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横超,与竖超在修行上的差别大吗?
人们在提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常用“横超三界”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那横超应该怎么理解?横超与竖超在修行上的差别大吗?
师兄好,您的问题收到。
问题中提到的“横超”与“竖超”实际上是指众生依据所修法门,走向解脱的不同途径。
佛法都是导师佛陀为利益众生宣讲的无伪善说,本无优劣,只因众生根机不同,才有了不同的解脱道路。
问题中,“横超”的净土法门与“竖超”的通途法门指的就是这些。
关于您问到的两者区别,民国高僧圆瑛大师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比喻,大师说:
“譬如毛笚(xiá,幼竹)内生一虫,笚长成竹,虫在竹中,欲求出离,若向上咬竹节,咬穿一节,复有一节,努力咬去,未到竹梢,命已先死。此喻众生,竖修九次第定,求出生死也。若从竹边咬一洞,洞穿即能得出。此喻众生,精修念佛法门,横超生死也。”
开示中,大师将竹子喻为六道轮回,竹中之虫喻为众生。
虫困于竹中,欲出离,途径有两条:
竖出,须沿着竹壁向上,竹高数仞,且层层有竹节阻隔,小虫寿命短促,由此道出,难度可想而知,此喻通途法门。
若是横出,小虫只须直接咬破竹壁,横向而出,无须再历经千辛万苦向上爬行,此喻净土法门。
了解了圆瑛大师两种比喻的含义,我们来探讨二者在修行上的不同。
先看被大师喻为“竖出”的通途法门,这里仅以获得个人解脱的阿罗汉果位为例。
修行人欲解脱轮回,先要闻思教理,了知轮回的自性纯粹是苦,然后以寻求个人解脱为宗旨,随顺离苦得乐的正道,修持戒定慧三学。
以持戒不自损损他,避免外境的干扰,修九次第定,即修定时需一定一定次第而升,不可逾越,所以称次第,九定的具体顺序是:
修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定,二禅定生喜乐定,三禅离喜妙乐定,四禅舍念清净定,再修无色界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修行至此,圆满了四禅四空八定的修行,但这仍属世间的有漏禅定,没有出离轮回。
欲脱离生死轮回,须在修前八定的基础上,再修第九灭受想定,在定中起观,现前无我智慧,方能出离生死轮回。
依“竖出”法门,获证阿罗汉果位的修行次第大致如此。
现在是末法时期,与正法、像法时相比,众生受到外界的干扰更大,内心的烦恼更重。我们不妨对自己的修行做观察,每天能让自己的心安住哪怕几分钟的时间,都是困难重重。
而说到修禅定,即使是世间的四禅四空八定,现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那出世间的无漏禅定,对一般根机的人就更是高不可攀。
所以众生若仅凭自力“竖出”轮回,难度极大,正如印光大师所说:“竖出,唯仗自力,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
了解了竖出,我们再观察横出的情形。
正是观察到众生的根机,导师佛陀以大悲心宣讲了普被三根利顿全收的净土法门。与通途法门主要依仗自力修行不同,净土法门则主要仰仗佛力。
佛力为因,信愿行为宗,修行者只须对阿弥陀佛和极乐净土生起信心,以信立愿,以愿导行,一旦与佛的愿力相应,感应道交,弥陀愿海不可思议的力量当下就在念佛者的心上作加被,哪怕念佛者没有现前诸多禅定的功德,甚至只是愚夫愚妇,也能乘佛愿力往生净土。
一入净土,最快七天就可以成就佛果。所以净土法门往生极容易,利益无边广大。
正所谓“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①
以最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的法门摄受众生出离轮回,伟大的法藏菩萨在世自在如来面前发下的殊胜大愿,也是法藏菩萨无量劫中行持无以计数的菩萨行海所摄受之处、所回向之处和最终成就之处。
横超,略说如是。
当年,印光大师的弟子王常慧居士,在一年冬天忽然身患重疾,大吐血。逢此病难,王居士深感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此时他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得自己念佛没有念好,功夫还有欠缺,心中生起很大遗憾。
后来在拜见印光大师时,王居士向大师汇报了自己病中的感受。
大师闻后,大喝道:“你如果这样想,西方可就去不得,什么叫念好?须知十念就可以往生啊!”
聆听了大师的教言,王居士幡然醒悟。②
﹀
﹀
﹀
故事中,印光大师引用《佛说无量寿经》中临终十念即可往生的教证,对前来问询的王居士当头一喝,修正了弟子对净土法门见解上的偏差。
之所以能让王居士当下醒悟,是因为大师的教言相应了王居士念佛已有些成就、面对生死心中不慌不惧的根机。
临终十念即可往生,是佛语,真实不虚,但若要做到,功夫不仅在临终,更在现在。
正如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在《同生极乐国》中所说:“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平时就要反复串习,养成祈祷阿弥陀佛的习惯,这样临终时才能理顺利地忆念起阿弥陀佛。”
最后用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的一段开示对上面的内容做简单总结:
“如果以自力修持获得与极乐世界菩萨同等的功德,则需要经过无数大劫,但对于(修净土法)具有信心和希求心的有缘者来说,依靠善逝阿弥陀佛的宿愿与不可思议的智慧力,以及大慈大悲力,如被人牵拽头发般被接引到极乐世界,并自在富有广大功德,犹如穷人长久百般辛苦所寻觅的财富也无法与突然获得如意宝者的财富相比。
因此,依靠众生的善缘与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二者因缘和合,极为难修的圣道也会毫不费力地成就。”
全知开示金刚语,我们对净土法门信心倍增。
以上是对您所提问题的一些探讨,横超与竖超,区别主要表现在修行时,是依佛力还是自力,依佛力易,依自力难。
感谢您的来信,探讨中如有错谬,向上师三宝至诚忏悔。
①选自净土宗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大师法语。
②选自《印光大师永思集》。王慧常居士撰文云: “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 (即印光大师) 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 :‘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
发愿最少念诵100万遍(藏文)阿弥陀佛的圣号:
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达巴作波 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 香擦洛 巧多嘉森切沃
长按二维码
参加“阿弥陀佛念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