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山谷明月 >> 经典重温 | 大圆满前行讲解 004 —— 密法的殊胜性 Back

经典重温 | 大圆满前行讲解 004 —— 密法的殊胜性

山谷明月 2021-07-24

祈祷释迦牟尼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智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嘎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降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祈祷上师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这次传讲《大圆满前行》,我有几个目标:第一、给大家打下坚实的佛教基础;第二、令皈依多年的人在一两年中尽量修完五加行;第三、使那些对密法有成见、有邪见的人,通过这次学习,对密法生起纯洁的信心。大致有这么三个想法。

 

上一节课讲了显宗的发菩提心:我们在听闻佛法时,切莫以无记心或不善心来听,一定要发起善心。而在善心中,希求自我解脱的出离心是一种所断,唯一当求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当然,学习佛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出离心的,其中向往解脱的部分并不是所断,要断除的只是想着自己这部分——倘若听课只为了自己解脱,这样发心是不允许的。所以,大家每天听课之前,应详细观察自己的发心,看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众生,抑或是什么目标都没有?只有为了众生,才是无伪的大乘菩提心,这是我们需要的发心。

 

不仅听法、修法要以菩提心摄持,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以自己的能力、智慧、财富,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这对大乘行者来讲不可缺少。尤其在汉地,人那么多,分别念那么重,文化又如是复杂,很多人身心的痛苦极为强烈,若没有佛法的甘露妙药,不要说来世的解脱,纵然是今生的生活,也很难以面对。所以,我们每个人要以自身的力量发一点光,哪怕劝一个人皈依佛门、发菩提心、行持善法、终生不造恶业,这个贡献也非常大。现在无数的人为了一顿饭,一辈子杀害成千上万个众生,如果你依大乘佛法劝一个人不杀生、不吃肉,那么能挽救多少生命?大家可想而知。因此,在短暂的人生中,一定要竭力把佛法传授给别人。

 

现在我们这样传法,无论制作光盘、整理法本,还是平时授课,其实压力都很大,但哪怕能让一个人得到佛法滋润,这种付出也很值得。包括我身边的许多道友,从早到晚特别辛苦,但我也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这么累,无非就是想让外面的人依靠佛法的智慧甘霖,令心获得宁静、获得快乐,生生世世与三宝结上善缘,踏入光明之道,所以再辛苦也毫无怨言。

 

其实,你们每个人周围也有很多可怜人,他们对生活的执著、感情的执著、万事万物的执著特别强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一直不断地跟着潮流跑。昨前天一个亲戚告诉我,有个牧民打工两三天,赚了七十块钱,借钱买个手机后,七十块就给手机充值了。我听后触动非常大:这个人也是拼命追求生活质量的一员,他也想跟着时代与时俱进,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拿着手机,但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每天去给别人打工,藏地尤其快到冬天时,很多活儿都特别累,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部充进手机里,不用几天就打完了,真的不值得!诸如此类的愚者,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但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一个个为了心中的理想,凭着各自的本事往前冲,就像一群蚂蚁在赛跑一样。这些人不要说大乘空性观、密宗清净观,连最简单的前世后世、善恶因果,也是一窍不通。看到阳焰般的生活向自己招手,他们就像孩童追逐彩虹般,拼命地往前奔、往前赶,最终把宝贵的人生都耗尽了,来到人间除了造下如山般的恶业,什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做。

 

对于这些可怜人,唯有佛法才能拯救,唯有佛法才能让他们真正快乐,所以我们愿意无条件地付出,哪怕自己倒下去了,也不会后悔。当然,让100%的人都信仰佛教,这是佛陀也办不到的,我们也没有这种想法,但发心令一部分人享受这种快乐,这是每个人应该去做的。就好比有一种新药,我吃了对身体很好,便想把它介绍给别人,建议别人也服用,同样,我们修学佛法多年之后,的确感受到它对众生的利益不可估量,然千千万万的众生与之擦肩而过,就像在水边渴死一样非常可惜,因而愿意站出来唤醒大家,这也是修持菩提心的行为。

