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不是声音……
那这个时候不合理的思维是什么呢?难道有人说我坏话,我不开心,这个也不合理吗?当然,虽然这个烦恼是不合理,但是从世俗的角度、感官的层面讲的话,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不合理的思维,大家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立即就会感觉到。
其实我们很多烦恼产生的因素,是一个错觉。但是人就活在这个感官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确实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人就生活在一个这样子的世界里,就没有办法。
理论上,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就是错的,不对的,不是这样子的,我的这种想法是错的。但是,一回到生活当中,一切都变得真实、正常、合理。然后我们又通过非常公正的态度去思考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这个是不对的,错的。
但是回到了现实生活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以感官的结论为主,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这都叫做感官的世界。看到的都是我们的视觉,听到的都是我们的听觉,除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这些东西以外,也没有什么世界了,就是一个人的世界,就这么大。那这些都是我们的感官创造的,实际上,我们深入的了解的时候,是它创建的。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是感官创造的,我们认为这是外面存在的东西。所以,回到这个世界里的时候,我们的理论都没有用了,这个时候这些都是非常的实在。
然后,这个显得非常实在的世界,用思维一观察的时候,立即就发现不是真实的,是假的。我们在打坐观察的时候很容易发现是错的,回来的时候又觉得没有错,很真实。我们人就在这两个中间穿来穿去。最后就是我们到底要依靠哪一个,也不知道。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佛就暂时把这两个世界分开,我们的感官世界、现实生活,就叫做世俗谛;我们通过逻辑以及佛教的理论观察,所得到的结论,叫做胜义谛。把这两个世界分开了以后,我们有些时候又更加迷茫了,到底是有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什么意思?那胜义谛里面没有了,这个到底算不算没有?
胜义谛当中没有,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有啊,世俗谛当中都是存在的。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这些都是一个问题,我想如果真正要了解“空性”、“无我”的话,还是要学习一下中观,但是,我们今天不讲得这么复杂。
刚才在讲我们的一个非理的作意,比如说:别人说我们坏话的时候,我们生气了,一个是我们的种子;另外一个,就是认为,他在说我的坏话、他骂我、他说了我的一些不该说的事情,所以,我生气。这个时候主要的一个是,我认为他在说我,这个叫做非理作意,这叫做不合理的思维。那我们很多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合理,他就是说了呀,他就是说我的坏话呀,这是我亲耳听到的,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呢?我们很多人也是这样子。
但是,进一步去思考的时候,真的说了吗?什么叫做“他说了我的坏话”?实际上,就是他的喉咙两边,有发出声音的声带,稍稍振动了一下。这个房间里面,都是空气,因为声带振动了以后,他嘴巴边的空气,就产生了一个波,就像一个平静的湖里扔了一个石头,就有很多很多波,那个波就是从小到大,这样子传出去的。
然后,这个波就传到我的耳朵里面来了。最后,这个波就振动了一下我的耳膜,其他什么也没有。那这个声音不是他说的吗?没有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声音。声音是我自己的耳膜振动了以后,科学家就说大脑,我们佛教就说,大脑是一个工具而已,实际上,真正的去感受的,不是大脑,是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的意识。
意识感觉到了一个所谓的声音,实际上,从他的嘴巴到我的这个耳朵之间,没有什么东西传过来了,就这么一个空气里面的一个不同的波。那这个波是不是声音呢?也不是声音,这就是空气,除了空气的不同的形式以外,没有什么声音。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他只是动了一下他的声带。声音是我自己的大脑里面产生的一种画面,或者是用佛教的话来讲,声音就是我自己的意识或者是我的耳识,我们会说,眼耳鼻舌身,耳识当中产生的一种感觉。
这个感觉是因为空气的波振动了我的耳膜,所以我的意识当中,就又产生了一个感觉,声音是我自己的感觉。他没有发出声音,但是呢,因为我这里就是有这个感觉,然后他的嘴巴在动,所以我们认为这是这个人说的声音,但是这个人实际上没有发出什么声音,这个不是佛教讲的,这个是科学讲的,但是,佛教讲的内容就是一样的。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