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净心引导22 | 观察多体:不正知 Back

净心引导22 | 观察多体:不正知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09-02


净 心 引 导

第 二十二 讲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第二段落观察:二十种随烦恼


第六组: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二十、不正知
二十、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境指所观境界,狭义指自己身口意的行为,行相是知解谬误的状况。


1
依对境门观察


首先区分,对此事不正知和对彼事不正知,是两个不同的心所。就像视驴为马跟视黑为白不是一个心所,虽然都是不正知的一类,但不是一体,也就是此谬解非彼谬解,一个个的所观境不同,这上发生的一个个谬解就不同,像这样辨认多体。

按照十种恶业来说,对于杀生乃至邪见这些恶业的状况不能正确了知,反而误解为合理、正当,甚至认为先进、高级,这些就是不正知的状况,所以,也有将不正知心所判为烦恼相应慧。以口业来说,滔滔不绝地谈论国事、军事、商业事、情爱事、娱乐事、种种无意义的新闻等等,不能认识这是绮语的恶业,反而认定为这是自由潇洒,是畅快,是在持一种畅所欲言、广闻博知的高级行为,那这就是对于绮语的不正知。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欣赏,在大众场合里肆无忌惮地说着妄语、诳语,不认识这是欺诳的口恶,反而谬解为这是属于随机应变、聪明伶俐等等,这是对于妄语的不正知。对于绮语的不正知不是对于妄语的不正知,因为当下发生的行为种类不同,这个语业现起的时候出现了谬解状况,那个语业现起的时候又出现谬解状况,这实际是两个事情上的错认,是两个烦恼状态。经过这个启发以后,现在对于杀、盗、淫、妄等十种恶业观察,各个上起的谬解是不同的法,确认出这是十种不正知。

观察2分钟

在恶业以后,再转到内心更细的心行的状况,会发现在烦恼这个大的范畴里面有各种的不正知。也就是当烦恼起来的时候,不认识它是烦恼、是苦因,反而谬解为这是正当的、合理的,甚至是高尚的、善妙的。比如,贪爱当中所谓的男女情爱发生的时候,不能正知这个是烦恼,是轮回的根源、万苦的因素,反而以为这是美丽的爱情,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将来会以此出现无数的欢乐等等,那么这样就是对于贪爱的不正知。或者,现起的是高慢的烦恼,不能正知,不晓得这个是一个持着自我的高相、无量过患的根源,反而以为这个是在维持自我尊严,这是清高等等,这是对于慢烦恼的不正知。正在起嗔恚烦恼的时候,认为这个是合理的,这是维护自我,必须打击对方等等,这样子是对于嗔恚的不正知。处在狐疑的状况里,不晓得这是烦恼,还谬解为这个是一种合理的怀疑主义的行为,这是对于疑烦恼的不正知。按这个提示,现在观察对于贪爱、嗔恚、愚痴、高慢、疑虑、恶见这六种根本烦恼,当它们现起的时候不能正知,反而谬解这个是正当的心。像这样,一个上面一个错认,这是六大种类的错认,实际是六种不同的不正知的情形。

观察1分钟

推广开来,现在观察对于所有的恶业和烦恼上的不正知,林林总总,就像一个谬解稠林一样的,那么多的谬解之树是不同的个体。再说个譬喻,比如一个大监狱里的看守出问题了,把张罪人认为是善人,把李罪人认为是合法公民,把黄罪人又认为是贤人,把刘罪人认为是正人君子等等,结果他对于这个大监狱里的无数罪犯都发生一个错乱病。像这样,对张罪人的谬认和对李罪人的谬认,是发生了两个不正知的心。像这样,现在观察自己这个身心相续是个极大的监狱,身口意三门是三大分部,里面都潜藏着无数个张王李刘等罪犯型的恶业,心就是那个精神有问题的看守。当这一个个冒出来的时候,它都是谬认: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合理的,那个是正当的等等。就像这样去观察,实际上在自心这么一个大监狱里面,有一个神经病一样的看守,结果就发生了无数个不正知的心所。

