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恩德极重?
观经四帖疏 17
善导大师 撰著
六、散善显行缘
【六、就散善显行缘中,即有其五:】
(一)正明光益父王
【一、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来,正明光益父王。】
1.如来微笑之由
【此明如来以见夫人愿生极乐,更请得生之行,称佛本心,又显弥陀愿意。因斯二请,广开净土之门,非直韦提得去,有识闻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来微笑也。】
2.佛光随身出处,必获其益
【言“有五色光从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诸佛心口常威仪法尔,凡所出光必有利益。
言“一一光照频婆顶”者,正明口光不照余方,唯照王顶。然佛光随身出处,必皆有益。
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狱道;若光从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从阴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从脐出,照益修罗道;光从心出,照益于人道;若光从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从眉间出,照益大乘人。
今明此光从口出,直照王顶者,即授其小果。若光从眉间出,即从佛顶入者,即授菩萨记也。如斯义者,广多无量,不可具述。】
3.父王蒙光照顶,得证三果
【言“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已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顶,心眼得开,障隔虽多,自然相见。斯乃因光见佛,非意所期,致敬归依,即超证第三之果。】
(二)正明答前夫人别选所求之行
【二、从“尔时世尊”下,至“广说众譬”已来,正明答前夫人别选所求之行。】
1.迄此经文来由(世尊默然,阿难传语于耆阇会)
【此明如来从上耆阇没、王宫出,讫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总未言说。但中间夫人忏悔、请问,放光现国等,乃是阿难从佛王宫见此因缘,事了还山,传向耆阇大众,说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余时佛语也,应知。
言“尔时世尊告韦提”已下,正明告命,许说也。】
2.三不远(分齐不远、往生不远、观见不远)
【言“阿弥陀佛不远”者,正明标境以住心,即有其三:
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
二、明道里虽遥,去时一念即到;
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
有斯三义,故云不远也。】
3.心行业成(安心住行,净业成就)
【言“汝当系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动,若不顿舍攀缘,净境无由得现。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也。】
4.自开三福
【言“我今为汝”已下,此明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
(三)正明举机劝修得益
【三、从“亦令未来世”下,至“极乐国土”已来,正明举机劝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请利益弥深,及未来回心皆到。】
(四)正明劝修三福之行
【四、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为净业”已来,正明劝修三福之行。】
1.定散二机及如来开三福之由
【此明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
2.消释经文
【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言“当修三福”者,总标行门也。】
3.净业三福
【云何名三?一者下,即有其四:】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
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缺;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嫉,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1/佛托空钵
【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耶?”
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
2/比丘献食
【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
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
3/三衣极尊,佛言不消
【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耶?”】
4/将供父母,恩重得消
【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5/信佛得消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深极重也。】
QUESTIONS
思考题
2、为什么说父母恩德极重?思维佛不消饭供及为母说法的行仪,引发孝养父母之心。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