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业时语讲记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乙三、教导发菩提心、做群生商主
三界众生皆为大恩母,
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
莫执自族亲方他敌方,
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

这一颂里,法王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不偏心地做一切可怜众生的大商主。这是极大的心:所缘的是三界一切有情,要把他们都救护到佛果。

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两种修法:一是七因果修法,二是自他相换修法。

比如“平等”和“莫执自族亲方他敌方”,这是修平等舍心,是最终修成广大平等菩提心的基础。就像首先要平整田地,依于这个基础就能生长很好的庄稼。凡夫狭隘的执著树立了亲方、敌方,心里圈得很小,只为亲方谋利益,这叫做“画地为牢”,此为修菩提心的障碍。只有首先把这样的偏执去掉,修成平等心,在此之后才谈得上平等的报恩、发大慈大悲心、增上意乐等。

然后,“母”是表示知母。不只是此生的母亲,所有众生都是宿世的母亲。“成苦众生商主”是指发起由自己荷担救度众生重担的增上意乐。由此,发起为实现救度众生的大愿而誓取佛果的心,就叫做“发起菩提心”。
下面分段解释:

我们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自心被各种无知、偏执所障蔽。如果能够善巧地启发自心,就一定能发起广大的菩提心。

若不是佛法揭示出这一真相,我们就只认今生这一世的母亲,我们认为:这是最亲近、对我最有恩德的人,因此我要孝养母亲——这只是世间很小的孝心。

因此能报今生一世母亲的恩德就算是世间的孝子、好人了。而这一位母亲之外的所有众生,我们会在其中分很多层关系:很小的圈子内是我的家人、亲属,认为这是自己最亲的人;在此之外画一个小圈圈,可能有不上两位数的朋友;再画一个小圈圈,是平常比较熟悉、还有一些关系的人;再之外,有一些冤家对头;此外,都是与我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这是对人类的划分,人类之外的其它五道众生,不在我考虑的范围,甚至这些众生存在与否我都不知道。

世间人伦善道,只讲到居家要行持孝悌之道,之后要把这份心扩展到四海天下。再往上就不可能讲到,因为教法有限。如果这一点你能承认,那接下来要考虑:对待众生要用何种态度?自己要发哪种心?尽未来际要行持什么事业?

应当这样思维:我作为人是有心的,不是石头,我现前一刹那心一定是由前一刹那心而来。不可能前面没有心,忽然间无因就出现这一刹那心。如果前一刹那没有心存在,这一刹那忽然无条件就生出这样的心,则任何时都应该出现这样的心,为什么只在这一刻才出现?而且为什么在这一刻只出现这样的心而不是别的心?

因此就知道,现在的心是由过去心而来;过去心又是由更过去的心而来……

再从一段相续观察,今生从入胎乃至死亡之间,是一段同类身心相续。这段生命的第一刻不可能无因出现,一定由前世而来;前世也是一段同类相续,其受生的第一刹那又是由前世而来……由轮回无始,可以推知受生无数,而无数世受生就有无数母亲!

接下来,要这样想:地球上的人类是有限的数量,因此我累世母亲的数量超过了地球人类;进一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六道众生,再怎么不可计数,也还是有限的数量,而我累世母亲的数量决定超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的数量;再把三千大千世界乘以百、千、万、亿、十亿、百亿等,无论是多么大的数字,只要是有限的数量,我累世母亲的数量也一定超过了这些世界众生的数量;像这样扩展到十方世界,凡是有限世界中的六道众生数量全部都超过……由此可知,原来过去世母亲的数量是无量的,等于充满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数量!

这样拓广了见识之后,就要重新认定自己与一切众生的关系。

他在养父母家中成长时,一直不知自己还有另一对亲生父母,即使那一对父母来到他面前,也不认识。因此他对那一对父母也不会去关心,好像跟自己毫无关系。


像这样,三界无量无边的众生,下至蚂蚁蚊虫、猪马牛羊,上至天上各层天人,以及人间整个地球上种种肤色、性别、阶层的人,都不是跟自己无关之人!

