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离幸福很近·胜利道歌讲记Ⅱ》法师辅导|第23课 Back

《离幸福很近·胜利道歌讲记Ⅱ》法师辅导|第23课

为什么幸福离我们很近?

《离幸福很近》的课程带我们认识佛教,走出曾经的困惑和迷茫,让我们真正知道什么是爱情、金钱,依靠佛法该如何看待幸福,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财富,有哪些事不可以做,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把握现在的方向,怎样利益亡者,观音心咒和放生的利益,对密宗形成初步的认识。


从最开始的入门起步之后,我们渐渐对佛法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开始明白佛教并不是盲从。在具有理性智慧基础的同时,我们将会在不断修法的过程中产生对佛和正法的信心,也会逐渐了解到三界六道轮回中唯有佛法可以救护,可以依赖,从而令我们获得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解脱和圆满。


胜利道歌的功德是什么?

1、凝聚了法王如意宝一生修行的窍诀。

这首道歌凝聚了法王如意宝一生修行的窍诀,给后学弟子指点了一条修法之路,简短的内容中包含了多生累劫的修行,乃至于不可思议的修证现前成就的境界。所以我们有机会、有福报听闻、学习这首道歌都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加持和利益。就像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解此道歌的时候,就再三提出不仅要按照《胜利道歌》的窍诀继续学修,即使能听到《胜利道歌》念诵的声音,或者能接触到法本的人也能获得广大的利益。法王也发愿,只要是跟《胜利道歌》结缘的有情,无一遗漏地都能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乃至真正的安乐佛果。


2、既是遣除违缘的祈祷文;也是一生修行依止的甚深窍诀和无上法要。

《胜利道歌》不仅仅成为我们遣除违缘的祈祷文,同时也是我们可以一生依止的甚深修行窍诀和无上法要。所以希望不管是学习、修行任何一个法之初,或者在准备做一件大事情之前,我们都可以先诵此《胜利道歌》,依此遣除外内密的一切违缘,增上顺缘,成办今生来世无量无边的利益。


《胜利道歌》的四主要道 

1、劝修密法

如果从能获得佛果的直接因和方便上来看,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修行密法,也就是依靠密法。如果没有破誓言,我们可以在即生,甚至短时间当中获得无上的成就。


(1)依靠密法,如果没有破誓言,我们可以在即生,甚至短时间当中获得无上的成就。“劝修”是针对与密法有因缘者。贤劫千佛出世,只有三佛教法之下开显了密法,而我们非常幸运地能值遇释迦牟尼佛教法之下的密法是非常有福报因缘的。修学无上密法甚至有可能在六个月内获得解脱。


(2)密法为什么叫密?

极为高深、甚深难懂的密法到底跟我们有没有因缘,有没有关系?密跟显是一种对立。显宗的教言、见修行果的内容,都可以公诸于众。但是密法的层次比较高,所以很多见修行果,甚至包括持咒的念珠等都是以保存甚至隐藏的方式不能公诸于众。这并不是说它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而是众生根器无法相应的时候,没有办法了解、通达其中的智慧。所以,这体现了密法的高深和超越,它是甚深难懂的,是深寂光明离戏无为法的表诠和境界。


(3)我们有没有修密的因缘?

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

与普贤王同缘分,诸道友当生欢喜。

今生中有缘遇到大圆满是多生累劫积累资粮的结果。能遇到这样的密法,实际上已经具有与普贤王如来同等的缘分,我们都应该生起欢喜之心。


“诸道友”是法王的谦词,将我们与法王之间的关系拉近了。我们不再是相隔千里的卑微弟子,甚至是无缘相见的边地有情,我们是跟法王成为金刚道友的亲密关系。这是法王如意宝苦口婆心的一番教授,告诉我们今生已经遇到无上殊胜的大圆满法,与传授大圆满法的殊胜上师、道场和清净的法结缘。并且如果我们修完五加行,日后就有听法的机会。

 

(4)对于末法时代的有情来说,遇到密法是我们无上的福报!