 

菩提心对修行人来讲特别重要,现在你们听受佛法,一定要发愿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发心的力量不可思议,有了这样的发心,因缘成熟时必定可以利益众生。以前法王如意宝座下的很多弟子,有些当时很出名,但后来出现各种状况,没有利益众生就圆寂了;有些当时虽然不出名,但发心的力量非常强,正因为如此,后来在世间饶益了无量众生。所以,利益众生不一定非要你智慧超群,也不一定非要能力卓越、财产富足,只要真有一颗善心,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有能力饶益无边有情。

 

当然,菩提心不是像传达文件一样,口头上说说就可以了,而务必要实地修持。像我们的话,修菩提心几十年了,不敢说得圣者果位,但凡夫人该得的加持也得到一些,尤其是对释迦牟尼佛的不退转信心、对上师的感恩之心,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同时愿意跟众人分享。倘若继续一层层地努力,证得圣果也会指日可待,那时候烦恼与障碍全部断除,利益众生的境界更会妙不可言。因此,大家对菩提心应时时串习,哪怕坐车时看到路边一只狗被车压了,也应该念几句观音心咒,将此善根回向给它。如是一点一滴积累,最终定可使身心得以转变,这是真正的“见修圆融”。

 

以上讲了菩提心的重要性,下面讲密宗的发心。对有佛教基础和密宗见解的人来讲,这种发心相当殊胜,但从未接触过密法、甚至对大乘空性法门一窍不通的人,不一定能观得起来。不管怎么样,这种观清净心非常重要。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前行引导文


诚如《三相灯论》中所说:“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此密宗金刚乘,不仅入门的途径多之又多,而且积累资粮的方便也不乏其数,加之具有不需要历尽千辛万苦就能现前圣果的甚深方便,这些归根到底就是依赖于转变意乐。如颂云:“诸法即缘故,住于意乐上。”


所以,我们在闻法时,不能将传法之处和上师等看成是这般平庸不净的显现,应当明观五种圆满而洗耳恭听。具体明观的方法:处圆满为密严法界宫,本师圆满即法身普贤王如来,眷属圆满也就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或者,将说法之处观成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传法上师明观为邬金莲花生大士,我们闻法的眷属观想成八大持明、 及勇士空行的自性;或者这样明观:住处圆满为东方现喜刹土,本师圆满为报身金刚萨埵,眷属圆满观想成金刚部的尊众——勇士勇母的自性;也可以将处圆满观为西方极乐世界,本师圆满明观成无量光如来,眷属圆满观想成莲花部的尊众——勇士勇母、男女本尊的自性。无论是以上哪种明观方式,法圆满都是大乘法,时圆满就是本来 常有相续轮。




关于密宗的特点,诚如《三相灯论》所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颂词中的“一义”,是指密宗与显宗在究竟成佛的目标上没有差别,都承认通过最初发菩提心、中间积累二大资粮,最后能现前色身与法身双运的佛果。然而,在见解、修行、行为、根基方面,密宗确实超胜于显宗。这种说法,也许个别人一下子接受不了,但如果你认真地闻思密宗续部,然后再了解显宗经论的观点,两相对比之下,就会明白密宗有其殊胜之处。

 

现在汉传佛教有些人对密宗最不理解的,就是即生成佛和烦恼转为菩提的道理。实际上,禅宗的许多特色跟密宗相似,如果你排斥密宗,那禅宗顿悟法门恐怕也值得怀疑,因为禅宗也承认依靠师父的指示、法本的加持或者参话头,利根者当下能明心见性,获得圣者果位,这一点跟密宗是相同的。当然,显宗与密宗的差异,凡夫人以分别念判断相当困难,所以我们理应先去闻思,之后才能明白哪个更殊胜。