观察1分钟

对于烦恼方面、善业方面,或者各种的万法体性方面可以作同理观察,确认到这上是无数多体,没有两个是一体的。


2
依时间门观察


此时出了谬解的病不是彼时出了谬解的病,不然今天就成了昨天,但今天是不可能返回到昨天的。这样就可以看到,前后不同时刻出生这样的谬解病,其实就是等于不同时间生了谬解儿子那样,前时生的不是后时生的,这样辨认出,各时间生的不正知的小儿子是不同的个体。

首先以我们一天的心理历程观察,在一段时间之流里,不断地在生不正知的孩子。处在极具欺诳性的现代生活场合里,时时都引得我们发生谬解的病症,单是从以苦为乐、以无义为有义这上来说,真的是时时地在出这个谬解的病。好比从早上开始,进入城市工作的场合,打造得非常地高级、上等,那我们就会觉得,这一刻很有意义,那一刻非常地有价值、很快乐,而且口里不断地说“这个很快乐,很有意思,很浪漫,很激情,太好了”等等。那么就像这样,实际这些都反映出在不断地发生谬解的病。

这是一个轮回,里面充满了苦,这些都是虚妄分别所现的相,连我都没有,他也没有,各种的粗的色法、心法本来都是错觉,种种的心理状态都是烦恼,各种造作都是有漏业的运转。然而我们却认为这个是乐,那个是好,那个是净,这里面有我、有我所实现的意义,这样是不是充满了谬解呢?就像这样,碰到因缘的时候,不断地发生谬解的病症。这样就确认到,在一天的相续的时间流里,后后不是前前,不断地出现的就是错解的病症,它实际是不断地随缘出现的不正知的心,没有两个是一体的。像这样观察,一天当中出无数个不同体的不正知。

观察1分钟

推广开来看到,我们在轮回里已经漂流了无数劫,自从一念迷失开始,再再地错认、谬解,发展出极为庞大的错认体系。在这个无数生的时间的迁流当中,相续不断地现起对万法体性的谬解,对身口意业的谬解,对实相的谬解,对因果律的谬解等等,那么像这样可以看到,一念一个谬解,出一个不正知的小儿子。那么从中可以看到,从这个五取蕴的续流中心当中,纷纷不断地出不正知的病状,这样子实际是无数密如雨点的不正知的心。

观察1分钟


3
依相状门观察


就像重病不是轻病,否则前面轻微的病人成了后面严重的病人了,这样就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病是不同个体的法。现在把这个病移在错乱病症的不正知上面来观察。举个例子来说,将爱情谬解为神圣,这也是有它的发展历程的。比如当初是看一两部言情小说、一两部爱情片子,已经受熏染了,因为很重的文学直接打入到心识当中,发生了“这相当美好”的一种错觉,这时候已经出现了轻度的错觉的病症,它就是一个轻的不正知或者谬解的病态。日后随着熏染程度的加深,比如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这种情境当中,有意识地强化这种错觉,还自己沉浸在里面。或者如饥似渴地看几十部、上百部的爱情片子、爱情小说,那就会发展出深度错觉,乃至到极度错觉。最终已经成了一种坚固化的不正知的状况,它就是深度的谬解病。这样将情爱不正知分为一百个程度,每个度数上就是一种谬解病状。那么像这样,实际是一百个爱情谬解病上的心所,重的不是轻的,像这样区分,实际是一百个不同的个体。

观察1分钟

按照这个启发,其他各类的烦恼、各种的业行,对于万法的观感、看法,这上面都有程度不等的差别,在每一个类型的不正知上,都有轻度、重度、极度,这上可以区分出无数多体。

从具体内容门观察谬解的差别。比如同样对于爱情,由于所看的爱情片子、爱情小说有不同的类型,自己所依止的爱情说教大师是不同的,给传入的概念信息是不同的,虽然大家普遍对爱情谬解为神圣,这个是共同的,但是这里面有无数的爱情评论家,各有一套说辞、一套概念,这个就是它内在的内容的差别。对于同一个事件,他的谬解上是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知解的内涵或者理解的内涵。那么就从这样一个荒谬理解的方面去看,一种理解就是一种谬解,有一百种理解就是有一百种谬解,像这样区分出多体。
观察1分钟

