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转变
先生抱怨:
“今年最后一次,明年不许再来了!”
……
“我想马上皈依。”
……
“明年我还要去扎西持林!”
那个曾用无比激烈的方式反对我学佛,
曾对佛法有诸多的偏见甚至是邪见,
曾经充斥了傲慢、骄矜……
这样的一个人。
长时间的阴雨终于停了。今天晨起做功课时,忽然没有了往日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整个人顿觉清爽。蓝天中漂浮着白云,打开窗户,扑面而来的微凉气息,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那是我第二次圣地行。当这几年来一直强烈反对我学佛的先生意外地同意陪我去扎西持林的那一刻,我知道上师始终都以他的悲眼慈视着弟子,以他的悲心眷顾着弟子,对于弟子的每一个心念、每一次祈祷,上师皆知,并以我们凡夫无法测度的方式给予着加持。
随即订机票、收拾行李、启程,一切都非常顺利——这看似一气呵成的一连串动作背后,凝聚着弟子多少次虔诚的祈祷和上师多少次无声的回应。
辗转两天的行程,于我是归“家”心切,兴奋、喜悦,加上有过前一年的经验,所以全然不觉得辛苦。
但对于先生来说,这次的“同行”本就是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的决定,甚至都没有反悔的时间,而一路上的颠簸、困乏、劳累、惊吓,发生的一切似乎完全在他的想象之外。于是,身体的不适、内心的不满和一种无法掌控的未知的隐忧,被他转化为各种抱怨:“花钱买苦头吃!”“今年最后一次,明年不许再来了!”
……而我始终默默祈祷着上师的加持,并且坚信:只要我把他带回“家”,只要我把他带到上师面前,一切都会不同。
1
壹
1
不顶礼“你们的上师”
到达当天的傍晚时分,走在路上的我们迎面遇到了准备转山的上师。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师兄就地跪下去给上师顶礼。先生当时看愣了,居然有些不知所措,随后双手合掌勉强鞠了个躬。
等上师走远后,先生像是自我安慰地对我说:“你们够虔诚啊,烂泥地上都毫不犹豫跪下去。他是你们的上师,我不跪,应该没关系吧?”我笑笑,此时的先生,与来时的他,已有些不同。
1
贰
1
跟着“老伯”去转山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还未起床的我就收到先生的短信:“我转山去了。”没搞清状况的我以为他在开玩笑,等后来在路上碰到转山回来的他后才知道这是真的。
先生告诉我,他同一宿舍有个烟台的师兄,年纪较大,先生尊称他为“老伯”。老伯学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这颇是赢得了先生对他的几分好感。因此,对于老伯发出的转山邀请,先生欣然接受。
先生还说,老伯知道他不是佛弟子后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一个没有皈依的人居然能来到这里,因此从头到尾一直在跟先生讲上师的功德、皈依的好处,极力劝导先生皈依。
希望跟先生同住的师兄能够度化他——这不正是我时时刻刻在祈祷的吗?上师知!
1
叁
1
年轻的“大学生”
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行人等在上师小院外面的草地上,等着上师接见。
同行的焦师兄说:“你家先生看上去好年轻。”我笑着回应:“师兄您似乎能看透他的心思似的,他最喜欢别人夸他年轻了。记得有一次回老家,出租车司机还问他是不是大学生回家过暑假呢。”
“师兄们,进去见上师了!”随着拥措师父的喊声,大家怀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陆续走进上师小院,此时上师正在千佛殿门口给到来的师兄发巧克力。
等我们在千佛殿里全都坐定下来,上师突然指着我先生问到:“他是谁?”
