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動物樂傳心 >> 宗萨钦哲仁波切 I 引介文殊-提问环节 Back

宗萨钦哲仁波切 I 引介文殊-提问环节

動物樂傳心 2023-09-29



#INTERVIEW


访谈:宗萨钦哲仁波切

“关于引介文殊”






ABOUT


-宗萨钦哲仁波切

-引介文殊应该如何




提问 Qustion



Q1“这些问题包括本地的听众以及
国际的听众,这是YouTube提的问题。
当我们想到没有形象的佛或菩萨的时候,
没有办法生起足够的信心或者恭敬心,
要怎么办呢?”



A1

仁波切答: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这种象征性的文殊,或者任何象征性的本尊。本尊的原则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理解的课题,肯定不是一个非印度……怎么说呢,非印度佛法传统的人能够容易理解的一个课题。

对于很多的像是欧洲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当欧洲人来到印度的时候,他们看到各种的神祇,当然其实平心而论,的确也是有一些本地民间宗教的东西,但是他们会把这所有的这些所谓本尊、神明都当作是一种神,但是其实在密宗里面的这些本尊,就像在不丹一样,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已经带着某种预设的概念的话。

在佛教当中我们的理念是说一切都是你的心,一切都是你的心所创造出来的,至少你需要带有这样子的理解。如果你认为有某种外在的神,神处于外在,他支配统治控制你的生活,如果你带着那样的想法的话,那你看待我们不丹廷布宗各地的这些寺庙佛像的话,你是没有办法用那样的思维理解的。

而且这些本尊有非常非常多不同的守制,比如说你去廷布,有各种的佛像在那边,有大黑天、大殊胜赫鲁嘎,然后有各种不同的佛像,我们可以称他为本尊,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形象,像是普巴金刚,就像今天讲述的方式一样,我也可以说普巴金刚没有任何颜色、没有任何形状,他不是三角形、他不是方形、他不是任何一些形象,但是他一直都在那里,但是我们要怎么样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这些理念呢?所以才会有之前的种种那些形象。

像是对基督教徒来说,可能十字架是他们的一种象征符号,但可能是到末期才会有基督上十字架等等,而佛教徒的象征符号和那个情况并不一样。

举例来说,我们选一个来讲,我们选一个大家经常看见,但是可能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一个象征符号,我试着找一个大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大家比较容易注意到的。好,像是金刚铃杵那个金刚杵,大家知道喇嘛有金刚杵,还有那个铃,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象征符号,所以金刚杵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金刚杵,比如说有一股金刚杵,还有三股金刚杵,一股和三股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密宗不太容易看到。

但是在日本的真言宗却经常见到,在不丹像你们很多人的名字就叫做多杰,就是金刚杵的意思。这个多杰这个金刚杵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问说金刚杵是什么,他们会给你可能德里制造的金刚杵,通常是五股的或者是九股的,通常是五股的,所以有这个五股的,然后下面还有一个五股的这样子组合在一起,讲这个我们就可以讲不完了。

每一股都代表着你的一个五蕴之蕴之中的一个蕴,或者是其中一个情绪,像是你有色受想行蕴,然后你还有像是贪、嗔、嫉妒、痴等这些情绪,所以每一股都代表其中一个情绪或者是一个蕴。其实要讲的话还有更多,而这每一个情绪其实都是五种智慧的原始物、原始基础,所以这五种情绪其实就是五种智慧。

我经常用这个比喻:就像是一公斤的黄金原矿,就像是这一公斤的愤怒一样,一公斤的愤怒就是一公斤的大圆镜智。就只是打个比方:一公斤的愤怒就是一公斤的不动佛,或者是像大家可能知道无量光佛就是阿弥陀佛,一公斤的贪就是一公斤的妙观察智,因此就是一公斤的无量光佛,或者说阿弥陀佛。

