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慧灯之光网站 >> 探究意识流,找寻真正的自我 Back

探究意识流,找寻真正的自我

HDZGGW 慧灯之光网站 2018-06-05


意识流不但为我们揭开了生与死的奥秘,而且也回答了长久以来藏在我们心底的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来又会到哪里去?”


本文将进一步地讲解意识流,通过层层剖析,找到所有意识的终极起源,那就是我们的佛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大乘佛教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回归到这个最原始的状态。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


大乘佛教唯识宗把人的精神世界分成八个不同的层次,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统称为八识;佛教里还有一些派别,在八识的基础上加上如来藏(如来藏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佛性),共称为九识。


虽然佛教里有八识和九识两种观点,但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前八识都是从第九识——佛性当中诞生的。佛性从无始以来就存在,它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所有一切都是从佛性当中产生的,它是我们所有情绪,包括阿赖耶识的基础。


人如果真有一个“自我”的话,那么佛性就应该是这个“自我”。因为除了佛性以外,其他所有东西,包括我们的身体、情绪等,都是时有时无、变化无常的,只有佛性是始终存在的。有些佛经中,就用“自我”这样的词来形容佛性。但是这种自我,跟我们每个人都认为的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完全是两回事。


这个佛性,不仅仅是在佛经里讲,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什么时候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就是当我们证悟的时候。




从“自我”中诞生了一切


佛经中说,在宇宙还没诞生的时候,那时既没有人、动物和其他生命,也没有意识;没有轮回,也没有佛,这些概念都没有。这时佛性虽然存在,但从中没有产生任何生命和意识。那种状态,就像是几百个古筝、几千个吉他放在房间里,如果没人去拨动琴弦,房间里就不会有任何声音;但如果这时我们用手指拨动琴弦,当它震动之后,就会发出各种声音,最后变成一个交响乐。同样,在这个原始的状态当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人类、动物,或者其他生命的意识。


在佛性中第一个出现的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意识也随之产生。意识变成两部分,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向内的意识对阿赖耶识产生了一种自我的感觉,从而形成了第七识——末那识。末那是梵文,意思是对自我的执著,佛教称为我执。我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有烦恼、不开心等负面情绪的源头。有了我执以后,我们把人和其他生命分成很多级别、层次和界限——我、他,我方、他方等,从而导致不同层次和群体之间产生了很多烦恼、斗争、战争等。向外的这部分意识,则负责判断、分析,从而形成了我们所有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最细微的意识诞生时,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身体;身体形成的同时,感官也随之产生,听觉、视觉这些也就诞生了。当感官产生以后,我们就用它们来看世界,只不过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不真实的、错误的东西,并没看到世界的真相。当感官把这些不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我们的意识时,意识根据这些错误的信息建立了自己的观点,但因为它们的基础是错误的,所以这些观点也都是不正确的,最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轮回。




“自我”vs阿赖耶识


佛性和阿赖耶识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面朝我们的这一部分就是阿赖耶识,然后我们看不到、感觉不到的这一面就是佛性。


就像演员拍电影时会用到替身一样,阿赖耶识从某种程度讲,也就像佛性的替身。我们打坐时,第一个见到的是替身,不是本人。虽然两者不是同一个,但还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像大手印、大圆满、禅宗这些高深的佛法里讲的空性、光明等,类似的东西在阿赖耶识的状态当中都能够感受到。所以很多的修行人,因为打坐的经验不丰富,或者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在感觉到阿赖耶识时,就会误以为自己证悟了。而非常有经验的修行人,会把我们的意识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最后把如来藏指给我们看,这就叫做直指人心。


如果在阿赖耶识的状态中不能突破,我们就会停留在这个层面,在这上面可以修很多的禅定,像佛教的四禅八定和古老印度教的四禅八定等。如果禅定修得好,能做到在三、五天中没有任何念头,安住在非常平静的状态中,这种状态与大圆满、大手印所描述的佛性非常接近,就像在外太空失重一样,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但这还不是证悟,只是阿赖耶识的一种禅定而已。


有时内心当中也会出现类似大圆满,或者佛经里描述的光明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光明,还是在阿赖耶识的层面上。因为阿赖耶识和佛性就像双胞胎,长得特别像,有时根本分不清楚,只有他们的父母才能分得清。同样,到底是阿赖耶识还是佛性,我们也根本分不清楚,只有真正证悟的人才能分得清。所以,如果想证悟,就一定要找到一个证悟的上师来引导我们,自己都没有证悟的人,根本没办法引导别人证悟。


我们平时不打坐的时候,也有机会进入到阿赖耶识的状态。比如说,在外面工作了一整天,特别疲惫,然后回家往沙发上一躺,这个时候什么念头都没有,但头脑还很清醒,这种发呆的感觉就是阿赖耶识。




如何认识“自我”


就像手臂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但我们用肉眼是没办法看到的。这时,如果借助X光这个工具,就能看得很清楚。同样,现在我们往自己心里看的时候,无论怎样看,也感觉不到佛性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意识需要借助一种工具,这个工具不是X光而是智慧,是来自大圆满、大手印、禅宗中的方法和智慧。当我们得到这些方法和智慧的时候,用这个智慧一看,就会发现自己心中确实存在着佛性。此时我们可以直接地、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佛性,这个当中没有教条的成份,也没有信仰的成份。


我们活着的时候,因为有五种感官、意识和末那识,尤其是阿赖耶识的干扰,所以即使能看到佛性,也是非常模糊的。而在中阴时,有一个连阿赖耶识都停止的空间,那时没有任何的干扰,这个光明就会非常的清楚。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对一般人而言,中阴光明瞬间就会过去,没有训练过的人根本感觉不到;但对于证悟者来说,如果他在证悟的境界中能停留五或十分钟,那他在中阴光明中也一定能停留五或十分钟,甚至更长,那个时候去感受、进入这个状态都来得及。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现在要证悟。虽然人活着的时候,证悟的清晰度没那么高,但如果没有它,中阴时是没办法修法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圆满、大手印这些方法,争取今生证悟,到那时自己就会非常清楚地感觉到佛性的存在。



注: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素材来源:

 2018北美系列讲座《贯穿生死之意识流(上)》

 2018北美系列讲座《贯穿生死之意识流(下)》




 • END • 



【 官方网站:huidengzhiguang.com 】
【 慧灯之光禅修公众号:HDZG_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