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教言》(下)
总之外境苦乐之显现,
皆为自心奇特之幻变,
内心影像如实而外现,
外之显像非能入内心。
总之外境苦乐之显现,皆为自心奇特之幻变,
内心影像如实而外现,外之显像非能入内心。
总而言之,外面的苦和乐的显现,全部是自己心的一种特别幻变。因为整个外面的山河大地,如果说究竟一点,就是唯识宗和中观宗所抉择的一样,全部是心的显现。
所以痛苦、快乐全部是由心安立,如果你心没有去执著,这件事情也不会很痛苦。如果你的心去执著,外面什么事情都会产生痛苦和快乐。
所以,外境的苦和乐的显现,全部是自己心的一种不同幻变而已的,内心的影像显现于外面,比如说我的内心非常快乐,有一定的快乐的景象的话,当我看到外面的所有人,也是很慈悲的,外面所有的环境也非常美丽。
如果我心里很痛苦,当看见外面的人,会认为他们都是对我很不慈悲,都特别恨我,每个人好像都是要来杀我的。甚至我看见路上的一块石头,感觉石头好像也在欺负我。
所以说,内心的影像显现在外面,并不是外面真正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说深一点的话,所有的外障魔障全部是心的变化。所有的快乐、解脱也是一种心的变化。
根登群佩的语言一般特别深,不管从哪方面都可以解释。但是并不是我们内心可以显现于外面,外面的显现不可能进入心里面,我们不能说是内心是外境的显现,这是不合理的。
通晓彼等如理而思择,
心根阿赖耶之断绝时,
迷乱现境雾霭烟云外,
真实具足法性义虚空。
通晓彼等如理而思择,心根阿赖耶之断绝时,
迷乱现境雾霭烟云外,真实具足法性义虚空。
如果我们通达这些道理并且再次地思维和观察抉择,阿赖耶的根本就可以断绝。心根就是阿赖耶,断绝心根阿赖耶之时,如果我们已通晓这些道理,通过以这样的窍诀来观察,最后真正通达了分别念的根源阿赖耶。
这时,我们现在眼前就像是有一个云雾或者云霭一样的烟雾,这个烟雾以外,真正存在一个法性义的虚空,意思就是我们现在前面有个迷迷茫茫的云雾挡着,这个云雾就是迷乱的云雾。
如果我们真正已经认识了阿赖耶的根本或者通达了心的本性,这时才能见到迷乱显现以外存在的虚空,“虚空”就是真实法性义的虚空。所以还是需要通过修行,才能消除我们现在眼前挡着的这个云雾吧。
夏天在山上观察,有时候山里的雾比较大,我们根本看不见外面的山、太阳,虚空也根本见不到。但是如果把云全部消散的话,就可以看得到外面的虚空。这里“外面的虚空”的意思,就是法性真实义的比喻。
所谓之有假立非真实,
所谓之无亦具虚幻性,
彼等一切假立无杂染,
心性本为圆满正等觉。
所谓之有假立非真实,所谓之无亦具虚幻性,
彼等一切假立无杂染,心性本为圆满正等觉。
所谓的“有”实际上也是假立的,没有真实的。所谓的“无”就是空性,也是具有一种虚幻性。所以这些一切假立的法,实际上本来都是没有染污的,这就是心的本性,所谓的佛陀也是这样的。
“有”也是假立,“无”也是假立的。“有”、“无”、“是”、“非”全部远离以后,如果你通达这种境界,这就是所谓的正等觉果位。
是非妄念如水之涟漪,
频频泛起此等之众生,
无缘之中自然安住时,
趋至法界本始之大海。
是非妄念如水之涟漪,频频泛起此等之众生,
无缘之中自然安住时,趋至法界本始之大海。
我们“是非”的这种妄念就像是溪水的波浪一样,也就是溪水的涟漪,频频泛起。众生的这种分别念,就像是水的波纹一样的接连不断,一直是不能停止的。众生的这种分别波浪全部在无缘的自然当中安住。
我们现在每天都是胡思乱想,这些分别念的波纹,逐渐就融入法界,是达到真正的法界大海。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达法界大海,所以整天都是有时候这样想,有时候那样想,想的也特别多。
但是,所谓的心也是假立的,这种假立的心也是一种觉知的心,所有分别全部是假立的,“趋至法界本始之大海”,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境现乃为心幻化,
心则本空无基而离根,
【总之境现乃为心幻化,心则本空无基而离根,】
所谓的这个心,实际上是一种假立的。总而言之的话,一切都是心的一种幻变。心的本体也是空性的、远离一切戏论的,它就是离根的、没有任何根本基础的、远离一切。
【无基之法执为我所故,】
所有的这些法实际上是没有基根的,全部是执为我所的。
【汝吾长时漂流轮回中。】
我等众生永远都是漂流在这样的一种轮回当中,因此根本没有认识真实的实相。没有认识真实的实相是因为我们从无始以来都是一直漂流在轮回当中。
我们心性的本体和心性的来源,实际上就像是云里面显现出来的一样。因此,认识心的本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认识心的本性的话,世间上所有的痛苦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我执,也是还没有认识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没有认识的原因,就会造成这样的行为。
自此当不追随外境转,
无散直视自心之当下,
现见无可言说心自性,
则获佛果道路不遥远。
自此当不追随外境转,无散直视自心之当下,
现见无可言说心自性,则获佛果道路不遥远。
我们从现在开始,不随顺、不希求外境,心也不散乱,直接地当下安住。如果现见了不可思议的自性的话,这个时候才获得佛果,获得佛果也是不会很遥远的。
依彼三根本尊之加持,
愿能迅速证悟大空性,
获得本净大圆满王位,
利益无边无际之众生。
依彼三根本尊之加持,愿能迅速证悟大空性,
获得本净大圆满王位,利益无边无际之众生。
依靠三根本的加持,愿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证悟大圆满的究竟空性,并且获得本净大圆满的王位。这里是大圆满最高的这种境界,也就是说普贤王如来的果位。因为根登群佩老人家,实际上是宁玛巴的大师,因此他把这个境界也比喻成最高的王位,愿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
普贤王如来在基位原始界就得到了圆满菩提果位(普贤王如来是第一尊自证自觉的佛陀),证悟了一切平等的法界俱生智,即究竟真谛的智慧,乃是如来所有功德与妙用显现之基。
在宁玛派的画像里,法身普贤王如来以赤裸的、虚空色的佛父佛母双运身来表征本来清净,不为烦恼所染的证悟法身。大圆满法门来自普贤王如来,一切如来所说法,无不流入大圆满海中,有如登高山顶远眺十方,得此法其他九乘教法都能了然。
普贤王如来,乃心的实相本体,是法身佛。他并无报身、化身那样的刹土,是五方佛面前所显现的境界,并非凡夫六根识的所缘。冠以“普贤王如来”的名号,只是在我们分别心面前进行表示而已。
普贤王如来是无上密法的来源,对于他的本体,虽以言语无法诠释,但并不等于虚无,他是甚深离戏、超离言思的真实存在。”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
【以上文字,乃由漂泊者根登群佩为虔诚趋向善法之卓玛央宗而造。】
那么这部教言就已经跟大家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