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语业与意业 | 学子FM.20
前行引导文
大
圆
满
龙
钦
宁
提
华智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学子FM
朗读:圆健
|
庚一、一般妄语:
一般妄语,就是指怀有欺骗他人之心而说的一切自性妄语。
庚二、大妄语:
信口开河地说行善没有功德、作恶没有罪过、清净刹土没有安乐、恶趣没有痛苦、佛陀没有功德等等,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为严重的弥天大谎了,因此这些被称为大妄语。
庚三、上人法妄语:
本来没有得地而说得地了,没有神通而说有神通等,凡是自己没有功德说成有功德,这一切都属于上人法妄语。在当今年代,骗子与圣贤比起来,是骗子更为吃得开的时候,人们的思想行为很容易改变。有些人自我标榜为上师或成就者,不择手段地诳骗坑害他人,比如有人说:“我已经见到本尊,并且酬谢供养了本尊。”或者说:“我已经看见了魔,并且消灭了那个邪魔。”口出此言的人大多数绝对是在说上人法妄语。
因此,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轻信自欺欺人的大骗子,一定要依止一位非常熟悉、谦虚谨慎、表里如一的修行人作为善知识,在他面前求得今生后世解脱的正法,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有些人虽然具有世间道的一点有漏神通,但那只是暂时的,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无漏神通只有圣者才能拥有,其他人根本不具备,要得到这样的无漏神通也有相当的难度。
|
庚一、公开离间语:
公开离间语,一般是指具有权威的人在两个人同在的场合里,当面以离间语使他们俩关系破裂而分道扬镳。比如说:“这个人暗地里对你如何如何恶语谩骂,而且明目张胆地对你如此如此迫害,今天你们俩好像不是那样的嘛?”类似这样直截了当挑拨离间的语言就叫做公开离间语。
庚二、暗中离间语:
本来两人情投意合,另有人到其中的一个人面前说:“你对他倒是情真意切、关怀备至,可是他对你却品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背后以离间语让双方各奔东西的话就叫做暗中离间语。
在所有离间语当中,要数破僧和合最为严重,尤其是在密乘传法的上师与弟子之间进行挑拨而搞破他们的关系,或者在金刚道友之间制造不和,那罪业可是重上加重。
己四、绮语:
绮语所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婆罗门的咒语等本来不是正法反而认为它是正法的,或娼妇妓女的淫秽语言、撩起自他贪心的靡靡之音、关于军事武力抢劫盗窃之类的高谈阔论,诸如此类凡是能引生贪嗔痴的无稽之谈,通通属于绮语的范畴。尤其值得提醒诸位的是,在别人诵经念咒等时,口若悬河地谈论许多令他们心思散乱的无关话题,会断绝别人行善的资粮,罪过极其严重。
各种各样的绮语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绮语都是由贪心与嗔心引起的,在说绮语的过程中自他相续中萌生了多少贪嗔,罪业就有多大。
再者说,诵经念咒等期间,如果掺杂一些废话,那么不管你念诵多少咒语都不会有什么收获。特别是在僧众行列中如果有一个人废话连篇,那么僧众全体的善资都会断送在这一个人的手中,而且也会损毁施主所积的资粮。
本来在印度圣地除了具足功德、远离过患的人以外,其他人没有资格享用信财,世尊也没有开许。然而,现在我们有些人只是学了一两套密宗仪轨,刚刚会念诵便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通过密宗仪轨的方式来享用信财,如果是没有获得灌顶、不具足誓言,对生圆次第一窍不通、没有圆满念修的人,随随便便念诵密咒仪轨,那就成了苯教的吟诵一样,因此罪业相当严重。
事实上,黑财就像燃烧的铁丸子,除非具足生圆次第双运铸铁之牙齿的人才有能力享用,如果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享用,只会自讨苦吃,焚毁相续,如颂云:“黑色信财乃是生命之利刃,过分享用斩断解脱之命根。”暂且不说具足生圆次第,有些人甚至都不能流利地读诵,只不过是认识词句罢了。尤其作为仪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念诵,如果念诵期间打开绮语的伏藏门,也就是以言说各种贪嗔的无关语混日子,结果只会损人害己。因此,诸位僧人平时也要断除绮语,默言不语而精进念诵,这一点非常重要。
|
己一、贪心:
对于他人的财物,心里打着“如果这财物为我所有那该多好”的如意算盘,并且三番五次地思量:我有什么办法才能将这份财产弄到手中据为己有呢?诸如此类凡是对别人的财物生起谋求的心态都属于是贪心。
己二、害心:
对他人痛恨在心,满怀愤怒之情而想:我应当如此这般损害某某人。见他人拥有荣华富贵心里便不高兴,并且暗自诅咒:如果这个人不安乐、不幸福、没有这样的功德该多好!当别人遭遇不幸,受到挫折时,在一旁幸灾乐祸。诸如此类凡是对他人生起损恼的心理都属于害心之列。
|
庚一、无有因果之见:
认为行善无功、作恶无过的观念就叫做无有因果的见解。
庚二、常断见:
总的来说,邪见可以分为三百六十种或者六十二种等等(《如意宝藏论》中有详述)。但如果将所有的邪见归纳起来,完全可以包括在常见和断见当中。
所谓的常见,就是认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等等的看法。
断见,也就是指认为一切诸法是自然而生,前世后世、因果不虚及了脱生死等均不存在的观念。比如《黑自在书》中说:“犹如日出水下流,豆圆荆棘长而利,孔雀翎艳诸苦乐,谁亦未造自性生。”意思是说,持断见的人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是谁牵引而上的;河水向下流淌也不是谁人引领下去的;所有的豌豆都是圆形也不是谁人抟成的;一切荆棘刺又长又尖、非常锋利这也不是谁削造的;孔雀的羽毛五彩斑斓、绚丽多彩这也不是谁绘制的,而是因为它们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同样,世间中显现的各种喜怒哀乐、善恶吉凶也都是由本性造成的,因此他们一口咬定往昔业力、前生后世等并不存在。我们如果认为他们的宗旨千真万确并且随之而行,或者,虽然没有随行,但认为佛的经教、上师的言教、智者的论典等不是真实的,满腹怀疑或者妄加诽谤,这些都属于邪见。
在十种不善业当中,要数杀生和邪见这两种罪业最为严重,如云:“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
除了地狱众生以外,谁都贪生怕死,而且每个有情最为珍爱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因此杀生也是罪大恶极,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偿还五百次命债。此外,《念住经》中说:“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在地狱中住一个中劫。”
尤其是依靠塑佛像、印佛经、建佛塔等善举为借口而造杀生等恶业,罪恶更为严重。帕单巴尊者说:“依恶建造三宝像,将被后世风吹走。”
有些人自以为把上师、僧众迎请到家中以宰杀众生的荤腥血肉供养他们是在行善,实际上这种做法必将使一切施主、福田的相续都染上杀生的罪过,施主供养食物成了不清净的供养,对于福田来说也已成了邪命养活,这种罪业远远超过了所行的善事。除非是有起死回生能力的圣者,一般人相续没有不被杀生罪业染污的可能,上师们这样做也一定会危及自己的寿命与事业。因此,除非的的确确能够将所杀众生的神识超度到极乐世界,否则必须竭尽全力断除杀生这一恶业。
再来说一说邪见,对于某个人而言,即使相续中生起了一刹那的邪见,也将失毁一切戒律,而不能列入佛教徒的群体中,也不算是闲暇的人身。一旦相续已被邪见染污,从此以后,即使是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脱之道,而且造罪也没有忏悔的对境。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