且不说长劫轮回所受的熏染,只看今生几十年接触各种不正的说教、媒体的灌输,那么就会发现,对各种的事件都是发生了谬解的病。比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方面面,选择自身熟悉的类型去看,各个上面都有具体的内容,就可以看到,对于这件事发生谬解,有各种的心理、语言和概念的状况。就像这样区分清楚,一种概念、一种理解就是一种谬解,那么像这样,任何一个上面都可以分出无数多体。

总之,五取蕴的杂染中心,单是不正知心所这个部类,就是一个无比庞大、复杂的体系,就从这个系统里随着因缘不断地现行不正知的心所。会发现这是一个因缘的产物,只见不断发生的是无数多体的状态。

以上对于不善心所,也就是十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的三门多体观的修法,作了细致地引导。其余的十一种善心所、四种不定心所、五种别境心所,以及受、想之外的三种遍行心所,也都要按照对境门、时间门、相状门这样来作具体地观察,这里就不再多举例。

■ 下面对于行蕴差别观的修法作个总结。原文中说:

“所谓行蕴,是与心王相应之蕴,包括除去受、想二者之外的思、触等种种心所,这也是有许多种的。譬如,善心所具有信、惭、愧等多种,不善心所也有无信、无惭、贪、嗔等。以此为例,具有众多不同的种类,而其中对一个如贪或无贪的心所,如果以处所、时间、相状的方面区分,又可以分成无量。因此,行蕴也是许多种类的多体,按照这样想而观察。”
行蕴差别观,要按照粗、细两大层次来作观察:第一、心所种族差别观;第二、每一心所种族内部差别观。
第一层次,要看到行蕴就是指除了受、想之外的49种心所,比如善心所,有信、惭、愧等的各种种类;不善心所,有不信、无惭、贪、嗔等的各种种类等等。对于这些心所,要一一认识它们的体相,看到彼此各不相同。比如,不能说惭是愧,或者等舍是轻安,也不能说谄是诳,或者不信是懈怠等等,要像这样看到各有各的体性,这是第一层次的差别观。
第二层次,对于这49种心所当中的任何一个心所,如果按照对境门、时间门和相状门,又可以作无数的区分。比如贪心所,在对境上面,有人、事、物各种的境,有一境就有一贪,对境不同贪心不同,这样在境上就能区分出无数多体。就时间而言,在各个时间、各个阶段上发生的贪各不相同,此时的贪不是彼时的贪,今天的贪不是昨天的贪等等,从时间上区分也是无数多体的。再者,从相状而言,程度上有轻有重,持续度上有短有长,热度上有高有低等等。像这样就可以看到,一个贪心所的内部都有无数的种类,其他心所依此类推。

总之,要像这样作总的心所种族差别观,和分别的每一心所内部差别观——三门多体观。经过了这样具体地观察,最后自己就会清清楚楚地看到,内心世界里这么多的心所,的确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多体,由此引生行蕴是许多种类多体的深刻的定解。


相关链接
↓ 上下滑动翻看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1

•《净心引导》讲记01

•《净心引导》讲记02

•《净心引导》讲记03

•《净心引导》讲记04

•《净心引导》讲记05

•《净心引导》讲记06

•《净心引导》讲记07

•《净心引导》讲记08

•《净心引导》讲记09

•《净心引导》讲记10

•《净心引导》讲记11

•《净心引导》讲记12

•《净心引导》讲记13

•《净心引导》讲记14

•《净心引导》讲记15

•《净心引导》讲记16

•《净心引导》讲记17

•《净心引导》讲记18

•《净心引导》讲记19

•《净心引导》讲记20

•《净心引导》讲记21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