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钥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其实,从生死轮回中解脱是最重要的,佛陀之所以在经中没有着重宣说物质世界,原因也在于此。关于这一点,《法王经》中有个很好的比喻:一个人身中毒箭、剧痛无比时,若及时把箭拔出,疼痛会很快消失;但若不把箭拔出来,只是一味追究箭杆出自何山的竹子,箭尾出自什么鸟的羽毛,箭是谁射来的……这样一一观察下来,人早就活不成了。同样,我们在短暂的人生中,了脱生死最为重要,如果把这个弃之不顾,而去贪执世间八法,详细研究宏观世界、微观世界,那穷尽一生也不够用。
有一个故事,虽说是世间的道理,但我觉得用在佛教上更为贴切。故事的内容是:两兄弟的家住在80层的高楼上,一次他们半夜三更回来,发现电梯已经停了。二人经过商量,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干脆爬楼梯回家。
他们先爬了20层,觉得累了,哥哥告诉弟弟:“包太重了,把它先放在这里,明天再下来拿。”于是扔下了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往上爬。
到了40层时,弟弟开始抱怨:“你既然看到那个通知,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可以提前回来。”哥哥说:“我不是忘了吗?忘了有什么办法。”他们开始互相争吵、指责。
吵吵嚷嚷之下,两人爬到了60层,尽管心里非常不满,但累得要命,争斗的力气也没有。只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往上爬。
终于到了80层,兄弟俩已是精疲力竭、奄奄一息。他们缓了一口气,正准备开门,一摸口袋才发现---钥匙还留在20楼的包里。无奈之下,两人只好在门口睡了下去……
这个故事,正说明了我们人生的几个阶段。20岁的时候,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基本上已经定位了;40岁的时候,出现对社会、家庭的恩恩怨怨,肚子里经常有抱怨和牢骚;60岁的时候,虽然内心有诸多不满,但已经没有力气了;到了80岁接近死亡时,回顾整个人生历程,好像自己一无所得,尤其最关键的“来世”钥匙,在20岁时已经忘记带上了。相反,如果从20岁就开始修行,到了80岁时,可能会直接进入来世的快乐生活。但若一生就迷迷糊糊地过了,临死却希望时光倒流、重新做人,那时已经没有力气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所以,大家应当用此教言来勉励自己。当然,从小行持善法是最好的,倘若没有这种缘分,什么时候遇到佛法,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精进修持也不迟,这样临死才不会感到任何后悔!
精进的违品有千千万万,简言之就是懒惰。《大乘阿毗达磨》中云:“懒惰属于愚痴,是障碍善法的一种心法。”归纳起来,懒惰有三种:同恶懒惰、耽著恶事懒惰、自轻凌懒惰。有了这三种懒惰,善法始终不能成功。大家平时应该观察自己的相续,是不是这三种懒惰把你捆得死死的,一点自由也没有?
下面解释一下各自的含义:
一、同恶懒惰:
所谓的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即平时所说的“这个人特别懒,很懈怠”。做任何一件善事,他不立即开始执行,而是以各种借口拖延——“今天太累了,我要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明天又推到后天,后天推到大后天……,这样一直耽误下去。
我们有些人想做善法或者想出家,常以“过段时间再说”、“慢慢来”为借口,致使许多良机擦肩而过。所以我自己每做一件善事时,性子特别急,希望尽快把事情做好,生怕拖下去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说:“行持时,应如饥牛食草一般。”饥牛吃草是一口接着一口,根本不会耽误时间。行持善法也应如此,倘若总是“明日复明日”,只会导致“万事成蹉跎”。
同恶懒惰是精进的一种违品,如果有了这种懒惰,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断除。只要是行持善法,就要下决心马上去做,今天该背的、今天该修的、今天该听的,不要拖到明天去。现在外面有些人听课,动不就以这个借口、那个理由不参加,这个星期需要完成的功课,推到下一个星期,到了下一个星期时,又因为一些事情来不了。整个学期结束时,懒惰者所学的寥寥无几!
