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加行随堂小测|《前行广释》第80课
编写师兄:定解B017
审核师兄:定解B01
1、依止上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单选)?
A、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
B、从听说上师到见到上师
C、从住在离上师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到住于上师周围
D、从没有皈依上师到皈依上师
2、下面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多选)
A、不亲耳听到上师传法,就不能得到成就
B、凡夫即便亲耳听到上师传法,也不能得到成就
C、仅依靠信心,就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D、有些人尽管没有亲自在上师座下听法也获得了不共的成就
3、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的目的是?(多选)
A、法胜菩萨能宣讲一切菩萨的善巧方便及智慧波罗蜜多
B、若依照法胜菩萨所讲之法修习,则能获得佛果,还能为众生宣讲妙法
C、因为是一位如来让常啼菩萨去的,所以去依止法胜菩萨是为了让那位如来高兴
D、可以在去依止的路上遇见商主之女等众多眷属
4、在公案中,常啼菩萨曾做过的供养及原因是?(多选)
A、进入香积城后,向智慧波罗蜜多经函献了供养,因为智慧波罗蜜多,一切诸佛之母,能生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及诸菩萨众
B、初见法胜菩萨时,向法胜菩萨献了供养,因为上师不仅可以宣讲成佛之智慧和方便,且其本体与般若本性毫无二致
C、法胜菩萨宣讲了《诸佛无来无去品》之后,常啼菩萨再次向上师献上供养,为酬谢法恩故
D、听闻一位如来为自己指示要去依止法胜菩萨时,向法胜菩萨献上了供养,因为这是自己未来要依止的上师
5、修一个甚深的法,经常会出现生病、心情不好、被他人干扰、向上师求法时无功而返等违缘,这是因为?(单选)
A、修法时间过长,劳累所致
B、法是邪法所致
C、上师不具格所致
D、魔王波旬捣乱所致
1、 依止上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单选)
参考答案:
A、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
解析
原文出处:总结前文内容,作者得出一个结论: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必定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中说:“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
考察点:依止上师的要点
2、下面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多选)
参考答案:
C、仅依靠信心,就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D、有些人尽管没有亲自在上师座下听法也获得了不共的成就
解析
原文出处:从古大德的传记中看,有些人尽管没有亲自在上师座下听法,但是依靠信心,也能得到不共的成就。
考察点:如何善巧修学上师之意行
3、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的目的是?(多选)
参考答案:
A、法胜菩萨能宣讲一切菩萨的善巧方便及智慧波罗蜜多
B、若依照法胜菩萨所讲之法修习,则能获得佛果,还能为众生宣讲妙法
解析
原文出处:常啼菩萨告诉她:“法胜菩萨能宣讲一切菩萨的善巧方便及智慧波罗蜜多,如果依此修学,会有两种功德:一能获得具足圆满功德的佛果,二能将此妙法如意宝分享给一切众生。”
考察点:修行人修法的目的
4、在公案中,常啼菩萨曾做过的供养及原因是?(多选)
参考答案:
A、进入香积城后,向智慧波罗蜜多经函献了供养,因为智慧波罗蜜多,一切诸佛之母,能生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及诸菩萨众
B、初见法胜菩萨时,向法胜菩萨献了供养,因为上师不仅可以宣讲成佛之智慧和方便,且其本体与般若本性毫无二致
C、法胜菩萨宣讲了《诸佛无来无去品》之后,常啼菩萨再次向上师献上供养,为酬谢法恩故
解析
原文出处:在途中,他们见到一所七宝组成的宫殿,由红色栴檀严饰,各种珍珠璎珞覆盖,四方安置四盏如意宝灯(另说是如意宝珠),四个白银香炉中燃着的全是黑沉薰香。中央的四宝箧内,放置着一个经函,里面有用琉璃汁撰写在金箔上的智慧波罗蜜多,众多天人纷纷前来供养。常啼菩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就询问帝释天。帝释天说:“这是智慧波罗蜜多,一切诸佛之母,能生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及诸菩萨众。”
常啼菩萨听后欣喜万分,很想打开来看。但帝释天说经函被法胜菩萨用七宝印封着,不能轻易示人。于是常啼菩萨和商主之女、五百侍女等,就将手中所持的供品分成两份,一份供养般若法宝,一份带去供养法胜菩萨。
他们来到法胜菩萨的座前,将供品恭敬献上。
法胜菩萨就宣讲了《诸佛无来无去品》,告诉他如来不可以色身见,真正的如来是法身,而法身无来无去……常啼菩萨听后,心住于无所住的境界中,为酬谢法恩又进行了供养。
考察点:如何供养上师
5、修一个甚深的法,经常会出现生病、心情不好、被他人干扰、向上师求法时无功而返等违缘,这是因为?(单选)
参考答案:
A、魔王波旬捣乱所致
解析
原文出处:在求法过程中,法越深,魔王波旬越不高兴,不顺心的事情就越多。有些人闭关修行时病倒;去上师那里求正法时,路上遇到违缘,只好无功而返;就算已得到了法,也常身体不好、心情不好、被人干扰,各种各样的违缘此起彼伏,这都是魔王波旬在捣乱。此时你一定要坚强,要不屈不挠,让魔王感到羞耻。所以,每修一个甚深的法,肯定会出现诸多不顺,这是必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
考察点:违缘的表现
【档案编号B04080-定解B0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