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一生中值得重视的两种功德 Back

【上师开示】一生中值得重视的两种功德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3-19


族貌闻虽具全士,

然离慧戒非受敬,

何者具此二功德,

彼无他德亦应供。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就算门第高贵、富可敌国、相貌端严、广闻博学等功德样样俱全,但若不具足通达万法真理的无垢智慧与断恶行善的清净戒律,则不能堪为应敬处,不应受到人天的恭敬礼拜。

 

在这个世间上,外在的东西不一定很重要。就拿相貌来说,有些人长得沉鱼落雁,众人羡慕,但也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在晋代,有一个美男子叫潘安,他的相貌非常庄严,可能像现在的歌星和明星一样,很多女孩子特别喜欢他。他每次上街,总是引起一堆女人的围观,搞得车马交通堵塞。后来他都不敢步行了,只好坐车,可是一旦被发现,也是引来尖叫一片。那些女人为了吸引潘安的注意,就想了一个办法——丢水果,而且比谁丢得大、谁丢得准。所以每次潘安出街,都会满载而归,带一车水果回家。当时有一个人叫张孟阳,长得相貌奇丑,看潘安这么受欢迎,自己就很羡慕,也学潘安坐车出街,还到处吆喝。结果每次出门,女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他倒也是满载而归,不过装的都是石头。

 

当今世间的明星歌手,人们也是特别追逐,他们倒不一定特别庄严,只不过名气使然罢了。他们没出名的时候,走在大街上也不会惹人注意,但后来因为有了名气,很多人都觉得看到他很有福报,摸到他的手得了很多“加持”。其实这些并不重要。自古以来人们所称叹的美女帅男,或者种族高贵、广闻博学者,或者精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历史的人,若没有通达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根本不值得赞扬。然后,没有戒律和智慧的人,连善趣福报也得不到,这种人也不值得恭敬。

 

不仅是佛法,世间法也很重视戒律和智慧。一个人如果没读过书,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学历很高,但不守规矩,即使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到任何团体中也不受欢迎;一个人既有智慧、也守规矩,就算相貌丑陋、种姓低劣,身上没有一分钱,很多人也会对他恭敬有加。尤其是我们出家人,戒律和智慧非常重要。当然,不仅仅是出家人,作为在家人,如果三皈五戒也不受,对佛教基本道理都不懂,那不算是什么佛教徒,大乘修行人更算不上了。

 

一个人若具足这两种功德,即使其他功德不具足,人天众生也会供养你。因为,《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有了戒律,就有了无上菩提的基础。《般若经》云:“布施之前行乃为智慧。”一切功德皆随智慧而行,若没有眼目般的智慧,其他功德无法产生,麦彭仁波切也说:“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

 

大家平时应该想到,龙猛菩萨赐予的教言非常非常珍贵。我讲课时经常想:对佛理不太懂的很多居士,这次应该会有一些收获,毕竟龙猛菩萨教诫的乐行王是在家居士,故此教言对在家人尤为适合,只要通达这样的教言,守持这样的法规,基本上可以变成一个佛教徒。当然,作为出家人,更应该明白并受持《亲友书》的道理,假如连在家人的教言都做不到,你有什么资格称为应供处?

 

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说:一个人的种姓、相貌、学问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他是否具备戒律和智慧,倘若具备了这二者,即使他表面上卑微无能,实际上也值得恭敬。现在很多居士选择上师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上师才能依止。其实龙猛菩萨在这里说了,一个上师只要具足清净戒律,言行举止按《别解脱戒经》的教言如法行持,同时对佛教的道理通达无碍,不是只懂世间知识,这样的上师即堪为依止处。

 

世间知识,很多大学生都精通,对此龙猛菩萨并没有赞叹。而且,乐行王也拥有世间智慧,从很多词句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智者,不过在出世间方面,就像一个大学教授所说,自己连一年级还没有读,正在读幼儿园。所以,世间学问跟出世间学问有很大差别,纵然你懂得各种世间学问,也不一定了解佛教的基本道理。我们若能具足佛教智慧,再加上守持清净戒律,不具其他功德都可以。大家务必要记住,一生中值得重视的就是这两者!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利他不一定非是要么完全舍弃家人,要么完全舍弃工作,其实二者可以兼顾。任何事讲一个平衡,否则,只看重一个,其他全都抛弃,最后身体会出问题、心理会出问题,更重要的,修行也会出违缘。所以,要用智慧合理分配时间。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