 

这里讲了,密宗在四个方面胜过显宗,具体而言分别是:

 

一、“不昧”:见解方面不愚昧。见解分为胜义、世俗两种,在抉择胜义时,显宗虽然依中观理论承认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如实抉择光明如来藏的本体;在抉择世俗时,显宗虽然承认万法如幻如梦、现而无自性,但并没有像密宗一样,通达一切显现是五智、五佛身的本体。所以在这方面,显宗不如密宗。

 

二、“不难”:行为方面不难。密宗依靠殊胜的直指方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用,不舍烦恼的同时证得菩提,地道顿时获得圆满。它不需经历极大苦行,就像国王恩扎布德那样,可以一边享受世间的欲妙,一边通达心的本性。这跟汉地禅宗非常相似。

 

三、“方便多”:修行方面具诸多方便。密宗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生圆无二大圆满等许多不共修法,生起次第又分有相、无相之别,圆满次第又有风、脉、明点的观修方法,同时,上师们的窍诀开示也不胜枚举。这些方便方法,在显宗经论中并不明显,只是以隐藏方式叙述的。

 

四、“为利根”:根基方面是利根。“根”分为涅槃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其中最根本的是信根。如果对上师和密法有强烈信心,弟子当下即可开悟,这类现象在密宗历史上非常多。

这四个方面,是显宗所不及的。乍听之下,对显宗闻思时间较长、对密宗道理不熟悉的人,可能有点接受不了,我也遇到过很多法师,他们讲不出什么理由,但就是不愿承认这种观点。不过也情有可原,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密宗揭示的是显宗的隐藏义,若不借助密宗的窍诀,很难以揭示《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显宗甚深经典的隐藏义。一个人如果只精通显宗,不可能解释得了密宗;但一个人如果精通密宗,肯定能把显宗讲清楚。

 

你们若对密宗不甚了解,可以找精通密宗的法师进行交流,千万不要信口毁谤,甚至排挤、舍弃密宗,造下特别可怕的恶业。我并非因为自己是学密宗的,就开始拉拢别人,拼命给别人宣传密宗多么好,而是站在公平立场上,客观评价得出的结论。我自己平时跟人交谈、处理问题时,坚持的唯一原则就是公平,虽然有些人可能不这么认为,觉得我好像偏向某一方,但我扪心自问,的确可以说问心无愧。

 

我对密宗的信心不是一种盲目,毕竟学习这么多年了,有些道理还是比较懂。那天我给一个道友开玩笑:“我没有博士帽,但博士的学问应该有。”他问为什么,我说:“世间学问很简单,我虽然没上过大学,但读书时那些课程非常容易,如果有因缘继续读下去,考个博士不是很难。现在有些比我还笨的人,已经拿了一两顶博士帽了。”其实跟学世间知识比起来,我出家后才懂得什么叫精进。原来我的一个师范老师说:“你以前读书时很精进,不知道后来出家怎么样了?”我说:“那个时候我特别不精进,天天做一些非法的事情,非常惭愧。自从出了家,才知道利用所有时间专心致志学佛。”二十多年的时间,我都用在闻思修佛法上了,其中学习密宗占了一半,自己对密法越研究,就越起信心。有些外行批评密宗如何如何,这种人不一定很聪明,即使聪明,也没有我们学的时间长。通过这么多年学习研究,我确实发现要精通佛教的话,最好先对密宗道理总体上了解。当然,完全通达对凡夫人来讲很困难,不过至少也要懂得:显宗的一些经典其实跟密宗观点无二无别,但密宗有许多殊胜的窍诀和能力,这是不可否认的。

 