所以为此我们用这个金刚杵来表示这些,但是可能更好的一个例子是铃,铃代表什么?铃代表空性。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大家知道铃舌知道吗?就是会去敲打发声的那个铃舌,所以有这个金属的铃,它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声音来自你的手吗?如果你的手、你的耳朵少了一个,都不会有声音,你要有你的耳朵听,有你的手去摇铃,还有铃的金属声,还有铃舌去敲打,全部都要凑在一起才会有声音。

所以一方面来说一切都不在那里,一切又都在那里。对一个很聪明的人你可以这么去讲它,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那么聪明的,我的意思是说没有智慧,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非常非常强的象征符号来跟我们讲解这些,这个就是铃,所以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

顺带一提,我们在不丹会有很大的象征符号就是阳具,现在好像比较消亡了,这个有点可惜,我们应该要征求一些活动者来重振这个文化。如果你问这些村子里的人说,为什么你的门上、屋顶上要挂着这个阳具?他们会说这个是为了要回遮。回遮名声吗?美名?所以我会跟大家讲解,基本上就是当你变得有名,不管是美名或者是恶名昭彰,你不是只要想要去除恶名而已,而是任何的名声都一样。我刚好在读这一篇教文,其实这跟当今的世界非常有关。

根据这个象征符号的意义,如果你是恶名昭彰,不受人欢迎的话,当然我们不希望这样,但是我们一般人会想要受人欢迎,但是受人欢迎这个美名在外,也是禁锢你的一种方式,你的自由就消失了,你就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穿着内裤就走在街上,你没有办法穿着内裤,然后打开窗户,因为别人可能会照张相放在Instagram上,你就完了,你也没有办法说自己想说的话,你也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行动。当你成名被人所知时,这是最让你失去自由的事情。

很多这些文化都已经在不丹消失了,像是在新生儿的鼻子上放一个黑色的印记,然后这个文化是因为说因为新生儿这么的完美,所以你就在他鼻子沾一点黑色的污迹,让他不这么完美,所以这些神、鬼魔才不会把这些小孩带走。

所以都是类似的,当你非常有名,不管是美名或恶名都一样,你就变成一个囚犯。所以我猜可能在过去,那些人想要回遮去除那样的名声,所以他们会挂那些阳具在门口,但是同样的,所有的文化最终都会变得最后就会有点被扭曲了,最后就会变成谁家挂了最大的阳具。

于是大家就开始争相地竞争,然后所以最后你没有回遮名声,你反而变成很有名,因为你有最大的阳具挂在自己的窗子上。所以刚刚问题是问什么?我忘了,总之,无所谓。下一个问题。





提问 Qustion



Q2“这是本地听众问的,请仁波切解释
当我们念诵文殊咒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通常我们会翻译说是成熟我们的心,
我们要怎么样在生活当中来运用?”



A2

仁波切答:成熟这个字,我想这个字有点.....我们没有别的字,藏文说「ming」,宗喀语也是成熟,这是佛教徒思维的方式,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尤其是密乘佛教徒。

比如说,我们大家都有这个芭蕉种子,可能不只是种子,可能我们已经有这个香蕉了,这个果实香蕉可能还是生的现在,但是我们要让它成熟,让它完全地成熟,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概念,不像很多其他的宗教一样,会说你开始是不完美的,所以你就拜托某个人让你变得完美。

但是这边不一样,这边是说你本来就已经是完美的,你只是需要让他变得成熟,你需要跳出这个蚕茧茧蛹,你需要让自己成熟,所以Om A Ra Pa Za Na Di这个文殊咒其实不只是这样,刚刚讲的那些是要成熟你本具的文殊,它是怎么样发生的呢?

即使是它的种子咒,Om A Ra Pa Za Na Di,这所有的种子字,在你念诵的时候,它会渗透你的脉气、脉轮,它会创造出这种空间,它会帮助你成熟,没错,但是这每一个种子字,也有各自其他的一些定义,我们可能没有时间去细讲。好,下一个问题。






提问 Qustion



Q3这是来自YouTube的问题。
之前您讲到八大佛菩萨,这个“八”是有什么
特殊的意思吗?