因此我们要认无量世的母亲,并非只认今生一世的母亲。此后,就突破了原来极狭小的心量,不再耽著“此是亲人,彼是怨敌”的心态,就可以发起不同的行为来。

了知“一切众生皆是母亲”这一真相后,进一步要这样想:这些母亲都对我有过大恩,我不可不知恩、念恩。以今世母亲的恩德来类推,就可了知宿世母亲们的恩德。

饮水要思源,从根本上要知道:我有这个身体,此身体从何而来?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会无因无缘出现,它要从一颗种子,经由水、土等很多因缘聚和,栽培、长养之后才能长成一棵大树。

我们前世在中阴界随业风漂泊无依时,心里毫无着落,特别想得到一个身体!就像一直在外漂泊流浪之人,最希望得到一个安身处所一样。

在中阴界随业风漂泊时,心识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生前。当时出现声、光等各方面的恐怖景象,所受的刺激很大、很苦,因此很想投胎。

此时,见到有缘的父母同房,一念间入了母胎,心识就有了一个托付处——托生在父母的精血中。


在十月怀胎时,母亲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论是饮食、睡眠、行动都小心翼翼,她为了保护我们,凡是会伤害到孩子的事,都会尽量避免。到怀胎期满、临产时,母亲因为生产感受极大的苦楚,如同一百把利刃割身的剧苦!很艰难的生出来,母亲欢喜无比!就像贫女得到如意珠一般!在最初做母亲的那一刻,她就有一种本能的慈爱,抱着黄毛小孩,百看不厌,非常欢喜!在这之后,三年吃母亲的奶长大,日夜不离母亲,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睡觉,在母亲膝盖上来回转动……

所以《诗经》上讲:“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三年乳哺。”

要细心体会我们在婴儿时期,生活毫无自理能力,什么事情都要靠母亲照顾的具体情形。母亲忽略我们一天,也决定活不下去!屎尿自己不会清理,鼻涕自己也不会擦,都是母亲做的;衣服也要母亲穿;每天晚上要母亲照顾才能入睡,如果当天在床上拉尿了,母亲要睡在湿的地方,让出干的地方给孩子;即使在寒冬腊月,母亲也要解开衣襟来喂自己吃奶……因此,在这三年一千多天里,每天都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一天天地长大。再以后,要学吃饭、学说话、学走路,样样都依靠母亲。会走了,又开始读书,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十多年,在这期间,母亲忧心自己的学业。各方面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都是母亲花费大心血、非常辛苦地劳作才换来的。如果有个三灾两难,母亲时时忧心如焚,为了让孩子平安,宁可自己代受;有好的食物,自己舍不得吃要留给孩子吃;有钱自己舍不得用,要存起来留给孩子将来成家用。

像这样一层层想下来,就知道母恩浩大,点点滴滴都倾注了母亲全心的慈爱!在这人世间,他人稍微对自己做一点帮助,也会很感激,但母亲不是做这一点帮助,她在一生中全心全意地爱护自己,母亲的慈心是那么深长、那么无微不至,只是我们太麻木了!因为太近、太多,反而不感觉!

进一步这样想:现在这些母亲处境如何?她们具体是什么状况?(我们要关心自己的母亲,不能什么都不看、不管!)

这又要知道:三界众生都像失明的人,又心识狂乱、没有任何人带路,自己一步一跌地、不断朝向险崖奔驰!所谓失明,是指根本见不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道路,即见不到现前如何获得善趣、究竟怎样解脱成佛,因此三界皆盲!所谓心识狂乱,即内心被烦恼魔扰乱,丝毫不得自主,一直处在躁动、盲动中。在这样目盲、心狂的状况中一直颠倒地造作,而且造作的绝大多数是恶业!就像盲人停不住脚步,一步一跌地向悬崖奔去。三界母亲的结局,特别而言,会纷纷堕落苦难极深的恶趣;总体来说,会落入生死苦海!

母亲正处在如此危急的状况中,如果作儿子的不发心去救她,谁去救她?所以义不容辞要发起救护母亲的心。为了报恩,一定要把母亲从险难中救护出来!

经由上面的观察,会认识到:原来一切三界母有情的处境这么糟糕!苦难这么深重!无始以来,一直处在无明、颠倒、狂乱之中,哪有真实安乐呢?

三界众生中,不但地狱、饿鬼、旁生以及人间苦难的众生,身心处在很痛苦的逼迫当中、时时有很大苦受;就连欲界有福报的人天享受的很多快乐,其实也完全是坏苦!

享乐时,执著越深、心态越高,将来跌下来时,越是苦不堪言!因此,人天众生越是圆满、越是享乐、越是陶醉,耽著的心就越强,以后失去的苦就越深!因为这些兴盛、圆满只是暂时的显现,很快就会破灭,破灭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陷在忧伤悲苦中!