一讲到密宗殊胜,你们也不要认为这是藏传佛教的说法,它是非常符合事实的语言。不承认这个就不承认真理,不承认真理的人,跟他辩论也没有用。密宗不仅入门的途径多之又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也不乏其数。光是一个七支供,按照密宗窍诀来宣说,它的修法就非常多。还有上师瑜伽、生圆次第,每个道理既符合显宗教义,也符合众生根基。现在汉地之所以这么多人学密宗,来了个藏传佛教的大德,许多人都去纷纷拜见,一方面是他们与密宗有殊胜因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密宗有很多不经千辛万苦即能现前圣果的甚深方便。

 

这些甚深方便,归根到底依赖于转变意乐——观清净心。前段时间,学院几个发心人员去我的寺院,拜见了八十多岁的拉雪堪布,在他面前问了一些佛法,并拍成录像。事后我看了一下,他老人家给他们主要讲了三点:一、要看破世间,世间没什么可留恋,一定要发起出离心;二、现在芸芸众生非常可怜,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发起菩提心;三、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一切万法本来清净,可众生因无明烦恼所覆盖,见不到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要观清净心。他讲了三点,尽管语言很少,但所讲的内容都是精华。我当时也赞叹道:“你们这次去参拜,还是很有收获的。老修行人的语言没有花言巧语,现在人或许不喜欢听,但讲的都是小大乘的根本,尤其是密宗观清净心,这个很重要!”

 

所谓的观清净心,并不是将本来不清净的东西观为清净。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假如认为轮回本不清净,却非要把它观为清净,这就如同把装有呕吐物的瓶子,使劲观为清净一样,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实际上一切万法本来清净,这在密宗中讲得非常清楚,即使有人不承认密宗,显宗了义经典中也提到了这方面的道理。例如,显宗《维摩诘经》就有一个具髻梵天的公案,在《大幻化网》中曾引用过,其内容是这样的:

 

一次,佛陀给大众开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道理。当时舍利子听后,心生怀疑:“如果说心净则佛土净,那世尊因地时心岂非不清净,要不然他的娑婆世界怎会如是杂乱秽恶?”佛陀知道他的心念,问:“盲人看不见天上的日月,是日月的过咎吗?”舍利子回答:“不!是盲人自己的问题,非日月之过。”佛陀说:“同样,我的佛土非常清净,只是众生见不到而已,并非如来的过咎。”

 

此时,螺髻梵王(具髻梵天)对舍利子说:“你不要认为娑婆世界不清净,在我的眼中,释迦牟尼佛的刹土清净无垢,宛如自在天宫。”舍利子不相信,说自己所见的全是泥石瓦砾、丘陵坑坎,冬天路上都是冰,走路不方便,城市里都是密密麻麻的车——他这个倒没有说,我发挥得太过分了!

 

于是佛陀以脚趾压地,顿时三千大千世界庄严无比、极其清净,呈现出无量的功德。舍利子见后叹为稀有。佛陀说:“我此佛土恒常清净,只不过你没有见到罢了。譬如天人享用同一食物,由于各自福德不同,所感受的味道千差万别,同样,众生因为业力有异,有些人见不到此土功德庄严。心清净的人,才能见到诸法清净。”佛在《华严经》中也说:“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

 

因此,《华严经》、《维摩诘经》、《入楞伽经》等显宗经典的观点,跟密宗所提倡的观清净心完全一致。你们不要认为,观清净心只是密宗的说法,实际上,若把汉传佛教这几部经典研究一下,里面有许许多多观清净心的教言。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密宗,单纯以显宗窍诀讲《华严经》、《维摩诘经》,许多道理不一定解释得来。所以,显密各派应当互相圆融,才能得到释迦牟尼佛的究竟密意。

 

在修行过程中,观清净心转变意乐很重要。《文殊根本续》也说:“诸法即缘故,住于意乐上。”万法依靠因缘而生,因缘又住于意乐(心)之上,心清净则一切皆清净,心不净则一切皆不净。你的心怎么样安立,万法就会怎么样显现。续部中也有很多教证说:心清净的话,纵然是地狱,也能看成清净刹土;心不清净的话,即使是极乐世界,也会视为不清净的地方。比如心清净的人到了五台山,就会觉得那里跟人间天堂没有任何差别,出家人个个威仪庄重,山山水水均是般若法身;而身心有污染的人,只觉得山是普通的山、人是烦恼深重的人,从那里回来一无所得。

