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众生终究成佛
我们并不是拿更多的钱去扶贫,拿更多的钱去做慈善。当然佛教六波罗蜜多当中的第一个波罗蜜多是布施,布施当中的财布施就是慈善,佛教徒应该去做。但是我们对所有的生命要给予的是什么呢?并不是物质,给予的是智慧。我们要把智慧送给大家,这是佛教对全人类的礼物,是佛法对所有众生的礼物。
我们通过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感恩的心、报恩的心、慈悲的心。我们要送给天下所有的人,这是佛教对全人类的礼物,并不是物质。当然佛教徒也应该去做慈善,物质需要的时候佛教徒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做慈善,我们有这个义务,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更重要的是把真正的爱、真正的慈悲心和真正的智慧传播给所有的人,传播给所有的生命,这是佛教最终的追求。
首先我们自己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自己没有达到的时候,没有办法送东西给其他人,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传播。首先我自己要达到这个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可以把这个方法送给更多的人。
这样以后,虽然我们拥有的物质不是很多,但是只要能够解决我们基本的物质需求,我们可以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意思。从此以后,我们看这个世界真是非常地美丽,这个大自然非常的完美,看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面孔都很可爱。最后我们还是要在佛教当中,用佛教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功利,这个时候我们会问:“学这些对我有什么帮助呢?对我有什么用呢?”对我们当然有用!我们从两三岁就开始学习,承受了这么大的学习压力,然后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为了这个工作付出这么多,然后为了车子、为了房子……然后结婚生子,为了儿女……投入了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换来的是什么呢?有幸福吗?我们几乎没有感到什么真正的幸福。
如果我们有了刚刚讲的这种方法,那我们不是这样子,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幸福。释迦牟尼佛没有说我们是很痛苦的,佛告诉我们:“你们很幸运,你们必须要知道,今天你们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不要以为今天我们的这个生命是偶然的机会。
今天我们在一个这样的环境,虽然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污染——空气、水以及土壤都受到了很多的污染,但是相对来说我们的环境还是比其他生命的环境要幸福。我们拥有一个这样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佛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偶然的机会,是我们多世累劫当中行善的果报。因为善的果报,今天我们拥有一个这样的生命。
然后佛告诉我们,你拥有这样生命的时候一定要珍惜,一定要珍惜当下,一定要珍惜这个生命,要活得健康、要活得幸福、尤其要活得更有意思,这是佛教的教育。这里没有厌世、悲观、消极,这是非常积极的人生观。
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不存在,就像灯灭了一样,一切都结束了,这是非常悲观的人生观。比如说你有再多的钱,或者当再高的官、再有名声,不就这么十几年吗?这个时间过了以后,一个正正堂堂的人说没有就没有,这之后根本不存在任何东西的话,人有什么追求呢?在这种情况下人还能有什么理想呢?没有什么理想了,就这么十几年一切都结束了,这是非常悲观的人生观。
佛教不是这样的,佛教让我们看远一点,我们的生命绝对不会这样结束的,生命永远不会结束。而且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只是迟早的问题,最后所有的人一定会成佛的。不仅是人,连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蚂蚁、苍蝇、一只蚊子,它们最终都会成佛。
人也好动物也好,他们的智慧会逐渐逐渐地成熟,成熟了以后他们会懂得自己的智慧是可以被训练的,训练了以后,这种智慧可以到达最高境界。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生命最终都会成佛的。所以佛的这种人生观绝对不是消极悲观的,佛给了我们勇气,让我们去奋斗,让我们拥有更崇高的理想,更崇高的目标,这是佛教的教育。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叫作智悲双运的修法。因为今天听课的人当中可能有没进入佛门的,或者对佛教有兴趣但没有真正去修行的人,可能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是这样,所以我们理论方面讲得多一点,但是具体的修法也告诉大家了,也讲过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修行人,也应该大概知道智悲双运的修法,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我们知道这些修法以后,希望大家努力去修行。
生命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这么短暂的生命当中人只追求“吃喝玩乐”这四个字,没有其他追求的话,这个动物也可以追求,那人生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另外一个,人活到十几二十岁或者几十年以后,结束的时候什么都不存在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我们的生命没有什么意思。很多人说心里很空虚,不知道为什么活着。很有钱的人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知道生存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可以理解。吃喝玩乐是感官的刺激,我们这么吃喝玩乐,感官的刺激多了以后,超过了它承受能力的时候,刺激过度了,就产生现代文明病,超过了我们感官的能力就变成了病。
吃喝玩乐任何一个东西开始刺激我们感官的时候,因为有一点点新鲜感,所以它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点快乐的感觉,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这一切都会消失。除了这个以外我们没有什么追求的话,人真正的生命的目标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了,说不出来了。人没有必要这么悲观,人有更高追求的东西,这些是在佛教里面才有的,希望我们去了解一下,佛教徒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修。
五加行修完了以后要修的修法是慈悲、空性,智悲双运或者交替的修法,这个我们今天讲完了。
有些时候,比如说我三天当中的第一天修慈悲心,第二天修空性,第三天就修今天我们讲的智悲双运;或者比如说我们修三个小时,前一个小时修慈悲心,第二个小时修空性,最后一个小时修智悲双运。这样交替地修很有效果。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用修法。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