再看色、无色界天,他们处在长劫大定当中,这也不过像一盏油灯,一直不断地燃烧。没有一刹那停得下来、也就一刹那一刹那地消失,烧到最后就彻底熄灭。这个油灯的比喻很好,灯火靠油及灯芯等因缘现起的每一刹那,自己保持不了,这就是苦!

上界天人,尽管最初生上界时定力很大,但也只是有限的势力,不但没办法保持,而且只能刹那刹那地灭去。天人根本左右不了生死迁流,因此,很快多少亿个刹那就过去了,重新要跌落到下界苦处!

所有轮回众生对生死丝毫不得自在,一直被惑业的力量牵着走,毫无自在本身就是苦!而且,在惑业苦的循环流转中,这个轮回的过程漫长得不见边际,苦难也就无有边际!

三界母亲只要陷在这样的处境中,就丝毫得不到真实安乐!当普遍见到三界母亲唯苦无乐的状况时,就要发起大慈大悲心!

对象不只是苦苦有情,而是一切三界有情或者说苦苦、坏苦、行苦逼恼的有情。能够看到三界母亲无一例外皆随惑业力流转、毫无自在,且从未超出这样的系缚,因此没有丝毫真实安乐可言。作为要报答母恩的我,就不仅要给予母亲世间衣食满足等暂时的快乐,而且要祈愿给予母亲超出惑业系缚的解脱之乐、乃至超出细蕴迁流的成佛之乐!这叫做“大慈心”。同时,在观照到母亲身上有从粗至细的无量苦之后,不仅祈愿要拔除母亲身上堕落恶趣的苦,而且要拔除母亲身上生死流转的苦、进一步拔除母亲身上微细迁流的苦!这样祈愿叫“大悲心”。

就像一个比喻所说:孩子掉入粪坑,母亲只能在旁边哭、焦急,想把孩子救出来,但不敢跳下去。

这是比喻不但要有对众生的慈悲心,还要进一步把这个心推动起来,发起大心——“由我独自担负起救护一切众生的重担”,这就是承担的心。真正承诺了,是一定要做的,这就是增上意乐,即原文中的“成苦众生商主”。

三界有情无量无边,都是自己宿生宿世的母亲,她们长劫沉溺在轮回苦海里无法超出,极为可怜!因此我现在要做一名大商主,要让无数众生都坐上我的航船,我带着一切众生超出生死苦海,到达解脱成佛的宝洲!

商主就是全商队的领导者,商队里任何事都要听从商主指挥——比如,航行过程中食物和水的供给、前进的航线、出现故障等的排除……

这是比喻:我们不仅要发起慈悲心,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发起增上意乐——“由我一人担负起为一切母亲拔苦与乐的重担!”发起了增上意乐,有情的事就不再与你无关,你得承担起来。已经至心担荷起救度众生的重担,那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能忘记这个承诺,乃至成佛之间都不能违背这个承诺。

从此之后,就不再是小家族主义,不再只是为我这一世的父母亲人做事,所以这里第三句讲到“莫执自族亲方他敌方”。

它确实是从一种狭隘的认识发出的极狭小的心:眼光只看到今生一世,看到这是我的父母,对我好,所以我要利益他;这是我的亲人,我要利益他——只是将几个人划为自己家族的亲方,然后立许多敌方,剩下的绝大多数是无亲无怨的中庸方。

可以想象:现在这一刻,所有三界六道有情都显现了某一世做我母亲的形象,出现了这些母亲前世慈爱自己的情景,于是重新唤起自己对往世的回忆……

既然一样有生养的大恩,只对一位母亲报恩,对其余无数母亲都不报恩,怎么合理呢?

现在已经认识到三界众生都是母亲,过去世生养自己的恩德历历在目!而且这所有母亲的状况都是一样“唯苦无乐”——一切时皆苦,无有丝毫安乐。

之后,为救度母亲,就能在自心坚定地立誓:为度脱一切母亲出离生死苦海,把一切母亲安置在佛果,我一定要获得无上佛果的成就!

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比如人天福报,或者只求自度的阿罗汉果,这些皆非我们所求。

既然已经立下菩提誓愿,就一直不能忘记,做任何事都不能忘记。行持任何善法之前都要这样作意:我要把一切母亲度到成佛为止!为了完成这个大愿,我要成就佛果!为了成佛,我开始好好修行!

总之,从此之后要提起心力,无有任何偏心地把一切母亲度到成佛的彼岸!



↓↓↓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不离》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