莲花生大士曾经说过:“时代越来越趋向末法,我的无上密法将越来越加兴盛。”五浊黑暗越来越炽盛的时候,任何的法没有办法调伏众生刚强难化的心。这时候,只有密法才能调伏。所以在密乘三昧耶戒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对大圆满法,乃至于大圆满的法本经常地顶礼、供养,也有今生当中就获得解脱的情况。

因此,能遇到无上密法是无上的福报,我们应该珍惜、依教奉行。


2、发菩提心:修学密法要求根器是发广大菩提心的有情。


分二:一、发心之理;二、发心功德

无上密法的修学需要以广大殊胜的菩提心作为基础。那么,怎么样能成就殊胜的发心?发心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功德?


(1)发心之理:❶为何发?

为沉恐怖轮回众,获得永乐之佛果,

当负利他之重任,舍弃爱自如毒食。

为了令沉溺在恐怖轮回中的众生获得永远安乐的正等觉佛果,我们当承担起利他的重任,舍弃如毒食一般的自我爱执。


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普利有情,并且要断除自私自利的执著。如果仍然有非常强烈的执著之心,根本就没有办法解脱。那么怎么样使自己的心转为菩提心的本性?首先观察我们要关照的对境是沉沦在恐怖轮回当中的有情。轮回当中的众生随业力沉溺,受尽苦楚。我们发菩提心是要去救度轮回里面的有情,因为他们是非常不自在的。轮回当中的众生并不是一个两个,并不单单是我们认识的亲朋好友,而是普及一切众生。只要沉沦在恐怖轮回中的众生,都成为我们菩提心的利益对象。


(1)发心之理 :❷如何发菩提心?

龙树菩萨曾经讲到过:“每个众生无始以来流转轮回中,其生于地狱中所饮过的铁水,若能积聚者,较四大海洋还要多;其复生于微小旁生,如蚂蚁等之身肢,如果能积聚的话,则比须弥山还要高。”所以众生沉沦的时间之久、沉沦的痛苦之深,以及沉沦的不由自主的现象,自然而然会激发我们相续当中拔苦予乐的悲悯,而这种悲悯就成为菩提心之因。如果我们为自身的解脱而修行,不一定是真正的大乘行人;如果为自己成佛而修行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大乘行人;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修行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大乘行人。真正的菩提心不是为了解脱,也不是为了成佛,而彻彻底底是为了令苦难的众生获得佛果。 


(2)发心的功德

以此可阻恶趣门,亦可获得善趣乐,

趋至究竟解脱地,切莫散乱修此要。

    1)菩提心可以使我们断除恶趣,获得人天安乐;

理证:以此发菩提心的无上殊胜功德,就可以阻塞轮回恶趣之门,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获得暂时人天善趣的安乐,最终成熟一切福慧资粮,获得究竟正等正觉的觉悟果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法王如意宝也是劝诸位道友千万不要散乱,应当着手修持此甚深窍诀。


教证:

    ❶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讲到:“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❷法王如意宝也曾在教言中说:具有菩提心的人不可能堕入恶趣的。所以乃至于我们临死之前,都要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后千万不要让它毁坏,这样自己最终不会堕入恶趣。


    2)菩提心可以使一切善根功德越来越增长,让我们获得世间的福报;

 

    3)菩提心可以让我们获得究竟解脱的佛果。


3、出离心:广大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

分二:一、护戒功德;二、破戒过失

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在这里讲到,出离心是以戒为本。一般讲到出离心的修法“人身难得寿无常,以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以此可断后世执!” 


(1)护戒功德

要生起出离心,我们就要护持清净戒律。

于诸轮回之盛事,不起羡慕之心念,

当持人天供养处,殊胜严饰之净戒。

    1)不贪轮回财富。 

对于轮回中令人炫目的盛事和富足,不会再有丝毫羡慕之心,而一味守持人天众生殊胜的供养之处——也就是清净的戒律。


对于出离心和戒律的关连,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疑惑:为什么讲出离心,要讲到戒呢?因为最基础的戒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就是以出离心为本。没有生起出离心,戒体就没有办法获得圆满清净的守护。同样道理,我们有了出离心,也要防非止恶。如果没有戒律净行守护、约束、清净相续,所谓的出离心也是一种枉然和空谈。


    2)守八关斋戒对于居士来说功德无量。

教证:

