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终不见有法,离老死有住。|【每日一颂】《中论》
七观三相品
庚二(观三相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遮破有为法;二、遮破无为法;三、遮止与圣教相违。
壬一(遮破有为法)分二:一、破生住灭三法相;二、以此能破事相有为法。
癸一(破生住灭三法相)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子二(别破)分三:一、破生;二、破住;三、破灭。
丑二(破住)分四:一、观察三时而破;二、观察是否正灭而破;三、抉择诸法不离老死相而破;四、观察以自住他住而破。
寅三(抉择诸法不离老死相而破):
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
终不见有法,离老死有住。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皆具老和死的相。故而,始终不可能见到一个有为法,远离老和死而有所安住。
老,即变旧、衰老之意,指新物质产生之后不断变化、逐渐变质;死,指事物最后毁灭、相续中断。一切有为法都具有老和死的法相,比如人类,只要有生,就必然有死,长生不老之人在世间从未出现过。《解忧书》中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意思是,在整个世间当中,生而不死的法,人们见也没见过,听也没听过,这一点谁也不会怀疑。
可能有人认为,若像莲花生大士那样获得了永恒不变的长寿持明果位,不就远离老和死了吗?关于这一点,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说:莲花生大士是大虹身成就者,所谓大虹身成就,是指果位上的一种特点,并非指有为法不灭。从有为法的角度讲,任何一法都不可能远离老死相,生而不老、不死的有为法在整个世间根本不存在。
为何不离老死相呢?因为无论器世界,还是有情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为法,都具有成、住、坏、空四个过程,即不论是外在的物质,还是内心的起心动念,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生、住、异、灭的迁变。在此过程中,有为法的每一刹那都不相同,即不具一刹那的恒常性,刹那刹那舍弃前前而趋入后后,最终都会消失殆尽。《大圆满前行》和《俱舍论》中对此都有详述。
对于刹那继续分析下去,其实只是众生分别念安立的一种时间概念而已,并不存在真实的刹那。因此,在众生的分别念当中,“这个人降生了”,在眼前一直安住着,在发现变化的时候说:“这个人现在老了。”最后这个人又死了。这是很粗大的一种意识判断。经部宗以上认为,生衰住灭只是一种相续上的过程而已,是很粗大的一种概念。
所以,在刹那上根本不能安立有为法的法相,对于这种粗大的意识概念,再详细分析的话,有为法的法相也不能成立,这时已经变成胜义谛了。《中观根本慧论》中着重抉择了有为法不存在,为什么不存在呢?法相不存在之故,生不存在,衰不存在,住不存在,灭不存在。通过胜义谛进行观察的时候,所谓的有为法根本不存在。——《俱舍论讲解》
既然有为法从产生的那刻起就刹那迁变,住就不可能有存在的机会。虽然有些经论讲,有为法具有住的法相,但这只是一种名言假立而已,用名言无常理中的皆具老死相这一点,就可以遮破住。
表面上看,寺院的殿堂、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等好像在安住,没什么变化,但其实它们的每一个微尘都在刹那刹那变化,渐渐衰败、趋向毁灭。人也是如此,从婴儿到青年,再到中年、老年,终至死亡,无论身体还是心识,一刹那也无法安住。所以,无论外器世界,还是内情世界,任何有为法都没有所谓的住。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