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法王如意宝:既不享受也不布施,财富会成为痛苦的源头
对不如法僧众的厌离
那些自以为已经远离红尘,却不懂得取舍因果、从不闻思修行的人,肯定无法得到戒定慧三学的功德,他们还会由此而五毒炽盛,经常处于迷乱散漫的状态。更有甚者,个别僧人连四根本戒也没有听说过,但当别人问起时,却大言不惭地说:四根本,我不知道,有个三根本可能是上师再加护法神吧!如果一个人出家修持净戒,却连一点佛法方面的智慧也没有得到,这就犹如天鹅在水中嬉戏,羽毛却没有沾上一滴水,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还有人一旦皈依佛门,便认为自己已经趋入了佛道。其实他既不具备正知正见,也不具备出世间的智慧和广大的慈悲心,只是获得了表面上的身份而已。这样的人,甚至对上师三宝的信心都不坚定。每当见到这种自欺欺人的佛教徒,我都会生起强烈的厌烦心。
而我们学院中的一些堪布、活佛(色达喇荣佛学院),在智慧、慈悲、戒律等方面都可谓出类拔萃、堪为人天楷模,无论就品格修养还是出世间的成就而言,他们都非常优秀,这在整个南赡部洲也希有难得。然而他们一旦到了其他地方,却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以前,我也曾安排一些德才兼备的大堪布前往藏地各大寺院。但这些寺院中的僧人们对他们却并不重视,致使这些大堪布、大活佛连一般寺院中方丈的地位也无法获得。现在的世人就是这样愚蠢,他们不懂得敬重那些具有智慧而又戒律清净的善知识,却对虚伪狡诈之徒倍加信任,这种现象令人非常遗憾而痛心。正如至尊米拉日巴对日琼巴开示的那样:“在藏地,智者不会受到恭敬,愚者却备受拥戴;了义的佛法不会受到重视,对不了义的法门却备加奉行。所以,你应当努力追随智者和真正的善知识,去寻求了义的法要。”如今,这样的教诲对我们依然有效。
我还看到某些“金刚上师”并不悲悯摄受精进修行的弟子,反而贪婪地笼络那些只知以钱财供养的追随者。他们也从不善待禀性正直的人,只对虚伪狡诈之徒异常宠爱。如此沉溺于世间八法的“金刚上师”,让人怎能看到正法弘传的希望?
另外,现在还存在着以下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对于生活清贫的智者,大家不仅不懂得尊重,反而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对于拥有财富的人,哪怕其头脑愚钝无比,有些人也会追随并拥戴他们。有些活佛并不具备清净的戒律、深邃的智慧和广大的功德,仅仅因为他们拥有一点点财富,便立刻受到大家的敬仰,似乎钱财成了衡量他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而此前的某些地位卑下者,一但其地位发生变化,或得到大笔财产,大家也随即见风使舵,对他奴颜婢膝、交口称赞起来!在这个末法时代,世人对智者不生恭敬,对愚者却阿谀奉迎,看到这些可耻的行为,我当然要生起强烈的厌烦心。
世界上那些以各种因缘而富有的修行人,头脑里往往被悭吝的思想所占据。他们非但舍不得利用财物于有益社会人生与佛法利益之方面,更不会对贫苦者进行布施。正如龙猛菩萨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人既不享受也不布施,财富反而会成为痛苦的源头。”当这些人临近命终之时,恐怕将身无所剩,只能以恶业随身了。每当看到这些守财奴般的出家人的行为,我也只能对之生起厌烦之心。(未完待续)
敬摘录《智悲精滴》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传讲
索达吉堪布 恭译