 

所以,心清净与心不清净有极大差别。有了清净心,一切均会随之清净。《圆觉经》云:“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也说:“魔界即佛界。”对分别念较重的人来讲,魔王波旬的世界不可能与佛陀的世界同日而语,然而在究竟义中,万法在胜义中远离戏论,世俗中是清净平等的。

 

显宗的最高见解,只抉择了远离戏论的大空性,而观清净心方面的教言,在《华严经》、《维摩诘经》等中提是提了,但只是以比较隐藏的方式提出,并没有作详细阐述。其实,佛教的真正观点是一切法皆清净、烦恼皆为菩提,所以,密宗才能圆满解释《六祖坛经》。如果不懂密宗,光是说“烦恼即菩提”,很多人不一定理解——“贪嗔痴烦恼是要舍弃的,每个佛教徒不愿接受,怎么会是佛陀的智慧呢?”“若如此,佛陀和众生岂不是变成一体了?”……很多矛盾会在脑海中不断地浮现。但若有了密宗见解,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因此,我们首先要懂得转变意乐,明白现在的所见所闻,全是清净刹土的游舞或显现,只是自己以无明烦恼不能照见,就像胆病患者把白色的海螺看成是黄色的一样。如果依靠善知识的教言,于一切威仪中观清净心,那密宗的见解自然而然会生起来。

 

密宗的见解,并非与显宗完全绝缘。有些人认为学显宗就发菩提心,学密宗就观清净心,这种分界是大错误。发心要视你的根基而定,如果你只能发菩提心,听课时可为了利益众生而发心;如果在此基础上,明白一切本来清净,这并不是把坏人强迫地观成好人、烦恼特别重的人非要观成智慧多的人、黑色的炭硬是观成白色的,而是它的本体原本如此,那就可以观清净心。

 

万法本来是清净的,我们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自己的心有问题。以前国外有个牧师,他对玫瑰花过敏,有一次他在教堂给别人讲课,突然发现旁边放了两盆玫瑰,立即眼泪鼻涕直流,喷嚏更是接连不断,一堂课讲得很不成功。事后他骂管理人员:“你明知我对玫瑰花过敏,为什么还给我摆这个花?”管理人员说:“我放的是两盆塑料玫瑰,没想到你对假花也过敏。”可见外境中不存在实有的不清净,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在作怪,心可以把真的当作假的,也可以把假的反认为是真的。

 

其实万法没有一个是不清净的,包括我们的贪心、嗔心,一旦反观它的本体,也完全是智慧的妙用。《大幻化网》等密续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推理。既然意乐如此重要,我们在闻法时,不管对传法的上师、听法的道友,还是传法的处所,都不能看成是平庸不净的显现,而应当明观五种圆满。

 

密宗的五种圆满,就像记叙文一样,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按照有些上师的观点,其明观的方法是: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印度鹿野苑,传法上师观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五比丘与八万天子,闻法时间观为佛陀成道四十九天后,所传之法是第一转F轮——四谛法门。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印度灵鹫山,传法上师观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舍利子目犍连等五千比丘、众生主母等五百比丘尼、给孤独施主等优婆塞、萨嘎玛等优婆夷及其他无量众生,闻法时间观为佛陀说法十二年中,所传之法是第二转F轮——般若法门。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成广严城、王舍城、人间天界等不定地方,传法上师观为本师释迦牟尼佛,闻法眷属观为共同和不共的天龙夜叉等无量众生,闻法时间观为佛陀说法三十二年中,所传之法是第三转F轮——分别法门。

 

