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勒国信仰佛教的国人非常多,国王和王子都皈依三宝。不论是南部?宾和北部龟兹的小乘佛教,还是于?国的大乘佛教,都能被接受。于是在沙勒国形成了各佛教派别相互并存的局面。国王曾颁诏举行千僧会,来自全国和邻近各国的僧人云集王城大寺,在国王的主持下,谈经论法,展开辩论,非常隆重而热烈。
|
在沙勒国这个思想文化都十分宽松的国度里,罗什具备了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不久罗什又遇到莎车王子须利耶跋陀、参军王子须利耶苏摩兄弟俩。二位都是不为名位所动的佛教界高人,转习大乘佛教,尤其是弟弟苏摩,更是哥哥和大乘学者之师。罗什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拜苏摩为师,学习大乘。
|
苏摩告诉罗什:“我们修习大乘佛法,不仅是为了自己消除烦恼,超脱生死,更是为了普救天下众生。你要记住。”罗什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中。可是对于大乘佛学“一切皆空”的理论,罗什一时还不能理解。
|
苏摩告诉他:“你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只是一直无缘接触大乘佛教。大乘经典所说的一切皆空,绝非虚妄。”
|
鸠摩罗什一头钻进大乘经典之中,把大小乘经典拿来进行深入研究,反复对照,相互比较,才彻底信服苏摩所说的“空”是非常有道理的。他恍然大悟:“我以前学小乘犹如一个不识黄金的人,把似金的石头当作宝贝一样啊。”
|
苏摩待罗什对大乘理论有了初步认识之后,便向他传授《法华经》。此经是诸法之王,是释尊教法中的最高法门。苏摩与罗什从这部经的经义谈到对佛法的坚定信仰,谈到对佛法的大力宏扬,要求罗什担当起宏扬佛法的大任。罗什坚定地说:“我定以此为毕生使命。”
|
苏摩热情地握着罗什的手说:“你会成功的!”苏摩真不愧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人,他使罗什由小乘转入大乘,帮助罗什在学业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为罗什指明了一条学以致用的道路,树立了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此,罗什更加深入探讨大乘佛教理论。
|
罗什日夜埋头研究大乘经典,终于通达了大乘空宗奥义。对于古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古印度提婆的《百论》,他反复思考,彻底了解经文的玄妙之处,后来又将它们译成汉文。到了隋唐间,《中论》、《百论》、《十二门》成为论宗的主要典籍,鸠摩罗什也被尊为三论总的祖师。
|
鸠摩罗什在沙勒国游学一年,收获很大。耆婆感到罗什已经学有所成,应尽快地让他将大乘佛法传播到龟兹国去。不久他们母子告别沙勒国王和诸位师友,转道温宿,回龟兹国去。他们在温宿受到热烈欢迎,人们纷纷前来请罗什讲经说法。
|
温宿有个被称为“怪论师”的人,他熟读经书,颇有辩才,与他辩论的人都败在他的手下,因此他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常常因为没有对手而气闷。这一天,“怪论师”听说罗什到了温宿国,竟迫不及待地敲击王鼓,向罗什挑战,并以头颅作赌注。
|
按当时的规定,辩论的一方是有可能掉脑袋的,但罗什和他的母亲镇静地接受了挑战。“怪论师”与罗什面对面坐好。“怪论师”让罗什先发问。罗什也不推辞,严肃地说到:“一切宇宙万物皆是因缘和合所生,空无自性;一切众生也没有一个实在的自我存在。如此,则如何求得解脱?解脱者又是谁呢?”“怪论师”茫然不知所答,更无从辩论了,他惭愧地低下头,承认失败。
|
“怪论师”也不食言,拔出腰刀就要自刎,却被罗什一把拉住。罗什耐心地启发他:“我之所以同你辩论,并非是为了你的什么誓言;只是为了让你了解佛理的博大精深。你的那些理论与佛理相比,犹如石头与金子......”
|
“怪论师”心里充满感激和敬佩,他翻身下拜,再三请罗什收他做徒弟,并说:“师傅若不答应,我就死在你的脚下。”罗什只得答应下来,罗什以教训的口吻告诫他学问宽广无边,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
围观的人见刚才还那么不可一世的人一下子竟像个求救的小羔羊,都深深地感动了,人民将此事广为传扬,邻近几个国家对“怪论师”心怀不满的人也感到罗什为他们争了口气,罗什受到格外的尊敬,皈依佛门的人也多了起来。龟兹国王白纯亲自到温宿迎接罗什母子。
|
欢迎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微信号:WYBS_HK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官方网站及新浪微博。
邮箱:wybs.hk@gmail.com
网址:http://www.wybuddhist.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5738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