A3

仁波切答:对,会讲莲师八大示现、八大菩萨,还有八吉祥舞,八珍宝等等,各种的八,这其实挺重要的。你真的想要知道最高的象征符号的话,就是八识,八种识。

现在我正看着你,我用我的眼识,但是我在用的只是一个未成熟的、受到染污的、受到干扰的、有玷染的一个眼识在看而已。所以我看的就只是二元分别的现象,我并不是说你很丑或者怎么样,但是我看到就只是一些有限的颜色形状名称。

我看着你,我看着你们有些人是男的,有些人是女的,这是非常设限的,你其实并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那些男女这些分类都是非常让人的受限的,你其实是无穷无尽的,你远远不止于只是一个男的女的或者是某某地方的人,你比那些多的更多,但是我没有办法看到那些,因为我的眼识是有限的,所以类似的耳识、鼻识、舌识等等也是一样的。

所有这八种识,这其实是在密续当中很大的一个课题。八识是很大的一个课题,其实不只是八大菩萨,还有八种供养天女,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有八大男菩萨,还有八大女菩萨,这个在很多不同的密续当中都有讲到,我会用噶玛林巴的教法来讲解,以它为基础来讲。

所以比如说我是一个瑜伽士,然后我在修持,我正在努力想要成熟我的眼识,那这个是跟地藏菩萨有关的眼识,所以与其用我平常是非常受限的染污的眼识,那我现在用的是地藏菩萨。

所以当我看着这个东西,看着这瓶东西的时候,这个是我的客体,是我的对境,对境其实是一个女菩萨称作「给木马」藏语,有点像是......在宗喀语里面就是nongju「藏语」这样的意思,就是非常窈窕多姿的这样的姿态,所以为女菩萨。

所以地藏菩萨和他的这位女菩萨或者说是他的佛母,他们是相结合的,他们总是一直结合的,父母尊总是一直结合着,不是说父尊去了帕罗,然后母尊在这边煮饭,不是这样子,父尊母尊总是一直相结合双拥着的。

这个「给木马」就是这位地藏菩萨的佛母,她是可以说是一切景象的清净层面。现在我看见的是一个绿色的东西(保温杯),这是非常受限的,非常二元分别的、非常有染污的,但是其实它是这位女菩萨「给木马」。

这在不同的密续当中会有不同的讲法。不过我想,“耳”,试试观音菩萨,他的对境音乐,或者所有的我听到的声音,就是「沙嘎」,通常就是描绘成有在演奏吉他或者琵琶这样形象的一位女菩萨。下一个问题。




提问 Qustion



Q4“在不丹每天早上所有的学校,老师
跟学生都会一起念祈请文,祈请文殊菩萨,
作为老师和学生,我们要怎么样去理解
文殊菩萨呢?”



A4

仁波切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会真的想要看到我们的老师不是把文殊当成某种外在的神来介绍,如果能这样做的话会很好,但是我不知道能够有多成功,因为有那些种种的文殊佛像在那边,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去谈论心的本性、空性、智能、明的层面等等,可能对他们太难了。

其实我是有在跟一些孩子们交流,有时候我会问他们说:“你有心吗?”他们其实很让人惊讶,他们会给出一些非常惊人的答案。

所以如果这些老师们能够以某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去思维说:文殊菩萨是一直跟他们在一起的,他们只是需要把文殊菩萨带出来,作为一种智慧或者是慈悲心的展现,那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可能会需要一些技巧,但是那样做会很好。

因为在最末有几个字是非常重要的,「藏文:达律明者」,因为乍看之下,它好像是说“您将会驱除我心中的黑暗”,但是其实它也有其他的含义。

启明者以及被启明者其实必须是一体的,启明者必须来自被启明者当中,你其实已经是被启明,只是需要去展现它而已。然后可能再提一个问,然后我们就结束。





提问 Qustion



Q5“这个问题来自于国际听众。
我要怎么样才能真正体验到二元分别呢?
去阅读它去思维它,我觉得我好像知道,
但是我并没有办法去去除二元分别的禁锢?”