或者可按密宗所说,把传法之处观想为远离一切戏论、无法用语言描述、诸法自性清净的密严法界宫;传法上师观为一刹那于自现获得证悟的法身普贤王如来;闻法眷属观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不能想“这个是居士,那个是出家人”、“这个人格不好、那个长相太差”,而应把他们观为宝生佛、不动佛、白衣佛母、法界自在母等如来密意传的圣尊,或喜金刚、文殊友、布玛莫扎、嘉纳思札、莲花生大士等持明表示传的圣尊,以及男女本尊的自性。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一世敦珠法王等伏藏大师在净见中都见过,藏传佛教好多寺院也专门修了十三层的莲花宫);传法上师明观为莲花生大士;闻法眷属观成八大持明、君臣二十五尊及勇士空行的自性。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东方现喜刹土;传法上师观为报身金刚萨埵;闻法眷属观成金刚部尊众——勇士勇母、男女本尊的自性。

 

要么,把传法之处观想为西方极乐世界;传法上师观成无量光如来(阿弥陀佛);闻法眷属观想成莲花部尊众的自性。修净土法门的可以这样观。

 

(根据个人的信心不相同,可把传法上师观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也可观为莲花生大士、弥勒菩萨等其他本尊。《入楞伽经》中说:“众生心涅槃,本性常清净。”通过这种方式闻法,自相续肯定得到圆满加持。

 

曾有弟子问米拉日巴尊者:“您是谁的化现呢?”尊者说:“我是谁的化现并不重要。即使我是三恶趣众生,但如果你把我看作金刚持如来而祈祷,同样会得到金刚持如来的加持。”后来乔美仁波切讲上师瑜伽时说:“你们一定要记住米拉日巴尊者这句话,就算给你传法的人是地狱、饿鬼中转来的,若把他观作普贤王如来、莲花生大士等圣尊,同样也能得到圣尊的加持。”

 

昨前天很多人问:“我上师是觉囊派的,我上师是汉地和尚,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我可不可以把他观成莲花生大士呢?”其实是完全可以的。根据米拉日巴尊者和乔美仁波切的教言,只要你有信心的话,可把对自己法恩最大的根本上师观为任何圣尊,然后在他面前祈祷。

 

不过,有个别道友认为:“假如上师是法王如意宝等公认的大成就者,这么观想倒还可以,但如果是其他人,这样观就有点困难了。尤其是我们班的小法师,要把他观成莲花生大士,简直差太远了!”如果你分别念这么重,即使真正的莲花生大士来到面前,你也不一定观清净心。)

 

无论是以上哪种明观方式,法圆满都是大乘法,时间圆满都是本来常有相续轮。

 

所谓“本来常有相续轮”,是密宗不共法语,意为永不间断。《妙法莲华经》中有一句话是:“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而实际上佛陀永不涅槃,恒时住于世间说法。藏文《妙法莲华经》中也说:“佛陀无涅槃,正法无隐没。”(以前法王朝拜灵鹫山时,在山下说:“六世达赖喇嘛来到此处时,见到此山堆满了经书,我现在所看见的一切都是光明,真正现前了佛经中所说的‘佛陀无涅槃,佛教无隐没’的境界。”)

 

从显宗的角度讲,释迦牟尼佛已示现涅槃,佛法住世五千年之后,终有一天会隐没消失。但从密宗的角度而言,其实佛陀没有出世与涅槃,正法也没有兴盛与隐没,一切都是恒时存在,这就叫“本来常有相续轮”。

 

这样的道理,只有在密宗中可以解释。希望大家听法的时候,要好好地思维、体会。这次也是一个机会,没有让你们灌顶就传授密法,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本来我不能讲得太广,但因为以前学得比较多,这边漏一点、那边漏一点,还是说了一些,不过没讲特别深的修法。无论如何,你们理应懂得密宗的殊胜性,这一点十分重要!

 











莫舍己道

勿扰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