因此善法方面不能拖,但是恶法方面,拖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你今天要发脾气吵架,那告诉自己:“明天再来吧!”也许明天的气就消了,那时候也不用发火了。以前的大德经常这样讲:“行善方面不能拖,造恶方面尽量地拖下去,很有可能以后不会做了。”
二、耽著恶事懒惰:
什么叫耽著恶事懒惰呢?指散乱于无意义的世俗劣事,把修行成就置之不顾,这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世间人整天将精力浪费在一些琐事上,作农务、搞商业、唱歌跳舞、操持家务,看起来忙得团团转,实则一点意义也没有。
我们在座的道友,除了为公家发心、为僧众和众生做有意义的事情外,假如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琐事,即属于这种懒惰。表面上你似乎非常精进,不是做这个、就是忙那个,但你的心没有与法相融,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陷入一种懒惰之中。
这种懒惰的人,连鬼神对他都不屑一顾。宋朝有位光孝安禅师,一天他在定中见到两个僧人倚着栏杆交谈,开始有天神护卫并恭敬谛听,后来天神离去,不久便听到鬼神在旁谩骂。禅师出定后追问原由,得知两位僧人刚开始讨论佛法,所以天神护卫恭听;接着叙旧事、拉家常,天人没兴趣就离开了;最后谈到接收财物供养,连鬼神都不愿意听,在旁边吐口水骂他们。从此之后,光孝安禅师发愿终身不谈世俗琐事。
有些修行人平时坐在一起,就天南海北地乱侃一通,这样耽误时间实在没有意义。包括有些发心人员,在打电话了解外面的学习情况时,也不要尽说些闲话。当然,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如果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很多弘法利生的事情没办法展开。但有些人特别啰嗦,一方面浪费金钱,一方面也耽误时间。所以大家在说话时,应该像光孝安禅师那样,不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尽量说对众生与佛法有利的语言。该说的,就要说出来;不该说的,还是尽量少说。希望我们的发心人员,语言比较简略,不要喋喋不休。除了特殊情况外,本来两分钟可以说完的事,不要转弯抹角,两个小时还说不完,这样听者也特别累。
有些人的说话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尤其大城市里的人,每天都是没完没了,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云:“住家之时致力严饰屋,寂静山间寻求圆满福,琐事令自人生虚耗因,断尽诸事即是吾忠告。”
三、自轻凌懒惰:
有些人对自己没有信心,经常说:“我天生特别笨,现在又一大把年纪,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工作特别忙,丈夫不争气,孩子不听话……,我这样的人业力深重、烦恼重重,有什么资格修行呢?修行人应该像你们这样,反正我是没有希望了,这一辈子已经完蛋了!”这种自暴自弃、甘于堕落的人,其实心里也有一种懒惰。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利因素肯定存在,也会有一些烦恼障碍,但只要肯精进,不管再忙、再累、再怎么样,也有成就的机会。所以大家要自强、自信,不然在当今社会中,恐怕很多修行人都会倒下去。有漏的身体,谁没有疾病?谁没有烦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尽管如此,有些人还是很精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心的力量比较强,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意义的尽量放下,有意义的就坚持到底。
倘若没有精进,得不到今生来世的种种功德,有了精进才能证得无上菩提。《慧海请问经》中言:“菩萨若能发起精进……,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为难得。何以故?慧海,由精进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于佛菩提远中复远。”精进不但对修行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精进也不行。月称论师说:“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有缘福德资粮和无缘智慧资粮的根本因是什么?就是精进。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明确地宣说:“一切善法资粮中,精进最为殊胜。如果有了精进,便可圆满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摄集经》中也说:“精进不灭百法德,获得无边佛慧藏。”所以,精进在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一旦有了精进心,短暂的时间内也能证果,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佛灭度后一百年,印度阿育王个性凶残好杀,设“人间地狱”,陈列各种杀人刑具,命刽子手滥杀无辜,凡误入者必死无赦。当时有一名为海比丘,遥见此地楼房高广,外表富丽堂皇,以为是富豪之家,进入化缘,被刽子手所擒,欲行死刑。为海比丘并不怕死,只恨出家多年道业未成,就此断送性命实在不值,因求缓刑一个月,以便精进办道。刽子手不肯,仅答应宽限七日。
由于时间有限,为海比丘废寝忘食,精进修行,但到了最后一天,仍末开悟。傍晚,人间地狱处决一名妇女,为海比丘亲见行刑,顿感人命无常,四大无我,而入空观,终证阿罗汉果。
处决妇女后,刽子手将为海比丘抛入大锅中,加薪烧煮。但火焰熄灭,长出一朵莲花,为海比丘端坐花中。刽子手急报阿育王,阿育王赶赴刑场后,被为海比丘威德摄伏,求哀忏悔,即毁人间地狱。自此,阿育王敬信三宝,广造塔寺,大兴佛教,成为佛教的护法功臣。
无上大圆满中强调:上等精进者,即生成就;中等精进者,中阴成就;下等精进者,来世成就。在学佛的道路上,精进的地位举足轻重,倘若没有精进,任何事情均不能圆满。以比喻来说,我们的身体活动、语言交流,全部依靠风的力量;山河大地、森林江河的动摇,也要借助风,假如没有它,万物会处于一片死寂。同样的道理,精进犹如风一样不可缺少,它是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关键因素,如果少了精进,修行根本没办法增上。
因此,大家不要太懒惰、太懈怠了,否则,不管是自己修行、还是成办世间事情,都不可能成功。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除了任运自成的大成就者以外,皆离不开精进心。成功来自于努力,来自于奋斗!
◆ ◆ ◆ ◆ ◆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