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常随时在眼前
藏地的国王,昔日统治的疆域那么大,最后也都纷纷离开人间,尽管他们曾拥有如此威力,现在也都成了历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留存下来。汉地其实也是一样。像夏、商、周、秦、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很多国王或皇帝非常有能力,但他们如今一个也没有活在世上,由此也看得出来,万法确实是无常的。
我们还学过历史、地理、天文学等知识,像物理方面的爱因斯坦、牛顿,也已不在人世;还有造纸的蔡伦、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以及郦道元、贾思勰等等,这些人虽曾出现于世,但现在已全部离开,对于他们的事迹,后人只能从书本上了知。
不说这些大人物,包括我们家里的人,这些年来有什么变化,自己也应该清楚。我小的时候,别人叫哪一家时,通常会以父亲那代人的名字来称呼;前几年,则以我们这一代人的名字来称呼;而现在我到我们村子去,我们这种年龄的已被淘汰,比我们小的那些人成了新主人。一代一代就这样更替,如花开花落一样,无常就在我们眼前。然而,很多人身边虽有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的迁变,可相续中存在坚固的常有之心,根本不明白无常的真相。所以,大家必须要有深刻的无常观,噶当派很多大德认为“无常观如果修得好,一切法皆不在话下”,原因就在于此。
总之,倘若思维上述道理,那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住房、受用、眷属、权势,自以为是何等何等的优越,但与上述仙人、国王等比较起来,简直就成了蜂巢一样。有些人修了一个绷壳房子,就认为:“我的房子多好看啊!”然后专门在房子里挂一些像。有些居士把房子装修完了,就觉得好像修成了“布达拉宫”一样,特别开心。然而,这些并不是很坚实,就像蜜蜂把蜂巢弄好了也很高兴,但到了冬天时,它的命运会如何也不好说。故而,佛经中云:“嗟乎有为法,其性皆无常,生已死随至,智者应深知。”
但一般来讲,凡夫人无常观特别差,除非是前世善根不错的人,才会对无常有一种感觉。昨晚我身体不好,有点睡不着,就翻了一下《宋高僧传》。里面有位知玄禅师,他大概活了73岁,对汉地佛教的贡献非常大。他很小的时候,对无常观得相当好,在5岁时,祖父让他写诗咏花,他说:“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意思是什么呢?花开的时候,满树都是红红的,花落的时候,树枝全部空荡荡的,即使只剩一朵还开在树上,明天也一定会随风飘落下来。引申而言,我们现在活在世间时,表面看起来很兴盛,可是死亡到来时,每个人都会离开,即使剩了一两个,其生命也不可能恒存,早晚有一天会撒手人寰。
如果我们也像这些大德一样,把无常深深地刻在心中,那修行就会很容易。这些大德一辈子想的都是佛法,不图名也不求利,毕生中一直认真修行。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很多人对世间的执著特别强,口头上说要修行佛法,实则无法摆脱各种诱惑。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