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成就佛果也是因为母亲的恩德啊
备忘录【闻法轨理】
(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三殊胜实修引导
念出世间恩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讲授
阿格旺波尊者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修法所依的人身宝
是母亲所赐予
从佛法方面而言,此具八暇十满之人身宝也是大恩母亲所生的。
若无母有情,则无发起菩提心之处,中间亦无学菩萨行之处,若无彼等,则亦无最后成就圆满正等觉佛果故。
因此,起初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如海佛子行之境,最后成就圆满正等觉佛也是大恩母亲之恩。
接着要忆念佛法上的恩德。
要知道,我们能学佛就是因为有暇满人身。
我得的这个人身非常健全,眼睛能看法本,耳朵能听法音,口舌能说各种法语、讽诵、表达,意根能够抉择各种甚深广大的法义。
这样极其殊胜、超过十万个如意宝的珍宝人身,是谁给的呢?
当然是母亲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以及此后超过二十年以上的心血,才使我有这样一个健全的身体,使得我非常有能力修学佛法。
在这个身上,会源源不断地出现无量暂时增上生和究竟决定胜的利益,这是多么宝贵的人身!
每一念都可以缘着佛法发生无边的利益。这样的珍宝人身,不是母亲给的吗?
就学佛法的因缘来讲,是母亲给了我修法的所依,不是别人给的。
因此,我们一切佛法上的造诣、各种闻思修的功德、进展,全部来源于母亲赐予人身宝的恩德。
因此要想到,大恩母亲是我学佛的第一大助缘。
成佛初中后三个阶位
都是母有情的恩德
再者,我们要从今世之母拓展到忆念一切母有情的恩德,这以下说的“母”就是指一切有情。
从成佛的三个阶位发生证德来看,没有母有情,我们绝对没有修行的所依。
这又怎么讲呢?
成就佛道必须首先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修学如海菩萨行,最终成就圆满正等觉佛果。
如果没有母有情,我们不会发起殊胜菩提心。
正因为我们认识到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曾给我那么大的深恩,我不能做辜恩负恩的人,见到他们陷在如此唯苦无乐的境地时,我怎能不起报恩心,把母亲救度出苦海呢?
基于这样念恩、报恩的心才启发出我们的大慈大悲,以慈悲心的驱使,我们才发展到一定要救度母亲出离轮回苦海,誓取无上佛果的心。
所以要知道,在发菩提心上,母有情占百分之五十的因素,没有母有情,你就没办法在善心上成长,因为不激发出孝心就没有了根本。
接着要知道,菩萨行海更是要缘着母有情来修。
母有情的确像如意宝一样,使得我们源源不断地流出大乘的菩萨行。
也就是,正是由于母有情作为所缘境,我们才源源不断地开发出布施波罗蜜多的妙行。
也是缘着母有情,为了把他们度到无上彼岸的缘故,我们守持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都是有母有情的缘故,才启发了我们励力持戒的心。
正是由于母有情有各种逆增上缘的作用,我们才有安忍波罗蜜多之行。
为着成办有情的义利,为着最终实现把尽虚空界的众生安置在佛果位的大愿,我们才发起精进波罗蜜多。
由此一心安住在法行中,不缘在其他境缘里,这才有静虑波罗蜜多。
也是由于母有情的缘故,我们才知道要度尽虚空法界的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相可得。这就启发了我们的般若波罗蜜多。
正是由于在一切母有情的境缘中修持,才化解掉了我们一切贪嗔等的习性,化掉了我们私我、小我的狭隘胸襟。
正是由于母有情的缘故,我们发了广大的利他心。
正是由于母有情的缘故,引发了我们的大悲、智慧,以及无量利生的妙用。
离开了母有情,我们就没有成佛的土壤,播不下成佛的种子,更不会有道上的成长,终究无法完成无上正觉的果位。
总之,从我起初发无上菩提心,中间成为行持如海佛子行的境缘,最终成就圆满正等觉佛果,全部是大恩母亲资助的恩德。
这才知道:哦!原来我的一切佛法功德都来自于母亲。
因此我们应当深深地念恩。
如今修法顺缘及资具
也是母有情的恩德
进一步要回到当前时位,看到目前非常切近的生活。也就是,我修法需要顺缘,不然连起码的生活都保持不住。
顺缘就是要有一个住宅作为安身立命的地方,有卧具作为休息的地方,有各种衣食、资具等来维持基本生存。
这一切难道是我独立制造出来的吗?整个世间界完全是缘起呈现的结果,一个人没办法独自生存,而所有受用都来自于母有情的恩德。
因此我们需要感恩。
哪怕一衣一食,都沾满了母有情的心血,我们怎么能不念恩?
没有母有情我们能到哪里?
我们又有什么食物、衣服可受用?
衣食住行,各种生活资具、电力、交通、通讯、教育等等,全都是无数母亲辛劳的结果。
我们不念恩也就罢了,只要念恩,就知道处处都在蒙受恩德。
这样体会的时候,就知道眼前无处不是恩人,事事无一不是恩惠。
如此忆念以后,我们心中就开始有一种很厚重的知恩、念恩的心,感恩戴德的心。
自己也不会那么骄慢,以为天下唯我独尊,什么事情都是我自己成办的。这是极其自私、骄狂、可笑的观点。
这以后,我们的心会开始软下来,会产生一种想报恩的心。
接着我们就要把报恩启发出来,而且要启发到彻底为止。
这样我们的意乐就会真正展开,走出过去极其狭隘自私的心境。
只有这样展开以后,才有广大意乐菩提心的开展,在做任何善法之前,才能够出现殊胜的等起。
我们应当这样殷重地修持自心。
思考题
1、什么是“恩德”?
2、思维如今修法顺缘资具等都是母有情的恩德。
3、思维成佛初中后三个阶位都是母有情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