A5

仁波切答: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有很多的不同的方法,其中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就是真的去实修无二的方式,就是毗婆舍那内观,但是为了真的令观能够稳固,你必须要先修止或者说奢摩他。

止,比如说像是有一个池塘,池水有非常多的泥巴,所以你要怎么做呢,你就让池塘的水不要被搅动,这个时候泥土就会慢慢地沉淀,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上面清净的水,这就是止的功效。

所以以这样子的技巧,以止的技巧,你可以让你的心保任其事,不要让它被外在的任何东西受到干扰,不只是书本啦、教导啦、或任何的价值观,不要让心受到这些任何东西的干扰。然后有一些技巧像是说观照你的呼吸,或者说观看着一个佛像等等,这会为你带来平静心。

但是这并不足够,因为沉淀的泥巴还是在那里,任何时候只要有某个情境都可以搅动这个泥巴再次扬起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去除泥巴,去除泥巴的方式就是修观。

观,非常的深奥,初学者修观可能一开始就是观看身体,可能就只是像这样,看你的身体,不要有任何的批判。就像现在我看着我的手,当我看着我的手的时候,我看着我的手好像是一个整体,这是我的头脑的看待的方式,手是一个手,但其实手并不是一个个体,它其中包含的肌肤、骨头、指甲等等。

所以观看一阵子之后,修观的人就会超越看一个整体的这样子的层次,然后你就会开始看到手是各种不同的部分,看到说有我的指甲,我的皮肤等等,但是那还是一个个体,但是这是要一层一层的这种修持的方式。

跟大家举个例子,我以前有一个秘书,她是生化学家,非常好的生化学家,生化学博士,受过非常好的训练。我不知道为什么她要做我的秘书,只是帮忙回答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

不过总之呢,她经过多年的训练来观看病毒,所以不管她去哪里,她带着很多的面纸卫生纸,还有消毒手的东西,所以不管她去哪里,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面纸,因为她不停地会清洁自己的手,因为她不断地会看到病毒、细菌这些东西,因为她受过训练就是要去看那些。

所以像那样的,现在我看你们是一个个体,这是一个人,这个人是来自于某个地方,我看到就是一个单元的东西,你不会把它分解出来。但是当你慢慢地分解出,看到的本来是一个个体的现象的时候,你就会开始丧失一些批判的概念。

因为所谓这一个个体的想法,其实是一个非常概括性的看法,我们看待一切都是把它很概括性地来看待,不管是一只手,还是像是“民主是好事”这样子的想法,都是把它当做一个个体,都是一种笼统性的一种想法。

所以这样修持可以让你达到说,当你看你的手不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包括了皮肤、血液等等不同东西的组合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关于我的手是美的是丑的,这样子的二元分别念就会消除了,然后这时候你再次修下一个境界。


好,可能就到这边结束。


就像之前说的今天是莲师日,我相信你们有些人可能才刚起床,有些人可能是要入睡了,或是在这边的其他时区的人,请大家要发愿:希望能够学习一部佛经,是关于文殊和佛还有很多其他阿罗汉讨论的一部佛经,并且发愿能够学习《圣妙吉祥文殊真实名经》,这个有时候被称作“一切密续之王”。所以我就以回向做结束。




主持人致谢

主持人:谢谢仁波切给我们做的开示,
请持续指引我们。
谨代表所有的学生包括
这里以及国际在线的学生,
请仁波切不断地给予我们类似的教法,
我们祈请仁波切长寿。


—— 未完待续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敬请关注

紫莹微信①:athenatang1001
紫莹微信②:tangchiieng1001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有意参与答疑直播,请加义工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