依靠一日持八关斋戒的力量就可以圆满六十万世的资粮。《涅槃经》中讲到:“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都可以赶得北方多闻天子的福报。”所以说,八关斋戒也成为别解脱戒的一个基础。在家居士如果能够偶尔在殊胜吉祥日当中守持八关斋戒,利益会是无量无边,比如不会转生到刀兵劫、饥馑劫。 


教证:

《药师经》中讲到:以八关斋戒的功德,临命终时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称颂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前来接引,甚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功德无边。


小结:

所以“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我们一定要净心持戒。相续中没有任何戒律的守护是很难具备任何功德的。不用说利他,自利都是无法成办。


(2)破戒过失

一切增上定胜乐,悉皆依此而生故,

倘若破戒堕恶趣,切莫迷惑当取舍。

增上生的暂时人天福报、和决定胜的究竟安乐佛果,都是依靠戒律而生。如果没有守持好戒律,破戒没有清净忏悔,就会堕入三途。因此,修行人千万不要迷惑颠倒,千万要对自己的行为善加取舍。


    1)以红绿灯为喻,不遵守的可怕后果。

比如红绿灯的作用是维持交通安全。如果不按照红绿灯的指示而行驶,最后可能出现车祸,损害寿命,遭殃的是自己。所以从这个道理上面来看,这一切的交通规则并不是出于约束的目的,而是为了保护驾车者的生命安全,保护过马路的行人的生命安全。


    2)获得大福报、大自在、大事业的窍诀是什么?

宗喀巴大师:“窍诀就是从清净的持戒做起。”

确实,释迦牟尼佛、菩提萨埵尊者(静命菩萨)、宗喀巴大师、无垢光尊者等等殊胜的祖师都是以清净戒律为基础,留下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宏伟事业。法王如意宝也是守持比丘的清净戒律,以此使佛法的法幢在末法年代得以发扬光大。


4、人格贤善

出离心的基础是人格贤善。所以整首道歌是从我们最终修学密法来逆推、次第表述的,让我们认知到什么是捷径,其中每一个因和果之间的关连。


出离心的基础就是人格贤善,那什么是人格贤善?为什么要修行人格贤善?人格跟修行佛道有什么必然的关联吗?


(1)修习贤善人格之理

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

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法王如意宝教授我们:真正的人格贤善要具足三个法相:第一是“言行恒时随顺友”;第二是“秉性正直心善良”。也就是说,我们的言行要随顺于亲友;并且秉性要正直,作一个正直的人,不要趋炎附势或者谄媚奉承;第三个是心地善良。我们要想成办长久的自利,利他是一个窍诀。


(2)贤善人格之功德

此乃清净人规法,三世诸佛方便道,

亦为四摄之精华,诸位弟子切莫忘!


    1)四摄法的精华 

修习贤善的人格是清净的世间人规之法;同时它也成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成佛的方便道;它是菩萨行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的精华。所以法王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窍诀。


    2)贤善的人格不仅是世规、也是佛规。

贤善人格是“三世诸佛的方便道”,无论哪一位佛都首先是一个好人,这样他才能修成圆满佛道的境界。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我们修行人规法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包括经商要秤斗无欺,对亲友要有信义并且要尊重有德,要以德报恩,要心量宽宏,要委婉善语等等。


回向

以此善根愿诸众,超越轮回之深渊,

令诸心子皆欢喜,往生西方极乐刹。

回向殊胜:

法王如意宝以此造论善根回向一切老母有情,愿众生都能超越六道轮回的恐怖深渊。同时,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要义摄在以上的四个窍诀中,也愿对法王乃至对佛法有信心的心子们都能生起极大欢喜心。最后愿依此法得到加持,成为终身修持、护持的窍诀。上师仁波切也是带着我们和法王一起发愿:愿一切有缘众生以此功德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刹土,获得无上的安乐,能利益自他无量的众生。


造论之事

藏历十七胜生周丙子年,我等师徒遣除内外密诸违缘,阿旺罗珠宗美于庆祝胜利之吉日,近五千僧人中,即兴而唱,善哉!


以此《胜利道歌》加持,法王遣除了弘法中外内密的违缘。我们作为弟子,依此加持也会遣除修行、求法、弘法当中的所有的违缘。

编写师兄:定解G01

审核师兄:定解G09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