《说无垢称经》云:“慧度菩萨母,善方便为父,世间真导师,无不由此生。”意思是,菩萨以智慧度为母,以方便五度为父,世间一切真正的导师佛陀,无不从此空性大悲藏而生。


其实空性大悲藏,也就是菩提心。


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宝,无论你的见修多么高深莫测,有多么高的境界,也对成佛毫无帮助。我们知道,本来生圆次第等修法非常殊胜,若以菩提心摄持,的确是即生成佛之因,但若是离开了菩提心,则与外道无别了。


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记住!现在很多人希求高的法、特殊的法,唯独不重视菩提心。但没有菩提心,即使你天天修大圆满,也成就不了。外道也观本尊、修风脉、念咒语,他们也承认天堂地狱,也取舍因果,但因为没有皈依、发心,没有空性大悲藏,所以解脱不了。


而佛法中有解脱,就是因为有皈依、发心,有空性大悲藏。


◎ 如何修佛法才有意义


喀喇共穹格西说:“虽然受持了皈依到密宗之间的一切律仪,但如果没有看破、放下世间法,也无有利益。”


有些人天天学戒,但相续中有没有大乘皈依戒、有没有菩提心,这很难说。行为上的训练固然好,威仪如法,看起来也庄严,的确让人生信。不过,若是从解脱的高度来看,如果看不破、放不下,行为上再如法,也没有太大意义。


“虽然恒常为他人讲经说法,但如果没有息灭我慢,也无有利益。”


讲经说法的功德固然很大,但如果“我慢”也跟着大起来,那讲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虽然精进向上,但如果将皈依法置之不理,也无有利益。”

有些人天天讲高法、大法,求灌顶、修扎龙,也可谓“精进”。然而,如果相续中连皈依三宝的定解都没有,那就跟外道一样了。作为佛教徒,首先应该有的,就是对上师三宝的坚定信心,因为这是佛法的基础。若不重视这个,修任何法都没有意义。


“虽然夜以继日精勤修善,但如果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也无有利益。”


哪怕你三步一拜朝拉萨、三点起来念佛、终日念经诵咒,但如果从来没想过众生,就算你求的是解脱,功德也不大。哪怕你闭关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辈子不出关,但没有菩提心摄持的话,也都没有意义。


这里所谓“没有意义”,不是说不能种下善根,而是说,无法因此获得成就、度化众生。


这些都是修法的关键!我们要修法,就应该依止这种教言。因此,希望大家都不要忽略这部《大圆满前行》。对某些道友而言,可以说,他已离开法本很多年了。得是都得过的,但一直不看的话,法本是法本、你是你,你们之间就是千山万水之隔。


总之,修佛法一定要抓到关键,这样修才有意义。


◎ 重视皈依与发心


在现在这个时代,提倡闻思修的本来就少,即使有的话,如果不重视皈依与发心,五部大论学了多少年,表面上做了多少善法,也没有任何实义。


藏地某些寺院有一种现象:一辈子辩论。从十几岁就开始了,七八十了还在辩……辩论是好,可以产生定解,但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忽略了皈依和发心,也是很悲哀的。我就很惊讶,有些观点,竟然是出自某些很出名的法师之口:“吃素,毫无功德;杀生,并无大过,或者说也可以提倡,因为这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这就是离开悲心的结果。


当然,反面的例子,汉地佛教中也不缺乏。学术人士大多重视理论,大学或佛学院的教授们,理论上都会讲,讲得天花乱坠的也有。但是,如果对三宝没有起过真实的信心,对众生也没有起过真实的悲心,讲得再好,有什么意义呢?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在严冬季节,在冰上建一个九层高楼,精心装潢并且绘制了图案,但春天一到,它就垮了。同样,轻视基础法门的人,再精进也成了徒然。因此,一定要重视皈依和发心。要知道,一切圣道之加行、正行、后行,都已圆满包括在这里面了。


这样的法门,仅是数量上修完还不行,到量才是关键。比如,皈依修了十万以后,皈依心还没生起的话,那就再修十万、再修十万……边修边思维,直至生起为止。为什么阿底峡尊者要着力弘扬皈依与发心?就是因为它非常重要,甚至包括了一切圣道。


所以,不管你是好是坏、是高是低,对每一位修行人而言,着重修持皈依与发心,是十分关键的。


◎ 做佛事也要菩提心


尤其是,对于那些享用信财亡财、向上引导亡灵的上师、僧人们来说,相续中具有一颗无伪的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再怎样念诵仪轨、作净除业障等仪式,对死者与活人,都起不到作用。


听说汉地有这样超度的,施主请僧众为亡者念经,他往生的品位,甚至都可以凭钱数来定:上品,五万;中品,三万;下品,一万。这样做很不好。这是我听来的,但如果确有其事,有菩提心还好,离开菩提心的话,供养多少钱,也不见得有真实利益。


有菩提心的人,即使不供养,当听到某人死了,念句观音心咒或佛号,因为有菩提心摄持,一定会给亡者带来极大利益。因此,不论居士还是出家人,只要尽力断除自利心,尽力用利他的意念为人诵经,就有意义。


否则,做佛事也成了表面的利他,究其实质,也只不过是掺杂私欲而已,给自己带来的,是享用信财的无尽罪障,并且后世也不得不步入恶趣,感受无量痛苦,就像黑马喇嘛的故事一样。


◎ 有菩提心才能自利利他


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也是一样,纵然能像鸟一样翱翔空中,像老鼠一样钻入地下,甚至有无碍穿行山岩,在石上留下手印、足迹等稀奇神变,但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那他一定是被外道徒或者被大魔头左右了相续,再没有别的可能性了。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菩提心。只要是佛教徒,不论是上师还是一般的修行人,菩提心都最为重要。我最初去汉地弘法时,人们求的要么是健康、发财,这个最多;要么是开天眼、显神通,这就是他们学佛的目的。但自从学了《入行论》以后,很多人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所以发的愿也变了。朝圣地时,在佛塔、佛像前,很多人祈祷的,是要生起一颗无伪菩提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实,像那些钻天入地的神通,很多外道中都有,当然佛教中也有,但这些不是很重要。因为没有菩提心的话,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也并非解脱之因。


而这些显神通的人,最初可能会受到一些迷信者的追逐、崇拜、恭敬、信奉、供养,但最终只会损人害己。不过有些人也是假装,明明没有神通,却装着有神通,装着有他心通,装着取伏藏,装着给人授记……这些做法,不仅对佛教,对自、对他都有很大损害。


但有菩提心的人,和这些假装的成就者不同,他往往很谦虚,你甚至看不出他有什么功德。不过,善心的力量毕竟不可思议,他哪怕念一句观音心咒,哪怕只是和人聊天,也会给那些与之结缘的人,带去不可估量的真实利益。


 摘自《前行广释》第112课

官方公众号:zhibeifw账号:智悲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