我慌忙答:“上师,他是我先生。”
“你先生?这么年轻,怎么像大学生一样?大学生可以结婚吗?”上师笑着问。
听到上师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瞬间懵了。我们在草地上聊天的内容上师又复述了一遍!我看了看先生,他似乎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目不转睛地盯着上师。
此时的上师,就像跟小朋友玩过家家的幼儿园老师,明明知道游戏是假的,但为了能跟小朋友打成一片而全力扮演着游戏中的角色。
这就是我的上师,能够洞悉所有众生的内心世界,具足度化他们的善巧方便。
上师的慈悲和智慧,那么柔软、宽广,又是那样的深厚、有力,加持着每一位弟子,成为弟子生生世世的依怙。
1
肆
1
成为佛弟子
“我只是陪你来的,我要看书复习考试的内容,至于皈依,我是不会参加的。”对于我提出的皈依建议,先生一口回绝。
“我们宿舍有个男生,本来是XX企业的白领,年薪几十万,居然说不回去了,准备留在藏地出家!他父母就他一个孩子!”先生对与他同住的一位年轻师兄准备出家的决定义愤填膺,觉得不可理喻。
“我有好多疑问,比如,上师说临终吉祥卧可以不堕恶趣,我根本不相信。再比如,不信佛的人就不能去极乐世界吗?如果一个相当善良的人,因为不信佛,就不能去极乐世界?还有,佛说要慈悲,但如果现在有条蛇要危及到我生命了,我是否该打死它?……”
先生滔滔不绝地述说着他的疑问,没有智慧的我无法解答他的疑问,只能在内心不断地祈祷上师,希望有人能为先生解疑释惑。
像刻意安排好的一样,Q师兄在这时不早不晚地出现了。他知道我先生的疑问后,并没有马上正面回答那些问题,而是找了个地方让大家席地而坐,侃侃而谈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
因为一些经历的相似,师兄讲的话先生似乎特别爱听,近一小时的交谈也变得生动有趣。等师兄讲完,先生马上表示自己的疑问已经得到解答,对上师的信心也前所未有的“爆棚”。
随后我们又碰到了先生十分佩服的一位法师,就他疑惑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再次给他讲解。听完之后先生说,他想马上皈依!
而此时,上师恰好从学院赶回来,让拥措师父告诉大家,晚上举行皈依仪式。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2015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初一,藏历五月三十日,殊胜日。这一日,先生成为了上师的弟子,人生道路从此不同。
1
伍
1
接受灌顶
金刚萨埵法会灌顶的那天,正是我们离开的日子。原计划是一大早不等参加灌顶就走,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也基于先生对上师生起的信心,我们改变行程,准备灌完顶再出发。
灌顶开始,莲师大经堂里,上师极具穿透力的诵经声萦绕耳畔,似要唤醒那个沉睡千年的梦。
四个多小时的灌顶仪式,先生没有因为听不懂藏文、座位拥挤不堪亦或是地板坚硬而起一点点厌烦心,他表现出的耐心着实让我感动。
2015年7月17日,从这一天起,我和先生成为了密不可分的金刚道友,将生生世世追随上师的脚步,直至圆满菩提。
1
陆
1
告别上师
灌顶结束,先生跟我一起来到上师面前告别。
上师问先生是否参加了皈依,我说他不仅皈依,还灌顶了。上师显得特别高兴,边夸先生非常棒,边使劲拧先生的耳朵。拧完后转身抓了把糖给他,让他回去好好学佛。
旁边的师兄赞叹先生好福报。先生跪下去,恭恭敬敬、五体投地地给上师顶礼。此时的他,已褪去了来时的傲慢与邪见。
1
柒
1
通过考试
先生要参加职业考试。但从藏地回来后他总不在状态,看不进书,一度想放弃考试。最后看在之前复习了那么长时间的份上,还是去参加了。考完后先生又开始复习,因为他说这次肯定过不了。我让他多祈祷上师。
11月的某一天,收到先生微信:“我通过考试了!”随即接到他电话,他开口兴奋地喊到:“我只比分数线高了6分!这次考试真的是上师加持!否则我肯定过不了!
明年我还要去扎西持林!”
1
捌
1
理解选择
同学聚会上,先生向他的同学介绍他在藏地的见闻和上师的功德。
同学表示对年轻师兄出家不理解。先生说:“一开始我也不理解,现在我觉得,在家赡养父母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出家,我也非常赞同,这需要福报。”
同学开玩笑问:“那你会出家吗?”先生认真地回答:“也许会,现在还不好说。”——这样的回答,谁能想到出自于我的先生?
那个曾用无比激烈的方式反对我学佛,曾对佛法有诸多的偏见甚至是邪见,曾经充斥了傲慢、骄矜……这样的一个人。
一年过去了,他依旧还是上师口中那个“大学生”的模样,但是他的相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这一切的转变,都源自于您——敬爱的上师,您的加持。
《入行论》颂词说:“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您为了我们,一世又一世地来到我们身边,对我们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始终不离不弃。
我们愿生生世世追随您,依止您,直到成为您,喇嘛钦!
文 | 菩提洲网站
佛子心语 | 希阿曲西《先生的转变》
期待您的心语
用自己的故事
点亮他(她)的人生
菩提洲 | “佛子心语”征稿:
fzxy@pt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