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上师开示】行持善法后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的善根 Back

【上师开示】行持善法后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的善根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6-10


诵经思择后悔时,

无愧喜新好高攀,

恶业利刃轮自己,

今当交往悉谨慎。

在行持念诵经典、思择法义、闻思修行等善法的过程中,有时会没有感应或感觉,所以经常产生后悔心,比如:我长年做了这么多念诵等功德,现在看来完全错了,等等。有些为上师发心的人,在与上师发生小小的摩擦、误解、矛盾时,也开始抱怨,比如:我已发心十几年,这太浪费时间、太不值得、太愚笨了。当年,我为什么依止这么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其实,这是很愚痴的!若为个人当仆人,十几年过了什么感应都没有,最后抱怨也情有可原。但为弘法利生发心,则不应该产生后悔心,因为行持善法后生起后悔心,会摧毁自己的善根,而这样的后果自己根本不愿意看到。不过在被业力催动、驱使下,自己也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实际上,这是往昔自己在众人面前无惭无愧,做什么事都不讲因果规律;人与人之间交往,喜新厌旧,没有长远情谊,甚至所修佛法也换来换去;好高攀、好高骛远造成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特别喜新厌旧,不要说十年二十年,在两三年中,从行为、表情上也看得出来,因为前后截然不同、判若两人。有些人特别喜欢高攀有名声、地位的人,以及禅宗、大圆满等大法、高法,眼中根本瞧不起没有名声、地位的人,对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等基础法,也不屑一顾。每当我看到这些口口声声说大话、高谈阔论的人,就感到很可笑,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佛法,也没有佛法的境界。其实,这是以上所讲的恶业利刃,已经轮转到了自己头上。

 

从今以后,在交往他人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因为,若经常与一些没有内在知识,仅有外在名声的人交往,则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即使名声与内证相符,自己也不一定相应。所以,所寻找的上师与佛法,一定要与自己相应,一定要有德行,一定要是正法。《法集要颂经》中云:“不亲恶知识,不与非法会,亲近善知识,恒与正法会。”因此,皆应亲近善知识,皆应修学正法。因为,唯有他们能对自己生生世世带来快乐。但很多人往往将戒律清净,有德行、禅定、智慧的高僧大德不放在眼中,整天四处寻找名相师、高法、大法,那自己的相续就会与正法南辕北辙。

 

在《出曜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当年,耆婆医师迎请佛陀和僧众到家中应供,除周利槃特之外。当他向佛陀供养净水时,佛陀不接受,并说:还缺周利槃特比丘,他没有到,我不接受供养。耆婆说:他在四个月中连一个偈颂都记不住,而牧人都比他强,这么笨的一个人,请来有什么必要呢?佛陀说:若不请来周利槃特,我不接受净水。(其实,当时周利槃特已经获得圣果,但耆婆根本不知道。)于是他勉强把周利槃特请来。佛陀告诉阿难:你将我的钵盂给周利槃特。佛陀等周利槃特得到钵盂后,又让周利槃特将钵遥递给他。于是周利槃特示现神变,将钵盂递到佛陀的手中。耆婆医师见后,非常惭愧,并马上作了忏悔,觉得毁辱了圣者。但他对其他比丘又退失了恭敬心。

 

当时佛陀广说前世因缘:以前,耆婆医师是一位卖马的商人。有一次,他将一千匹马吆到邻国去卖,途中一匹母马产了一匹小马,他觉得带着它耽误时间,就送给了他人。邻国国王特别擅长看马,当听到那匹母马的鸣叫声时,就断言它生下来的小马,与一千匹马的价值相等,并说:若没有得到它生下来的小马,就不买这一千匹,若得到这匹小马,这一千匹全都可以买下来。后来商人不得不返回寻找。但小马提前就以人的语言对新主人说:若旧主人来找我,你就说需要以五百匹马来换。商人到后,新主人就提出了这个条件。商人只好以五百匹马来交换这匹小马。

 

佛陀告诉耆婆:当时的小马就是周利槃特,而商人则是你。以前,你先轻贱小马而看重五百匹大马,后来你看重小马而以五百匹大马交换。而今日,你也先轻贱周利槃特而重视五百比丘,后来又重视周利槃特而轻贱五百比丘。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耆婆生生世世对众生都没有平等心。若对众生平等,则不管表面看来小也好、大也好,都会平等待之。若心不平等,前世重高法、大法,轻小法、低法,恭敬有地位、名声的大人,轻贱无地位、名声的小人,即生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后悔心。在修行和发心过程中,也会发生许多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所以,且不说别的,就算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远离痛苦,也绝对不能没有利他心。


--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